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vassa (出去走走)
2013-11-27 21:33:30请问书体的演变
是从 (1).篆->隶->草->楷->行
还是 (2).篆->隶->草->行->楷
我看了很久的资料
发现 夏 象形
商 甲骨文 金文
周 大篆
秦 小篆 隶书创于秦代 至汉代通行的文字
东汉章帝 章草
行书 在汉魏之际已甚为流行 (东汉造纸技术,使草书行书更容易发挥)
东晋 王羲之 行楷草皆有
楷书 唐朝时官定文字,科举考试必须以楷书应试。
所以答案是?
楼主:
vassa (出去走走)
2012-01-27 22:05:00Why?
作者: sheng3476 (舟边雁声) 2012-01-27 22:53:00
2
作者:
bryantxie (NNNNNN)
2012-01-27 23:02:00我看很多书都把南北朝的归类成真书,而非楷书书上是写楷书是在唐代定形的,但我也分不出来就是
行书即正书(楷书)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行书相传是在东汉年间刘德升所创其实这种东西本来就不能很严格定位 只是普遍认为是1又草书是隶书快速书写而来 所以跟楷书算是一源二岐
作者: sheng3476 (舟边雁声) 2012-01-27 23:31:00
王次仲是个神奇的人物 时代说法五花八门有说是秦始皇时期 不过多半被当神话(真有当他是神仙的)一般认为是东汉 初年还是末年都有人讲若就实物而言 西汉成帝的竹简就已经有相当标准的章草至于行书 东汉许多不作草书简省 又少波折.带连笔的字体其实就很像行书了 三国时期的楼兰残纸已大量出现楷书目前最早见于钟繇作品 要说普及就更晚了至于东汉末 带隶笔又不像八分那样波折的字体我是看作隶书
作者: sheng3476 (舟边雁声) 2012-01-28 17:32:00
虽然是定义的问题 但还是可以说得清楚一点如果支持篆->隶->草->楷->行此处的楷书是符合哪些特征便能称为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