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时代计票系统!台湾电影票房三大不可思议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2740 黄驿渊
“最近哪一部电影最卖座?”在中国,想回答这个问题,你只要打开一款当地号称即时更
新的电影票房App,就可看见线上最新的即时票房排行;包括每间戏院、每场电影放映的
平均人次、上座率、平均票价,甚至还秀出资讯图表告诉你,哪一部电影排上院线的场次
最多。
相较之下,台湾的票房统计系统却仍停留在电影工作者口中的“侏罗纪时代”。
难以想像的是,当国内各领域开始畅谈大数据(Big Data),台湾电影票房统计系统并没
有跟着升级;文化部目前要求戏院业者必须在每天中午12点前提供前一天的票房数据,但
这套由民间开发的系统,多数功能却沿用14年前的版本,至今仍无法电脑连线。计票系统
的三大“不可思议”,已让国内电影票房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不可思议一:计票系统全靠人工key in!
“这套系统连基本的电脑连线功能都没有!”当年参与系统开发的资深电影工作者阿洋(
化名)接受《上报》专访时指出,目前影迷、观众看到的电影票房数字,全都靠“人工”
打字,再输入系统或用Excel档回传;因缺乏精确、具公信力的统计,就连国内知名报纸
每周例行公布的“周末全台票房排行榜”,也只能凭片商“自由心证”回报票房数据。
他表示,相较于国外早已透过电脑连线方式计票,这套简易的系统上线至今已14年,虽略
有修改并增加了几个统计的分类栏目,但数据仍靠人工输入,“实在不可思议”!
http://upmediawebmag.upmedia.mg/upload/ck/FullSizeRender.jpg
在中国,只要打开电影票房App,就可看见线上最新的即时票房排行;反观台湾,目前只
能靠每日人工统计,相当落后。(翻摄猫眼App)
这套“历史悠久”的系统,实际上究竟如何运作?
简单来说,就是把过去每日的票房数据,由“纸本传真”改成“电子数据”。戏院可以登
入计票系统,“人工”把自家戏院每天的票房数字“Key in”进去;也可直接把戏院员工
“人工”整理成的每日票房“Excel档”,上传到系统。
台湾早年的电影票房数据,几乎都靠传真一张张回报。据透露,2001年因电影发行商“腾
达”为方便自家公司整理、分析数据,找了旗下员工开发了一套电子化的软件程式;没想
到,2002年上线后因方便受好评,不少同业采用,最后连台北市电影戏剧商业同业公会(
也就是戏院公会)也都引入这套系统,一直沿用至今,但功能更新幅度却有限。
不可思议二:系统没连线,票房恐被动手脚
另一方面,《电影法》第13条虽规定戏院须建置电脑票房统计系统,但条文中只写“电脑
”,而少了“连线”两个字,反让业者找到钻漏洞的巧门,认为用Excel整理票房也可称
作“电脑统计系统”并无违法。也就因为现行系统无法与戏院售票系统连线,这些出自“
手工”的计票结果,也遭不少电影圈人士担心可能被动手脚、“偷票房”。
阿洋便曾直击一间戏院“偷午夜场的票房”。他回忆,当时到了戏院发现想看的电影“不
见了”,跑去核对电影提供给片商的时刻表才知,当天原本排定6场电影,但最后2场却被
“偷走了”;因为戏院把接近午夜场、销售反应较差的2场电影偷偷下架,改映其他线上
热门电影。
“一切戏院说了算!”他无奈地说,因票房系统没连线,只要把这两场消失的电影场次,
依照前几场的平均张数回报给片商或发行商,戏院就可赚走改映热门片的差额。
此外,戏院给自家员工的福利,也可能变相成了偷票房的帮凶。阿洋说,有戏院提供员工
在电影上映后第二周免费看电影的福利,甚至还可携带亲友,观影人次及票房也可能因此
被吃掉。
不可思议三:全台票房“台北看天下”
“电影市场就像鱼市场一样!”不只票房统计系统落后,从事电影工作已18年的小洁(化
名)直言,目前所谓的全台票房,实际上都是以北市票房为基础,再乘以一个基数;而平
均的基数则约在2到3之间,取决于强片或弱片,愈卖座的电影,基数喊价的空间愈大。举
例而言,若一部电影在北市的票房5000万,那么全台票房就可能落在1亿到1.5亿之间(
5000万乘以2到3)。
“点数制”是另一个问题。台北市的戏院目前全部采用“拆帐制”,也就是戏院、片商的
票房利润可能采五五分或六四分,比例由双方协商决定;但北市以外的戏院仍存在一些采
用点数制的“点数戏院”。
而片商可以从点数戏院获得的票房利润与全台票房一样,都以北市票房为基准,再乘以片
商与戏院各自“乔”好的“点数(以千分之一计算)”。举例来说,一部电影在北市票房
若有1000万,片商与点数戏院约定好的点数是3点,那么,这部片无论票房多少,在该间
点数戏院可分得的票房利润都以3万元计算(1000万乘以千分之三)。
点数计算方式可能与实际票房有落差。阿洋透露,北部某县市的点数戏院曾告诉他,目前
国片以实际销售票房估算,合理的点数应该是5、6点,但现行平均却只有2、3点,“几乎
少一半”;若有一部片在中南部反应特别好,那这种以台北票房计算的点数制也不公平。
但部分戏院业者反对此看法,认为电影是商业行为,商场就是“欢喜甘愿”,况且全国仅
存的点数戏院并不多。
“对电影业最大伤害就是台北看天下!”小洁则批评,这类不精准的票房估算方式,影响
了电影的选材、剧本及内容;片商为了能获得更好的利润、让电影不亏钱,只好拼命迎合
台北市的口味,结果牺牲了电影多样性,大台北之外的议题可能被漠视,甚至拍片场景也
远离中南部及东部,长期来说对国片绝对弊大于利。
在电影行销公司工作的小汪(化名)也表示,电影票房透明化目的在于让电影产业更健全
,也更精准了解市场需求、掌握不同区域影迷的口味,拍出更贴近人心的电影,才能吸引
后续资金进场投资,从源头解决国内电影产业不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