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项元汴印

楼主: phragmite (Θ.Θ)   2024-02-16 16:56:13
嘉兴项氏三兄弟:项元弄、项元卡、项元卞……( ╳ )
更正:项元淇(子瞻)、项笃寿(子长)、项元汴(子京)。
印章boy的前辈项子京有几枚姓名章长这样:
https://i.imgur.com/H8aWh7W.jpeg
搞不好有枚还是文彭刻的,其中"汴"字右半构形"从亠从廾",且金石字典也把此字收
录在"汴"字条下。然而在下看着总觉字有蹊跷,此字见于《龙龛手鉴》廾部:“音
"弄",三”与之同形尚有二:"从上从廾"与"从丄从廾",前者季旭升先生以为由"弄"
字俗体"从工从廾"与"从上从下"二形混并讹省而来,此字进一步简省变为"从亠从廾"。
据此散水旁刻的应是"弄"的俗体,而实际上却又无"从水从弄"的字,于是猜想:
《龙龛手鉴》杂部下收有与上述廾部"弄"音义相同的字"从上从下":“三古文,灵贡
反”此字进一步讹混如"卡"字,而卡字似"卞",于是谬篆化取"从亠从廾"来加上散水
旁当做是"汴"字使用,即形相近而借用为偏旁。
又或者孔宙碑有“于□时雍”□形似上"二"下"八",释同于乙瑛碑“"卞"守长擅”、
礼器碑:“相史"卞"吕松”等"卞"字,相当于把"卞"字下"卜"顺时钟转30度,看起来
就像"八"。若将这个上"二"下"八"的俗体"卞"看作上"一"下"廾",而上"一"又恢复成
"卞"字头"亠",结果就是把"卞"的俗体上"二"下"八"谬篆化为上"亠"下"廾",阴错阳
差成了"弄"字俗体。
最后、天马行空的猜想,这几枚并不是项子京的姓名章。谬篆上"亠"下"廾"倘若是源
自于楷形上"二"下"八",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散水旁原本要刻的并不是"卞"字而是
"其"字,其形似"六"字的俗体在马王堆帛书频繁可见,正是上"二"下"八"的造形。所
以这几枚印章刻的其实是"项元淇"也就是大哥项子瞻的。
以上,闲来胡诌。
后记:卞、抃《说文》不录,广韵视"抃""拼"同,在《说文》"拼"字下,段注:“皮
变切。十四部。俗作抃”我以为的"弄"俗体原来是《说文》中的"弁"字(上"小"下"皃")
,康熙字典更直白:“抃《说文》本作(cns: 6-2B5E;unicode:22AB4)。古借用作卞。”
看来是因为我把小篆"弁"字误以为会隶变成"弄"字异体上"亠"下"廾",结果产出了一
篇废文……囧。"弁"字头"ㄙ"金文是"甾"、汉帛涂成一坨,怎么说文小篆会变成"入"
呢? 苦恼。总之结论:"弄"异体上"亠"下"廾"是没有篆字的,不能随便谬篆化拿来用
,那会变成"弁"字。
那几枚章汴字取材果然有所本,智者信手拈来、愚者自寻烦恼(苦笑)
https://www.cns11643.gov.tw/wordView.jsp?ID=404318
https://dict.variants.moe.edu.tw/bookpiece/037/481397.pn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