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Elon Musk:用效率彻底杀死汽车制造业

楼主: carrrrrrrry (霸气登场)   2017-05-17 18:17:06
Elon Musk 的野心:用效率彻底杀死汽车制造业其他对手
http://imgur.com/7A2AX1r
一直以来,特斯拉 CEO Elon Musk 在介绍特斯拉理念的时候,像极了已逝的前苹果公司
CEO Steve Jobs:“特斯拉会把打造优秀的产品作为公司的最高优先。”但最近,他开
始变得喜欢谈效率,如今他担任 CEO 的私人太空探索公司 Space X 的 CTO Tom
Mueller 表示,Musk 决定祭出他著名的“第一原则”思维,来改造特斯拉的汽车制造,
从而彻底“杀死”这个行业里的其他竞争对手。
动辄“杀死”对手,听起来非常故弄玄虚。我们不神化 Musk,抽丝剥茧来看看 Tom
Mueller 到底说了些什么。本月稍早,Mueller 与纽约大学天文学协会的一些天文学家进
行了 Skype 通话,在通话过程中,他比较了特斯拉和 Space X 在制造工作方面的相似之
处,重点提到了 Musk 的“第一原则”思维在两家公司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应用。以
下是 Mueller 回忆的他与 Musk 就火箭发动机成本的某次对话:
(为便于理解,先说明一下何为“第一原则”思维,所谓“第一原则”思维,即从基本的
公理和不证自明的假设出发来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坚决杜绝从其他现有的推论出发
来思考,后者会让人倾向于比较,而“第一原则”思维,则是从事物的本质和基本物理规
律出发,一步一步往前推。
举例来讲,在特斯拉创立之初,曾有动力电池专家指出特斯拉根本不可持续,理由是动力
电池成本居高不下。Musk 就此提出了几个问题:“动力电池的原料是什么?这些材料在
市场的价格是多少?制造成本是多少?如果规模化量产的话,理想的动力电池成本是多少
?”根据他的推算,最终动力电池成本可以降至 80 美元/kWh。
Tips:2010 年动力电池的成本高达 1000 美元 /kWh,截至目前特斯拉的电池成本已经降
到 125 美元 /kWh 以下。)
以下是 Mueller 与 Musk 就火箭发动机成本的某次对话:
Elon:你觉得制造一辆 Model S 的成本是多少?
Tom:我不知道,5 万美元?
Elon:不,约 3 万美元,这是生产这辆车的边际成本。你觉得它有多重?
Tom:约 5000 磅。
Elon:对,约 5000 磅,梅林发动机(Space X 的当家花旦猎鹰 9 火箭发动机)重量多
少?
Tom:约 1000 磅。
Elon:那为什么要花费一百万美元来制造梅林发动机呢?它不是由全铝制造、也不必冲压
(Model S 是全铝冲压车身,这项工艺使得该车型成本高昂)。那为什么要花掉制造
Model S 约 20 倍的成本呢?
这算是 Musk“第一原则”思维的另一个典型案例,应用到制造业的话,应该这样表述:
用于汽车制造的原料本身是影响制造成本的主要因素,对于所有制车厂而言,整个制造过
程中的一切都是公平竞争的,特斯拉完全可以从提高效率的角度重新发明整个过程。
“这就是 Elon 经常挑战的例子之一,他总是说我们应该挑战物理学的极限。”Mueller
补充。
接下来,他终于提到了 Musk 在特斯拉加州弗里蒙特工厂的野心:
“我再给一个特斯拉汽车制造工厂的例子。众所周知,汽车行业的典型生产速度,例如在
丰田或雪佛兰的工厂,一辆汽车从无到有走完整条流水线,生产速度以英寸/秒的单位计
量,这远远低于人类步行的速度。Elon 的想法是,流水线上的自动化机器人应该尽可能
快速移动,所谓挑战物理学的极限——它们的生产速度应该快到你根本反应不过来,这就
是为什么他总说未来的工厂里工人数量会大大减少,为什么不能有人在那里?工人们移动
太慢,机器会伤害到工人。这就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物理学极限的限制下,汽车生产
的速度能有多快?”
