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车42万公里变13万 旧车买卖要谨慎
2017/03/17 12:42
新北市府法制局统计,去年3月起,里程数被窜改的中古车买卖纠纷,申诉案件有13件,甚至42万公里改成13万。法制局建请中央研议,将中古车里程数列为车商应调查事项。
消费者向消保官申诉表示,购买使用不到1个月,就无故抛锚故障,经原厂认定,引擎严重疲乏须换新。其前次保养里程数为23万公里,现车却被涂改成11万公里。
法制局今天表示,中古车买卖占全部纠纷的一成多,显示中古车买卖市场,存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风险。
也有消费者申诉表示,买来时里程数才5万多公里,使用不到2个月,传动轴、压缩机、避震器等零件,都得更换。经原厂检查发现,车辆先前保养里程数,已达17万多公里。
夸张的是,消费者的中古车,实际行驶里程数高达42万多公里,却被涂改成13万多公里。车商却表示“现况交车”不愿负责。
有消费者向消保官表示,从监理站车籍资料显示,前车主根本是公司业务车或营业车,虽然车辆出厂年份只5年、6年,但里程数已达10多万、或20多万公里,将快报废的中古车,窜改里程数后卖给车商或车辆拍卖公司,最后消费者当冤大头。
消保官也提醒消费者注意,交通部公路总局已提供“监理服务APP”,消费者可透过行动装置输入车号查询验车时的行驶里程数及日期,可比对中古车仪表板上显示的里程数,是否有被动过手脚。
法制局将建请中央研议,将中古车里程数列为车商应调查事项,违反者,消费者可解除契约。如查有实据显示是车商自行窜改里程数时,将移检调侦办。
法制局消费者保护官陈世钦表示,中古车买卖本来就有风险,车辆里程数及出厂年份,是消费者选购车辆的重要交易资讯。
但消保官在受理中古车买卖纠纷时,常发现部分车商所贩售车辆的里程数遭窜改,买卖合约上却以“现况交车”、“里程数不保证”、“不担保里程数”等排除条款,以规避法律责任。(中央社)
http://news.tvbs.com.tw/life/714111
中古车最大的问题往往是资讯不对等,对于消费者而言,要怎么得到正确资讯是们考验
毕竟许多买家会选择中古常是因为预算问题,为此因小失大,花大量保养费用并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