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请益] 关于四时与干支纪月、序数纪月的关系。

楼主: phragmite (Θ.Θ)   2022-07-27 21:04:26
※ [本文转录自 historia 看板 #1YtyQ_Ay ]
作者: phragmite (Θ.Θ) 看板: historia
标题: [请益] 关于四时与干支纪月、序数纪月的关系。
时间: Tue Jul 26 18:49:31 2022
老中内容农场有篇文章题为《从“岁次”与“年”说开去—关于书画作品落干支款
的有关问题》,大意指月支、孟仲季四时等与节气相符,与序数纪月不同。文中举
例“丙申年立春在农历乙未年的腊月二十五;腊月二十六写作品,再落‘岁次乙未’
的款,绝对错误;落‘乙未年’的款是含糊其辞;落‘乙未年腊月’‘岁次丙申孟
春’的款是正确的。”又:“因有些月份别称的含义与农历二十四节气相关联,不
顾节气随意落款,也会闹笑话。……如公历2014年1月31日,这天是农历正月初一春
节(癸巳年乙丑月壬寅日),而立春在正月初五(甲午年丙寅月丙午日),假如正
月初四有笔会,你落“甲午年孟春”的款,旁边有农民朋友说‘老师,明天才立春
呀!’,你回答‘正月叫孟春,书上是这样写的’,恐怕说不服他。”
文章用标题还搜得到。关于四时节气与序数月间的对应,我还真有点被说蒙了。
首先,有评者说以立春为岁首,无疑是把四柱八字的干支历掺和进来自误误人。
《尚书‧洪范 孔传》疏:“《月令》十二月皆纪昏旦所中之星。若《月令》孟春
昏参中,旦尾中……季冬昏娄中,旦氐中;皆所以叙气节也。气节者,一岁三百六
十五日有余,分为十二月,有二十四气。一为节气,谓月初也。一为中气,谓月半
也。以彼叠见之星,叙此月之节气也。”释义称之为"天文月",脑雾读不懂,猜想
以立春为岁首其来有自,只是没延续实用。《史记‧天官书》:“正月旦,王者岁
首;立春日,四时之卒始也。四始者,候之日。”一般人想必都认正月初一为岁首
会觉得“乙未年腊月二十六日行款岁次乙未是绝对错误”这事荒唐。
至于干支纪月,《尔雅‧释天》有月阳阴名:“在甲曰毕,在乙曰橘,在丙曰修…。
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早于二十四节气确立,看似与节气无关。
若《史记‧历书》:“太初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
,夜半朔旦冬至。”我会以为“毕聚”甲寅月单纯指历法上的一月,但月支月建源
于斗杓所指方位,实际与节气相符而无关朔望,同于把太阳年分成二十四段,每两
段合为一个月的天文月,就像农民历的月干支跟着节气走。如此,当使用寅月、陬
月、泰月、太簇这类干支衍生的别称表示历法上的一月时也是跟着节气? 一月初但
立春前只能称丑月、涂月? 这样也挺好,有闰正月但不会有闰寅月。
《吕氏春秋》里有含四立等十个节气,四时依四立划分没有问题。《尚书大传》写
三正:“…,周以仲冬月为正…”加上冬至视为一年的起算点,所以联想为仲冬月
从冬至起算,但事实又非如此,仲冬"月"还是从当月月朔起算。《礼记‧月令》用
孟、仲、季搭配四时代称十二月但不知是哪种月,只说:“是月也,以立春、夏、
秋、冬…”没有:“是月始于立春、夏、秋、冬”类似的内容。又各月配予十二律
如:“仲夏之月……律中蕤宾。……孟秋之月……律中夷则。”那么,像潘岳《西
征赋》:“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欧阳修《秋声赋》:“
夷则为七月之律。”其中,蕤宾、夷则对应着仲夏、孟秋,是否当是序数纪月的五
、七月,而非芒种至小暑、立秋至白露?
或者我该这样理解,以孟、仲、季细分四时毕竟还是四时,自当对应节气;但孟、
仲、季加之四时用以代称月分时,可以略称。例如孟春之月略称孟春,指含有立春
时点的正月。但这更没道理,因为除闰正月外,正月可以没有节气立春,反倒是不
能没有中气雨水……欸,头好痛。望板上能人点破。
==============================================
一夜沈淀后回头看自己纠结的点有些可笑,存活的官历毕竟是阴阳合历,指称历书
上的月,前缀或别称词源于绕日周期,也不会改变朔晦定义下的"月"。 孟春、孟
春之月兜不拢,四季改用序数月定义就解决了。
楼主: phragmite (Θ.Θ)   2021-07-26 19:21:00
我甚至怀疑农民历那干支纪月是方便批流年才加进来,原本月支像岁次一样和天文脱钩,只是单纯对应序数一月寅、二月卯、三月辰这样。
作者: vajra0001 (闲邪存诚)   2021-07-26 19:56:00
至少甲骨文是有在日 的部分是用干支
楼主: phragmite (Θ.Θ)   2021-07-26 20:31:00
纪日没问题,碑帖常见,像颜多宝塔四月朔干支就写错。主要是不知道衍生的月别称是不是只合用在节气月上。
作者: vajra0001 (闲邪存诚)   2021-07-26 21:16:00
我懂你
楼主: phragmite (Θ.Θ)   2021-07-26 21:44:00
那农场文是真不对劲。如果看清时宪历正月初一换岁干支然后月建直接写在序数月旁,譬如康熙二十八年,岁次已巳,正月大、建丙寅,下注十四日卯正二刻立春。和现在被四柱八字搅和的农民历写法完全不同。爬了一晚,原来17年的农场文老中自己19、20帖早战翻了虽然没有明确释疑,但月建既然与节气无关,我想孟仲季加四时、月阳阴、消息卦、十二律等月别称,广义上与序数纪月相对应没有人会觉得奇怪才对(可能命理师除外)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21-07-27 12:20:00
对不上很正常,汉代就已经发现会对不上了
楼主: phragmite (Θ.Θ)   2021-07-27 13:18:00
的确《太初历》后朔闰资料比较完整,但先秦也阴阳合历本知对不上,才有个自的置闰月建规则。官方关心的是阳阴,我关心的是怎么回嘴"旁边的农民朋友"哈。补阙,阳“校”阴。打这篇文读了些东西才发现年前看的一篇文章内容原来在扯淡,这篇《米芾晚年行踪考—兼论以干支辨伪的误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