Mueller 表示,Musk 最近在研究可口可乐高速制造易开罐的影片,以此挖掘如何速度更
快的制造汽车。Musk 告诉 Mueller,他想让汽车制造也达到这样的速度——快到让人眼
花缭乱。
为什么说 Musk 真的可能变革汽车制造业?Mueller 认为,只有 Musk 尝试用“第一原则
”思维改造汽车制造业,没有人会这么做,这就是业内其他制车厂可能被“杀死”的原因
。理论上来说,相同占地面积的工厂,改造后产能可以提高 10 倍。汽车制造业的竞争从
原料制造成本转变为高效率工厂的建设成本之争,这就是 Musk 考虑问题的方式。从“第
一原则”思维来看,汽车成本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同等占地面积的工厂里,太多低效
率的元素,例如工人、自动化程度低的产线,使得产能的峰值很有限。
特斯拉工厂正在做的,就是在相同占地面积的情况下,通过高度自动化生产线的改造,使
产能达到之前的 10 倍。
如果光是自动化机器人的应用,也没什么可怕的。福特、奔驰、BMW 近年来都在纷纷用了
自动化机器人,特斯拉收购而来的德国自动化机器人工厂以前的客户就包括奔驰和 BMW。
这里插一句,Musk 的传记《硅谷钢铁侠:Elon Musk 的冒险人生》中记载,作为 Space
X 的 3 位创始员工之一兼 CTO,Tom Mueller 已经与 Musk 共事十几年。可以这样理解
,Mueller 算是深谙 Musk“第一原则”思维。
继续聊回特斯拉,Musk 似乎是利用自动化改造的工厂来生产 Model 3,而特斯拉迷你型
SUV Model Y 的生产将重建一个革命性的高效率工厂。
其实 Musk 本人从来没有掩饰过他的设想,在 2017 财年第一季财报电话会议上,Musk
告诉分析师,Model 3 的生产线效率与行业最佳的生产线相当,而 Model Y 的生产线效
率将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为了更彻底的提高效率,特斯拉放弃了此前规划的在 Model 3 的平台上打造 Model Y 的
做法,选择研发了全新的平台。一个例子可以佐证 Model Y 生产线的革新程度:Musk 曾
提到,简化制造过程的一个方向是减少车身布线的长度——Model S 的全车身线束总长大
约 3 公里长,而 Model 3 的线束总长仅为 1.5 公里。“特斯拉的目标是 Model Y 的布
线总长度降至 100 米。”Musk 表示。
过去几年来,特斯拉一直致力于通过不断引入更多的机器人来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
Musk 表示,特斯拉 Model S & X 的生产速度为 5 cm/秒,他预期 Model 3 的生产速度
要比前两者“提高 20 倍”“至少达到 1 m/秒”。
关于 Model Y 简化生产过程的另一个努力是,该车型将摆脱目前 12V 电池供电架构,也
就意味着目前使用铅酸电池为车载电子系统的复杂供电方式将被摒弃,可以更高效的完成
生产。
更早些时候,Musk 在 Twitter 上将特斯拉工厂未来的生产线形容为“Alien
Dreadnought(外星人战舰)”,量产初期的 Model 3 生产线只能算 Alien
Dreadnought 的 0.5 版本,而 Model Y 的生产线则是 Alien Dreadnought 3.0 版本:
“3.0 版本落地后,和你之前看到的其他任何生产线都不一样。我们不必在生产线周围安
排工作人员,否则(这些工作人员)会降低生产速度。也就是说生产过程本身就不会有人
参与。工作人员只负责维护、升级机器和应对异常情况。”
https://goo.gl/DekgmJ
只身一个人对抗各大传统车厂
以效率为主轴究竟未来有没有办法成为让其他车厂效彷的对象呢
作者: s605171995   2017-05-17 18:19:00
看看那群吵死人的改管8+9,电动交通工具还是早普及好
作者: furio (void)   2017-05-17 18:26:00
他是不是抄关键报告的生产线?
作者: gk1329   2017-05-17 18:27:00
因为美国人很愿意尝试购买新东西新科技 要是在台湾特斯拉肯定GG 现在台湾人会买单也是因为美国当白老鼠试过而且还是很多人不愿意接受 卡在充电站和续航问题
作者: streit (浅紫彩云)   2017-05-17 18:29:00
电动?改喇叭啊!你真的以为电动就没东西可以改喔?
