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大书城“全面退出天龙国”之后路更广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20-07-29 14:45:28
政大书城“全面退出天龙国”之后路更广,老板李铭辉是如何办到的?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3726
田育瑄/踹妞 Try New!
政大书城老板李铭辉当年陆续收掉台北的 4 家店,完全撤离“天龙国战区”,要转战台
湾南部与东部,打造“文化生活圈”──时至今日,不只营收成绩斐然,更为花莲、台南
等地的老商圈注入新的活力。
许多人说,如今线上购物已经大幅取代实体通路,实体书店除非资本雄厚、抑或经营复合
式商场,否则难以为继。
许多人说,电影影集、网络平台、电竞游戏......纷纷用声光刺激争夺我们的注意力,
用免费或吃到饱的价格优势、新潮的科技效果勾住我们的心,造成人们也越来越懒得
阅读书本。
事实上它或许真的反映了部分实情,近年台湾许多实体书店不是关闭分店、结束营业,就
是走向数位转型。
然而这当中却有一个异数:就在去年 5 月,政大书城耗资千万展店,进军高雄梦时代百
货,打造 200 坪的阅读空间。
而且他不卖别的,就只卖书。
在此之前,政大书城自 2010 年前后“完全离开天龙国”,先后结束政大、师大、南西、
台大四家书店后,更转而到花莲和台南等地扩大展店,同时业务持续增长至今。
处在 21 世纪“虚拟商城取代实体店面”、“线上阅读取代纸本书籍”的数位时代,为什
么政大书城的创办人李铭辉却反而逆势操作,大手笔至南部和东部投资;远离台北后,路
甚至变得更宽广?
时至今日,“开书店”到底能赚什么钱?以下是笔者分析归纳后,得出政大书城的三大获
利模式:
第一:以现金换折扣,“薄利多销”
比较起一般书店打出的 79 折,政大书城除了会员购书上能打到 77 折以外,更可根据不
同的出版社,让折扣降到更低。政大书城之所以能够拿到这样的折扣,除了他们“资格老
、关系好”,更重要的是有别于一般经销商的付款(给出版社)模式。
政大书城老板李铭辉出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就跟出版业解下不解之缘:当年他国中毕业后
,就自花莲北上到黎铭图书发行公司,从捆书、包装的基层工作做起,一路学习出版业的
眉眉角角;直到 38 岁那一年,他以黎铭图书副理的身分,顶下政大校园里的图书消费合
作社,本以为是苦拼多年后终有了事业开端,却又遭人设限跳票,背上了千万债务。
但正所谓“塞翁失马”:当时由于债台高筑,李铭辉不得已之下只能以现金和出版社、顾
客交易,而非一般图书通路常用的支票来付款。但这反而因此确立了政大书城“现金交易
、薄利多销”的商业模式──对出版社来说,需要等待书款“真正入帐”的时间较短;而
李铭辉则多争取到约 5% 到 10% 的进书折扣,让他可以把书卖得更便宜。
此后,政大书店“折扣书店”的名号,更在当年许多学校师生的口耳相传下不胫而走,销
售业绩因此一路长红,不但帮助李铭辉走出了债务低谷,和老牌出版社们的关系也因此倍
加稳固。可说精准诠释了“薄利多销、累积口碑”的经营手法。
第二:“用买代租”,时代红利再投资
就实际面来看,书店经营的主要成本除了书籍进价以外,就是房租与人事,打从第一间政
大书店开张以来,李铭辉的守则就是──看准地点,以买代租。
90 年代台湾出版业景气大好时,他陆续在师大商圈等处购地开店,在装潢上他不走高端
、不求流行,依然主打“新书最便宜”;一直到 90 年代末期最高峰的时候,光是政大、
师大、南西这 3 家店的年营业额,就高达新台币 1.4 亿元。
不过在接下来的 20 多年,台北市一方面土地、营运成本节节上升;二方面书店业也进入
