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意义的呼唤:意义治疗大师法兰可自传 (二十周年纪念版)

楼主: saisai9230 (小為)   2024-07-16 06:44:49
书名:意义的呼唤:意义治疗大师法兰可自传 (二十周年纪念版)
作者:维克多‧法兰可
出版社:心灵工坊
前言
一开始会介绍作者,然后介绍本书内容,最后讲一下我的心得。
作者介绍
1905-1997
维也纳大学神经暨精神病学教授
维也纳市立医院神经科主任(共25年)
维也纳心理学第三治疗学派“意义疗法”创始人
维也纳医学博士/哲学博士
三年的集中营经验(前两年都在特雷津集中营的ghetto)
父母、哥哥、第一任妻子都在集中营中过世,只幸存他和他妹妹
本书摘要
1995年德文版初版;1997年英文版初版;2001年中文版初版。
显然1995年出版这一自传,比较像是回忆录,以结构上比较像是想到什么就口述什么?
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而成,因此有些篇章比较长,有些篇章比较短,
篇章之间有时候逻辑不连贯。
书中内容从父母亲各自的家族开始讲起,然后说到自己的出生以及成长经历,
他展示他的兴趣:飞行与攀岩,并且讲述到两段婚姻的过程。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三个面向:
战争对他的人生影响、宗教(犹太教)对他和家庭成员的意义、他的学术工作。
战争对他的人生影响
他经历过两次的世界大战,
一、一次大战前后:
1.没办法成为童子军并且拥有自己的脚踏车
2.去附近农村乞讨食物或者偷盗玉米
二、二次大战前后:
1.抵抗(犹太裔)精神病患“安乐死”,将精神病患的诊断写成“不是精神疾病”的
症状),并且具有纳粹思想的精神病患如实诊断以至于他们被安乐死。
(所以这件事情后来被人非议)
2.在集中营的生活,相关细节在另一本书中《意义的追寻》
宗教(犹太教)对他和家庭成员的意义
一、父亲是虔诚教徒
1.只吃符合犹太戒律的食物,所以总是拒绝与同事聚餐,上司得知此事并且询问原因,
因此透过上司的私人管家去附近村庄购买相关食物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作者家庭都是如此过活)。
2.赎罪日拒绝加班,即使被惩戒也是如此
二、任由签证失效
在当时他们家庭可能会被送往集中营,然而美国领事馆只对他本人发签证,
因此借由被烧毁的犹太会堂石碑决定不去美国。因为这石碑上写着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三、集中营的际遇
在集中营得到一件男用大衣,内衬有被撕下来的书页,是祈祷书中的祈祷文其中一段:
“啊!以色列,听着,我们的主上帝是独一无二的”。
学术工作:
1.成年后如何进入医学界与心理学界,诉说在此之间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
像是他跟佛洛伊德之间的互动以及他被阿德勒踢出“个体心理学会”的事情,
对抗心理至上主义(伴随着一种)“病即错”的病理主义和犬儒主义所带来的虚无主义。
2.从集中营出来之后,完善“意义疗法”的相关理论,
并且从事维也纳市立医院神经科主任(共25年),
之后去世界各国演讲与各类名人交流。
心得:活下来的愧疚
纳粹集中营的日常生活中会不定时整队被带往某处,其中就有毒气室,
然而相关带队者只管人数是否符合上级要求,有时候根本不管你是否是名单上那一个人?
因此有人被排除在外前往毒气室的队伍时,通常就会有另一个人补上去,
因此若有一个人被拯救,必定伴随着另一人的死亡。
那么很多集中营幸存者在被释放回到原有生活的时候,会怀着一种“活着的愧疚”:
不停著用自我困惑的方式向自己提问“为什么是我”?
或者用自我谴责并将谴责化身成死去的人们在对自己提问“为什么是你”?
有些人能够撑住这样的自我困惑或者自我谴责,但是有些人撑不住,
进而选择追随集中营受难者的脚步。作者是属于“撑住”的人,然而如何撑住,
可以从作者在1946年所写的诗得知一二:“我心里的重担,我死去的人们,
你们静默地给了我责任,为你们活下去,清偿 使你们毁灭的罪债…
或想告诉我你们原谅我活下去。”
因此“意义疗法”理论不单单是作者因为集中营的经历所发想出来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
而是一个集中营幸存者在面对“为何是他自己幸存?”
所给予的自我说服的或者原谅自己甚至是自我救赎的方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