※ 引述《dynabook (物皆有时)》之铭言:
: [ 外国月亮比较圆 你有美规、欧规车迷思《梦想街57号》2017.07.05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oQ6sXFzW28&t=1912s
: 这集刚好有讨论到前阵子很热门的丰田ALTIS被撞事件(影片40:46秒起),
: 我怎么感觉来宾对于主持人的提问,避重就轻,前半部讲了一堆,结果还
: 是没有明说台规的ALTIS安不安全,是怕得罪车商?
: 笼型结构,溃缩区,这些我都知道,但一般道路的追撞就能把T社的GOA高
: 刚性车体从四门变成双门,然后你跟我说台规的标准跟世界是一样的?
: [ 国一8车连环撞4伤 VOLVO刚性成亮点 ]
: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ocal/20160304/808332/
: 同样是追撞,而且是在高速公路上,为什么这台VOLVO没有变形,难道它没
: 有设计溃缩区?
: 台湾的车评似乎很少人敢直接砲轰国产车的车体安全性,最多也只是鞭一下
: 缺少气囊或循迹系统之类的。但车体刚性这么差,结果还不是一样?
键盘产业观察家又来了
这次我们来谈谈"车媒" 车媒会不会避免得罪车商?绝对会!
其实不是只有台湾的车媒这样 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但是 不得罪车商是否等于不批评车商?答案是不等于
那为什么很多车媒感觉都避重就轻?
答案是因为车媒的商业模式里来自观众的部分太少!
车媒为什么存在?
因为车辆是高单价消费
车商想把自己商品的优点行销出去 消费者也想了解车海芸芸熟优孰劣
于是出现一个媒合的职业 既了解车辆 又能给非专业的民众建议
那车媒怎么了解车?
首先要有车可以试! 这是绝对第一的!
如今汽车圈里的媒体试驾 正是车商召集对一般民众有影响力的人去试车
如果关系太差 无车可试 记者会 说明会 XX会都去不成
任凭你资金再多 志向再大 又能做什么呢?
好了 有车试 写成文章 拍成影片了 然后呢?
有收入吗?
没有收入的话 是要饿死吗?
可是一般我们看这么多内容 有付费吗?没有
那谁出钱呢?大部分仍然是相关业者的广告收入
于是车媒的声音里 真实的部分 就感觉得出来越来越少了
车媒的困境 由来已久 有很多有志之士想突破 不过真的不容易
就算是像某38号一样自费购车来试 仍然不能跟车商的关系太差
除非像yyp那样直接搞出自己的商城 杀出一条新的血路
但那也是在这圈子里打滚够久的大腕 才能有这种号召力
毕竟网络的特质 就算十万推文一人响应 也一点都不奇怪
就像是IIHS是保险业创立要来搞车商一样
车媒如果金流来源不能脱离车商的奶水 要说出实话 很多时候
真的需要莫大的勇气
所以 车媒的主持人们讲缺点的时候 我相信应该是非常战战兢兢的
极其少数影片敢在一开始就直接数落缺点 这种我看到都是击掌叫好
一般都是放在后面隐晦的陈述
我自己觉得 应该也要仔细听出其中意涵 才不枉费这些制作团队的辛苦
或许真正理想的试车 应该是乡民集资式的吧?
只是这种前卫的事,会发生在台湾这个汽车产业如此封闭的小岛上吗?
我是想都不敢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