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更有像诚品等复合型的精品通路来势汹汹;随着北部各类书店越开
越多,加上网络购书风潮兴起,遂让李铭辉兴起“转战南部”的念头:他之后陆续决定收
掉台北的 4 家店,完全撤离“天龙国战区”,并把重心转往台南、花莲与高雄,要在南
部与东部打造“文化生活圈”。
而当初北部这些熄灯的店面,李铭辉不是转租给其他商家经营赚取租金,就是直接出售:
像是当初师大店 91 坪的店面空间,就以新台币 1.5 亿元到 1.7 亿元的天价售出。据当
时报导指出,这笔金额刷新了师大夜市店面成交的历史新高。
虽然买房后“卖在高点”的获利能力,似乎比慢慢经营一门生意来得更有效率,但李铭辉
可不是所谓“纯靠养地套利”之辈──这点从他卖出师大店后,仍将所得尽数投入中南部
各书店的营运可见。
同时,“买店”背后每月的贷款与现金流压力之大,要是背后没有强大的控管能力,一不
小心就会发生周转不灵的状况,因此也相当考验经营者的能耐。
第三:用书店活化商圈,创造天龙国外的蓝海
收掉师大店以后,政大书城老板李铭辉将重心转至投资花莲:他买下当地一栋 5 层楼的
建筑,立志在当地开创如台北一样的“复合式文化商圈”。
这栋楼位在花莲市中心的十字路口,离花莲火车站不到一公里,占有地利之便。他把一楼
租给全家便利超商,二楼租给九乘九文具店,三楼才是他自己的政大书城: 200 多坪的
空间内,藏有多达 7 、 8 万册的书籍。而四、五楼则规划成民宿,并打出“只要购买
2 千元书籍,就送住宿 75 折”等优惠,让来花莲观光的旅客们不只看山、看海,也可
以多看点书。
虽然以人口和消费均额来说,花莲自然远远不及台北,但李铭辉在众人不看好中大举投资
花莲后,生意却在当地口碑下出奇的好:经报导指出,原来是因为当地军公教人员的占比
颇高,对于教育以及知识学习高度重视,尤其童书类在当地特别畅销。
而在台南的政大书城也是由李铭辉出资,顶下废弃多年的延平大戏院旧址。他买下地下室
与一楼的空间,在地下室的部分规画成政大书城,其中的 350 坪是一般图书,另外的
150 坪则规划为童书专区,提供当地小朋友宽敞的阅读空间,并不时举办与作者面对面
的艺文活动。
至于台南店的一楼,则租给星巴克与九乘九文具店,用以赚取业外收入、维持书店的营运
;二楼虽然不是李铭辉的,但却因书香同好的聚集,吸引到真善美剧院的进驻,现在每到
假日与下班时间,这里经常高朋满座──很难想像,光是一间书店的进驻,就让原本废弃
多年的旧戏院重生,活化了一整个商圈。
近年来,知识产业、尤其是纸本出版品与书籍,一直被人认为是所谓的“夕阳产业”,但
透过对政大书城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其实“理想”与“营利”之间未必存在冲突,纸
本与科技的使用也未必相互牴触。许多人们对于知识仍有深切渴望;对于一个舒适的阅读
空间,更是有所需求的──重点在于,有没有人愿意“以身试法”开拓蓝海,走出熟悉的
市场,当一个先行者。
就像李铭辉所相信的:“书店,就是一个城市的人文风景。当你为读者开了一扇阅读的窗
,世界也会因你而变。”
而这一扇窗,当然不会只是台北人的专利。
作者: nsmmsn (nsmmsn)   2020-07-30 07:59:00
!
作者: Qorqios (诗人Q)   2020-08-04 15:27:00
厉害 这样很好
作者: licochen (lico)   2020-08-28 02:15:00
书和文具都便宜,他其实不是卖书赚钱,是投资房产赚钱我去过花莲的,真的很不错,也谢谢他提供舒适环境让人翻书
作者: cleanx (cleanx)   2019-01-03 15:26:00
花莲人潮也没很多,普普而已。
作者: Samus (阿建)   2019-05-09 10:01:00
高雄政大已经没有很久了Q_Q更正,有梦时代店,超久没去我都忘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