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爱临又爱嫌…标草

楼主: phragmite (Θ.Θ)   2023-01-18 17:53:42
轮流被动置底…也是惨。
扫除间喘歇之际,自讨无趣又临了于右老几卷草书,许因学浅,未曾见过他人
草书用字俗字的比例如此大。老先生草书气韵空前绝后无庸赘言,但字形部件
的省借却总让我不适。如“君”“贺”字头,我都怀疑是刻帖蚀泐加之先贤失
察误谬才会写成了“急”“悲”字头,非是为了书写流畅才改变笔顺。不适之
余又感叹起现今标草协会到底是着重于改善、完备草符规则以解决易写难识的
问题,还是着重在推广于右老书风? 标草符号规则初建经历过不少次的改动才
有如今的风貌,成熟与否尚未可知,只是如今因为标准化已无现实面上的需求
,是否因此失去了改善的动机? 抑或哲人已远,规则变身为不(能更)动的信仰?
手中资讯缺乏,仅知左岸标草学人也只做了些符号补充,而有些新增符号更像
是添乱而已。
若与同好论草,一定建议将“标草”单纯视作民间以传统草书形为基础而创建
的一套“简化字”规则下所产出的新书体,而以此书体为媒介做为书法艺术的
表现又是另一回事。“标准”少了国家暴力的支援注定难以成事。于右老草书
风格气韵可以欣赏学习,但于右老惯用的一些俗罕草法,就当老先生的草书特
色即可,若视为"标准"就像自缚手脚,遑论以此纠正他人的传统草法。
以国家机器推动标准来解决传统草字混似的问题太过游刃有余,不论结果好坏
就算无视产生新的混似字,"正字"推行后的确能有效规范草书,避免进一步劣
化。但若标草仍只是个人特色的草体,然后信仰者仿效……那过度省简的笔划
少一转挣不到毫秒时间,却把原本分明的字写混难识,让人想起庾元威在著作
《论书》中的这段话:
余见学阮研书者,不得其骨力婉媚,唯学挛拳委尽。学薄绍之书者,
不得其批研渊微,徒自经营险急。晚途别法,贪省爱异,浓头织尾,
断腰顿足,“一”“八”相似。“十”“小”难分,屈“等”如“匀”
,变“前”为“草”,咸言祖述王、萧,无妨日有讹谬。“星”不从
“生”,“籍”不从“耒”。许慎门徒,居然嗢噱;卫恒子弟,宁不
伤嗟? 诖误众家,岂宜改习?
传统草法“詹”“侯”“疾”笔划数相近,造形分明,作为部件无需再进行简
省,或许只因为某个古人的浪漫信笔写成同形,《草书要领》就造了个右旁“
詹”字符搞事,变成要额外区别口旁的“噡”“喉”、竖心旁的“疾”“憺”。
又标草字上“草”头符代表“艸”“竹”,“艸”“竹”形似而至不别的讹谬
原就存于汉隶与同时期的章草中,只是《草书要领》无忌“前”“草”相谬,
再把“前”字归于草字头下……。贪省爱异、变“前”为“草”、诖误众家,
作怪取巧的人性真千古不易!
注:《论书》句读摘自上海书画出版社 崔尔平 编《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然
后它'诖'误写为"注",你看标草的远亲:简体也有同样的特性,“诖、注”
不仅能愚弄人眼,也能愚弄机扫辨识 。
作者: Goodsignet (印子)   2023-01-21 08:13:00
机扫辨识也是人发明的 应该不会比人厉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