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切斯特菲尔伯爵(Philip Dormer Stanhope, 4th Earl of Chesterfield)
是18世纪著名的英国外交官,他书写数百封信给他儿子。
他去世之后,他的遗族在这些信件之中挑出64封信件内容汇集成书,
信中主要内容是教导儿子如何成为一个绅士以及一个绅士该有品格是什么?
所以我就不一一摘录每一封信件内容,而是统合重点:一个绅士该具备该那些条件?
以下我就依照我的观点分门别类这些成为绅士的条件:
论自己
1.整洁大方的打扮、温文儒雅的举止、合适得体的衣着、清晰明确的口齿、
开朗明晰的表情、娴熟自然的言谈技巧。
2.自信:人的自信不是建立在吹捧上的,而是建立在对自己公平客观的评价上。
3.虚荣心:虚荣无非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赏,要把虚荣画作上进的动力。
4.金钱观:因为便宜而买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东西,这并非节省,而是浪费。
论待人处事
1.要受人尊重,表示他人对你的道德情怀和价值赋予了高度评价。
2.你可以在心理嫌弃任何人,但是没有必要在外在行为上表示出来。
3.不会以暴露他人的不幸和弱点为乐,更不会在公众面前模仿他人的短处。
4.多交一些不同文化的朋友,并且入境随俗。像是对英国国王鞠躬、
对法国皇帝需要俯身跪拜。另外像是在巴黎,你就是法国人;在罗马,你就是意大利人;
在伦敦,你就是英国人。
5.避免强迫别人接受自身观点,说服别人之前,必须倾听别人的意见。
6.知识犹如怀表,只要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有人问你时,告诉他即可,
没必要拉出来炫耀,更没有必要主动告诉别人现在几点,
因为你并非时间的主人或者守护者。
7.恭维他人的方式:人们真正感到自我满足的地方,常常会随口说出来,
用心观察即可得到。另外也可以借由第三者来传递你对他人的恭维。
论成功
1.“在你跌倒的石块和残枝旁,一定会有通往成功的标志。”
2.态度并非成功的关键,却是每个优秀人才身上不可或缺的要素。
3.不要把“空闲的时间”当作“空白的时间”。
4.明确安排工作和娱乐的时间,读书、工作或者跟名流交谈,最好都安排在早上。
晚饭之后,就是要收拾心情、体验放松,与朋友一起轻松玩乐。
论读历史
1.探索历史性事件的原因时,我们多半会寻求较高尚的动机。但是即使是伟大的人,
也有不可取之处。像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其真正原因也许就是路德的金钱欲望没有得到满足。
2.研读历史,先从国别史开始,然后从简易书籍开始,抓出书中概要,选出重点
(帝王易位、军事行动、政治风波)。
3.旅行实践(历史)真理:可以阅读当地旅行小册子来印证所学与旅行所遇到的部分。
论读书
1.尽可能去阅读历史、哲学、地理、伦理学、修辞学、政治、军事、民情文化等等
相关的书籍。
2.要带着目的去读书,在没有达到你的目的之前,不去触及不相干的内容,
而且是专心的、有系统的研究一个课题。
论公共表演
1.(检视自身的)表情、态度、姿势、品格、声音、(细节)准确、重点突出
投听众所好:“演说不是要高估或低估听众,而是要取悦他们。”
PS:括号是我自己所加的。
2.面对公众批评:有时候批评不是出自客观的判断,而是出自批评者早上吃了什么?
3.不要奢望自己可以改变听众,而是应该顺应他们的需求,
听众只喜欢满足他心灵需要的东西。
心得
书中所有的内容都是信件内容,没有其他介绍性或者推荐性文章。但是在我看来,
在书的最前面,应当要有一个篇章是介绍寄信者与收信者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生平简介,
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理解信件所描述的人事物。
而且在往后的信件内容之中会提及许多人名,应当有注脚简介一下这些人物生平,
因为该信件内容是围绕这这些人身上的,如果不知道作者所说的那个人的生平背景,
就很难理解信件内容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即使是这些人在当代是有名人物,
可是两三百年后的现代,可能已经是默默无闻了。更何况这本书是翻译书,
当然这还牵扯到现代台湾人如何了解两三百年前的欧美人物。
别的不提,我举一个例子,我在看书封内页关于作者介绍的时候就是感到有点奇怪,
为什么不是他儿子挑出信件出版?而是要用作者“遗族”,
我一查才知道原来他的儿子比作者他本人还要早5年离开人世,而且这个儿子还是私生子。
作者的爵位最后也不是传给这个儿子,而是传给他的养子兼教子。
光是私生子这件事情就可以看的出来,作者为什么想要儿子成为一个绅士,
显然不仅仅是父爱,更有社会道德准则上的压力。
虽然这本书表明要达成那一些条件才是“绅士”,
显然这个“绅士”的标准感觉比较像是“贵族”或者“上流社会成员”。
而我们现在在用“绅士”这个语句的时候,反而比较像是如何对待女性有礼貌点的概念,
像是你要“绅士”一点?你能不能有“绅士”风度?可是书中对于如何跟女性相处,
写的并不多,只有女士的扇子掉了要帮忙捡起来。甚至还有一点女性职业歧视,
透过转述其他人的话,表述不应该跟女性演员或者女性歌手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