作者: shihchinlun (stone)   2017-05-17 18:29:00
在台湾当然gg啊,10%的人买他车才200多万辆规模个洨
作者: demo68 (打爆章鱼哥)   2017-05-17 18:38:00
响乐劲化不动也撼动
作者: iamspy (宁)   2017-05-17 18:38:00
如果年销200万量 是很恐怖的好吗双B一年也才这么多而已
作者: jasterliang (小叶柳)   2017-05-17 18:43:00
电动车关税解除的话,特斯拉应该会卖超好
作者: airforce1101 (我不宅)   2017-05-17 18:51:00
15年后换车,买电动车
作者: king12272 (Matt)   2017-05-17 18:57:00
拿台湾跟美国比较 就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作者: endless0121 (囚鸟不要开招 开招时机?2)   2017-05-17 18:58:00
特斯拉当然可以爆改啦 tsport unplugged还可以改内饰灯
作者: chinesechang (Chinese)   2017-05-17 19:01:00
别人这么说我肯定当他唬烂,不过真实版钢铁侠这么说,可信度高了很多啊
作者: supereva (eva)   2017-05-17 19:02:00
“才”200多万辆? 不然要多少才叫有规模?
作者: techih (Super)   2017-05-17 19:17:00
看来就业率不会升高啊
作者: Apologize924 (Apologize)   2017-05-17 19:18:00
特斯拉有四出吗
作者: MaiDanGao (MaiDanGao)   2017-05-17 19:22:00
16出都可以,反正也不会吵
作者: Geil (Inline Six)   2017-05-17 19:28:00
等电量可以充一次跑300km又够便宜再讲 不然只是有钱人玩具
作者: YJM1106 (YM)   2017-05-17 19:28:00
因为特斯拉没有车舱内装部门呀(酸民战文!)
作者: yoyoboy1 (就是这样~)   2017-05-17 19:29:00
特斯拉想要大幅削减工厂人力, 川普会跟他拼命
作者: airforce1101 (我不宅)   2017-05-17 19:36:00
电动车普及会吧,有市场一定压得下来,声音比内燃机安静许多
作者: siegemode (接二连珊)   2017-05-17 19:39:00
可是瑞凡,你的model S一台平均亏13000美金啊
作者: demo68 (打爆章鱼哥)   2017-05-17 19:48:00
早就可以跑超过480km了...美国200多万,台湾加税287万
作者: shihchinlun (stone)   2017-05-17 19:49:00
当然不是一年啊.不然过10年老人小孩一人一台啊
作者: demo68 (打爆章鱼哥)   2017-05-17 19:49:00
买不起的东西不一定是贵,也可能是穷,拿香蕉就只能请到猴子
作者: reallocust (心机宝贝)   2017-05-17 19:58:00
BMW:我关税解除的话,铁定卖得比tesla更好...
作者: Scape (non)   2017-05-17 19:59:00
Tesla最近一季的毛利率是24.3%,说亏1.3万美金的是看到哪去了? 还是被某些台媒节目洗脑了?
作者: gp03dan (HouseKing)   2017-05-17 20:02:00
真不知道台湾人对于第一原则的解释是什么
作者: ss910126 (LEE)   2017-05-17 20:36:00
有阿,我家西华富邦就有充电站
作者: TaiwanNeko (台灣小小貓)   2017-05-17 20:47:00
台湾有Gogoro啊
作者: goofy632 (大甲妈祖)   2017-05-17 21:13:00
不觉得很酷吗 不要以为不可能 nokia当年也不看好智慧型手机 就这样趴了
作者: xl86305955 (unicornnnnn)   2017-05-17 21:42:00
机器人完全取代生产线员工绝对有机会发生 怎么课税这
作者: sindi (SINDI)   2017-05-17 21:49:00
Model Y, Semi truck, pickup truck都快来吧!!!
