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今日习作(15)

楼主: Goodsignet (印子)   2016-05-12 21:37:40
先前的一篇分析<行穰帖>获得某些大大的推文
让不才想到还有一篇<平安帖>分析或许可以与各位大大分享
http://p3.pstatp.com/large/2862/850111231
本帖是行草的经典范本,现今保存于 台北故宫博物院。
先重述一次
相近的单字如果用类似的元素表现,称做呼应
相近的单字如果用相反的元素表现,称作对比
帖中 "平安" 的 "安" 字,"存想","当复" 是字形较大的视觉焦点
如果第三行的视觉焦点由行首的 "当复" 移至下方的 "由同"
与另外两个焦点恰好形成一斜直线,便稍嫌规矩,不足以为巧
吾家羲之作此安排,使三个焦点形成中国书画典型的三角构图
另一个喜好用三角构图的例子便是明朝著名花卉画家陈淳。例:http://goo.gl/4fTkAT
值得注意的是,三个焦点中的前两个作压笔粗重
而由于同一件作品中相似性若太多,将造成视觉的疲乏
所以第三个词组变化得较为舒展细瘦
且 "存想" 两字的压笔采一右一左地呈现
以上是平安帖相互呼应的部分
对比的表现方面:<诸人近集>的 "近" 较为细瘦,对比于<平安>的 "安" 较为粗壮
而 "来无由同" 及 "明日" 都远细瘦于 "存想" 二字
同时 "明日" 的连笔也丰富了画面的变化,而且是作品中唯一的连带
在笔画方面,<诸人近集>的 "近" 字,其先粗后细的捺笔
影响了宋四家的米黻;<增慨>的 "慨" 字,其萧散的浮鹅钩
和<诸人>中 "人" 字的写法
也多在后世的行草作品中不断出现。
昔日吴师丽琴有云:
写二王的字,笔管可以倾斜至 70度 ~ 75度
来表现侧锋的味道
如平安帖中的 "安" 字
此帖大小字呈渐进式的变化,暗示著书写者的心情较为和缓
和徐渭的风格形成两个对比。http://goo.gl/Xxs77v
字的大小似音乐性地起伏变化,而在 "当复" 的时候达到高潮
字体也从行书纵放为草书,然后慢慢地消退
到 "增慨" 的时候做叹息式的 Ending , 便戛然而止。一切是那样地平和自然。
董其昌认为王羲之的字 "似奇反正" ,"当复"的 "当" 和 "增慨"
都运用了字内空间不等分割来达到此效果,而没有丝毫突兀的感觉。
最后谈到第一行的 "来十余",它有点像行穰帖中 "九人还" 那一段
都是作轴线错位连缀 (注:邱振中的《书法的形态与阐释》行气分析法用语),
而悉字就是邱振中所讲的双重轴线的例子:
一条轴线由上而下,另一条轴线由左上到右下,
以单字的双重轴线来说,多发生在欹侧的体势
一条是平衡的重心,另一条是体势的方向
但是作品中我们一般只利用一条轴线承上启下,其他轴线不会落入人们的感觉中
只有当这个字用一条轴线承上启下,用另一条轴线串接下字时
潜在的轴线才发挥作用,才能被人们感知。
另外由 "余" 字不自然的游丝可推断此帖应为摹本。
断句的方式很多,我喜欢的版本是:
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
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
无由同增慨。
最后是今日习作,以当一笑
http://signetgood.pixnet.net/album/photo/64564659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