作者: zaiter (zaiter)   2017-05-17 22:05:00
低能的第一原则 骗骗小孩
作者: rsly1631   2017-05-17 22:39:00
邱三小,东西都Tier1在研发的
作者: teardropbox (只想一个人静一静)   2017-05-17 22:42:00
顶多再撑6年 新能源会干掉电动车
作者: siegemode (接二连珊)   2017-05-17 22:42:00
https://goo.gl/qLIaT0 亏损的新闻在这里毛利简单说是售价扣除物体的成本,研发折旧还没算
作者: Scape (non)   2017-05-17 22:45:00
楼上这种把盖Model 3产线的资本支出当成当季Model S/X销售亏损的新闻跟无知台媒有什么两样?都是在当标题党赚点阅率罢了
作者: YJM1106 (YM)   2017-05-17 22:51:00
资本支出算摊提折旧成本呀,正常的财务算法,model3还没上市,当然全算在S跟X上面了…
作者: yuleen123 (.......................)   2017-05-17 22:53:00
资本支出后现金会变成资产, 帐面价值会一样在资产的使用年限内每年要摊提折旧费用
作者: Scape (non)   2017-05-17 22:54:00
资本支出跟亏损是不同的,毛利率那么高,新闻标题却写卖一辆车亏损1.3万美金,下这样的标题根本是譁众取宠
作者: motan (警察先生就是这个人)   2017-05-17 22:57:00
cost down应该要请教郭董
作者: lfk (吼~~)   2017-05-17 23:00:00
tesla毛利有20%这么高! 那干嘛还要拿税金补助 赚少一点便宜卖不行吗? 是走精品路线还是还没赚够 所以不能卖太便宜
作者: Scape (non)   2017-05-17 23:01:00
建议楼上去把15年前Tesla成立之初的发展战略再重看一遍吧
作者: lfk (吼~~)   2017-05-17 23:42:00
现在去管15年前? 谁管你15年前战略是啥 你既然宣称现在tesla毛利20% 表示利润跟获利能力都很好 但车价不降 要让政府拿税金补贴 这~如果同样的事发生在盐董 拿补助 然后垃色菌卖那么贵 你看酸民会不会酸死 好像会耶 不就是现在进行式吗!
作者: Scape (non)   2017-05-17 23:48:00
请问楼上是美国公民,还是缴了钱给美国政府去补助?电动车补助又不是只有Tesla才有,任何电动车都能得到补助而且受惠的是消费者,又不是车厂直接受惠当初跟欧巴马政府贷款的三间美国车厂也只有Tesla提前还完比他大的GM、Ford能拖就拖。看不懂你这样激动干嘛XD? 见不得人好毛利高吗?人家赚的钱毛利高是拿来盖Model 3工厂用的跟台湾这种不良车厂光拿补助却生不出东西来是能比吗?Tesla拿的补助是消费者购车美国政府直接补助消费者$7500不只Tesla,其他电动车也是如此。台湾车厂的补助则是政府直接拿给车厂,结果车厂却连产品都无法推出上市。这两者是能比吗? 你一听到补助两字就气呼呼建议你还是多了解再来评论,免得给人看笑话XD
作者: tangolosss (蛋疼)   2017-05-18 00:06:00
亏损又怎样?? 美国财力养不起一个天才创立的tesla??一台降到60万元 0到100加速6秒 看世界车厂会不会倒光
作者: lfk (吼~~)   2017-05-18 00:08:00
拿税金补贴毛利20%的公司都能找一堆理由来护航 厉害厉害 最大受惠的是车厂吧 价格卖高高 反正消费者买不起 政府会补贴我价格不用降 毛利维持20% 爽阿~ 啧啧 政府补助消费者购车然后勒 钱最后还不是到车厂里 然后维持那精美的20%毛利 S大要不要推特问看看musk 都20%毛利了 不降个价卖 说的过去吗?
作者: SakuraHana (樱花)   2017-05-18 00:09:00
美国裕隆无误
作者: JEON (果然是乡民的世界)   2017-05-18 01:02:00
EPS创业至今从来没有正过 左手说毛利20% 右手顺便拿补助
作者: s605171995   2017-05-18 01:48:00
毛利只是单纯的售价-成本,你还没算管销成本资本支出算资产没错,但每年还是要提折旧进废损毛利高没什么了不起,路边的鸡排摊毛利都马>50%饮料店珍奶一杯50,成本有没有20都不知道但那都是没算店租,人事成本,算下去根本没赚多少
作者: Scape (non)   2017-05-18 04:09:00
消费者买不起? 那Tesla产能多少销量就多少是怎么回事?该不会是你自己买不起讲成消费者买不起吧?
作者: QQ5566 (哭哭5566)   2017-05-18 07:26:00
哈哈 推文好笑
作者: eipduolc (松尾健太)   2017-05-18 09:01:00
真的不是造神,但每篇新闻都跟神一样我还满喜欢这个人,不过新闻口吻我都没有很喜欢
作者: markelf   2017-05-18 09:04:00
和稀泥久了当然觉得天才的日常是造神而台湾就是从上而下数十年的和稀泥
作者: eipduolc (松尾健太)   2017-05-18 09:24:00
我也觉得他是天才,只是这跟他是不是天才无关..
作者: a9564208 (YOU OUT!!)   2017-05-18 10:05:00
美国裕隆是通用福吧XDDDD
作者: lfk (吼~~)   2017-05-18 10:29:00
真的 S大真是专业 知道我买不起一台三百万的tesla 不像S大财力雄厚 那何时开箱让大家羡慕一下呢 要捧也要实际支持才对呀
作者: endless0121 (囚鸟不要开招 开招时机?2)   2017-05-18 10:46:00
3应该很多人买得起啊 <140w 加上省油钱停车费(台中新北)
作者: eipduolc (松尾健太)   2017-05-18 11:04:00
不一定有省到油钱啦
作者: NKAC   2017-05-18 11:06:00
3很多人买得起啊,看那满街的双b,不过要不要买又是另一回事
作者: JEON (果然是乡民的世界)   2017-05-18 11:21:00
仪表板都没了 只剩中控 大众接受度有多高 ? 尤其台湾人 XD
作者: corey5048 (钱科)   2017-05-18 11:37:00
u有多少人开车会看仪表板的(咦
作者: imega (哎妹嘎)   2017-05-18 13:48:00
马自J又来了
作者: lfk (吼~~)   2017-05-18 14:19:00
如果指的是model 3 那还需要呛说别人买不起吗? 这边说的当然是model S或X等级的阿 像e大就比较令人敬佩 挺tesla 就实际行动支持
作者: Scape (non)   2017-05-18 14:38:00
楼上的,是你先说消费者买不起的耶XDDD要你解释你也解释不出来,还在那说别人呛?明明就自己讲的Tesla一直以来都是需求大过产能,到底你讲的"消费者买不起"是从何而来就让人听不懂了。要不要先解释一下?
作者: kerich (█♂说领悟太沉重)   2017-05-18 17:14:00
好奇怪~为什么每次特斯拉文章都会战起来?
作者: TryToBe (奋发低调鸡掰人)   2017-05-18 18:43:00
除非所有的东西都是他自己生产 不然他的设想目前是不会落实的 就算没有工人 现在机器人也做不到他的要求 就算他的效率真的够高 但他的原料供应商也不见得能够提供 何况 生产端效率与成本应该是要取得平衡点的 效率过高只会造成产能闲置且成本上升 他的理论终究是理论 很多点在目前很难克服 追求效率的传统车王者就是丰田 真以为传统车厂白痴?
作者: siegemode (接二连珊)   2017-05-18 20:35:00
扩产赌未来这大家都知道,现在华尔街也是吵得很高兴,不是什么台媒看衰洗脑支持者说你看我毛利不错,仅仅输Porsche一点Porsche花了十年才达到的境界我三年就达到了反对者则是质疑高价的model S/X毛利停在这里低价的model 3出来会不会拖累? 不会拖累这么厉害?八万台可以hold住毛利,你号称扩产到一年50万台还行吗?规模越大,产品多元,毛利还能维持在高档有其难度况且我们还没仔细看到你所谓前途光明的主力产品啊所以月初季报和宣布7/1量产反而股价一日重跌10%虽然很快回神但是在高点震荡股价就是反应未来M,目前看衰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了过去的成功不代表未来会如预期一帆风顺,当然Musk可能天纵奇才创下史无前例的功绩但是提出质疑却被支持者认为毫无判断能力,这样对吗?
作者: curmathew   2017-05-18 21:18:00
说Model S毛利20%高的,要不要看看传统车毛利多少?有点概念好不好wwww
作者: IsecretD (Veni, Vidi, Vici)   2017-05-19 00:48:00
不用再造神了,1 m/s的生产速度根本是天方夜谭,说出来给大家笑话而已,1 m/s的速度是600 JPH,就算完全不用人工,全部用机器人也达不到这样的速度把制造汽车跟制造易开罐相比,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作者: endless0121 (囚鸟不要开招 开招时机?2)   2017-05-19 03:48:00
我是希望他们减少组装公差啦 不然每台都独一无二勒维修厂也很累 一堆人来调整 这样成本也很高啊
作者: a9564208 (YOU OUT!!)   2017-05-19 15:36:00
为什么特斯拉战得起来?可能是业务不能抽吧
作者: esla (无限解、解无限)   2017-05-19 17:23:00
毛利跟净利搞不清楚真的不用往下讨论了,管销建厂都不用钱吗车子这种东西又不像电子产品,可以靠高销量低毛利cover回来一年换一只手鸡的人有人在,一年换一台车的比例是能有多高
作者: JEON (果然是乡民的世界)   2017-05-19 18:20:00
车界最大的泡泡 很期待阿 XDDD
作者: orzforlife (玩囧人生)   2017-05-20 09:10:00
Musk: 我将颠覆会计学 lo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