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踏实感的练习》运用六种练习活出踏实感

楼主: wackynoteis (Wacky)   2024-05-06 17:36:48
《踏实感的练习》读后心得:运用六种日常练习活出踏实人生
走出过度努力的耗损,打造持久的成功
图文好读 https://readingoutpost.com/groundedness/
研究显示,许多追求成功卓越的人经常陷入焦虑倦怠、关系紧绷、心力交瘁的无尽循环,
甚至出现忧郁和成瘾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伤害。为什么这些人明明“很努力”了
,却还是会感到“筋疲力尽”呢?如果你也遇到这种状况,该怎么办呢?
这本书在说什么?
《踏实感的练习》的作者是布莱德.史托伯格(Brad Stulberg),他是知名专栏作家和
企业教练,曾经帮助很多运动员取得卓越的表现。他的前两本书也非常受欢迎,分别是《
一流的人如何驾驭自我》和《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颠峰 》,我相信很多读者可能都有一点
印象。
而这本《踏实感的练习》非常有意思,他似乎是写来“打脸”自己的前两本书的。怎么说
呢?他的前两本书一直在谈“一流的人”,就是获得最多外在成就的人、想变得更好更好
的人、想要赢过别人一直往前冲的人。但是,这种人往往在巅峰之后,却感觉自己不是真
的快乐。甚至连作者自己也遇到这个问题。
他变得事业有成,出版了两本畅销书,成为知名专栏作家。但随着更多的工作、更高的成
就,他反而变得更焦虑、更急躁,甚至出现强迫症的现象。他开始自我怀疑:“我到底怎
么了?”在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以及跟很多身边朋友和前辈讨论的结果,他终于找出原因
,那就是他缺乏一种圆满人生真正重要的元素:踏实感。他写这本书就是透过大量文献、
理论,以及可以操作的步骤,教我们培养出自己的踏实感。
接下来,我会分享这本书的主要观念,以及我对书中两种不同练习方式的想法。
个人英雄主义的问题
作者辅导过大量的企业家、职场工作者和运动员,他发现有些“看起来”非常成功的人,
其实都深陷一个常见的陷阱里面。他们非常专注在“生产力”、“提高效能”或“个人成
长”,他们永远想让人生“最佳化”(optimize),让自我感觉更良好、思考更正面、拥
有得更多。
他称这种状况叫做“个人英雄主义”,尤其在现代文化的推波助澜之下,更是一发不可收
拾,所有的声音好像都叫我们要“不断超越自己”。许多男性觉得,自己应该表现得刀枪
不入、所向无敌;许多女性则认为,自己必须永远面面俱到,不断挑战看似不可能达成的
期望。
个人英雄主义有什么问题?那就是狭隘的将“可量化的成就”视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
像是薪水、职位、名声和外在的物质生活,永无止境的追求超越自己与他人。这种追求,
常常会造成内心感到很不踏实,总是觉得哪里不够好、不够多、不够快。
作者还发现,更糟糕的是,尽管有些人已经很有成就,但是他们反而活在“恐惧”当中。
他们害怕失去自己现在的工作、害怕失去物质生活的享受、害怕现在美好的一切会消失。
这种恐惧,导致他们更拼命、不敢放松,每天都把发条绷到最紧。
总结来说,个人英雄主义的最大问题,就是让人产生一种“不踏实”的感觉:急着想得到
未来“还没发生”的东西,又害怕失去现在“已经有”的东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
们需要这本书的好方法。
踏实感的六种练习
跟个人英雄主义相反的是,作者提倡我们要培养“踏实感”。
“踏实感”(groundedness)的定义就是:“一种深刻的内在平静与自我接纳的状态,源
自于对当下的完全专注与自我认可。这种感觉不是追求外在成就的结果,而是来自于对自
己内心、能力和生活节奏的认识和接受。”也就是说,拥有踏实感的人能够有效地管理自
己的日常生活和职业压力,不会被外界的喧哗和不断变化的环境所干扰。
我们要如何做到呢?作者提出了六种练习方式。
第一种:接纳。要认清和接纳现在的自己,不要总是去想自己想成为的人,而是把现在当
成努力的起点。
第二种:临在。就是专注当下的意思,专注在眼前的事情,经营当下的生活,而不是烦恼
著过去和未来。
第三种:耐心。让事情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发展,不要期待马上有成果,而是持续实践和
坚持。
第四种:脆弱。对待自己和他人都要展现真诚,愿意拥抱和展现自己的脆弱,不要总是故
作坚强。
第五种:连结。跟真实的人建立深度的社会连结,无论团体大小,找到人互相支援和交流
,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
第六种:运动。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会让你的身心有更好的表现,更可以融合前面五种
踏实感的练习。
当我们能持续做到这六种练习,就能活出人生的踏实感。如同作者所说:“‘踏实’是一
种坚定的内部力量与信心,能让你度过人生的高低起伏。踏实是一种深厚的操守与刚毅,
也是一种完整,从而衍生出恒久的成功、幸福及满足。”
我认为,踏实感不是一种高远的目标,而是一种每天可以落实的生活风格。
接纳自己当下的样貌
首先,我想先谈“接纳”。
作者指出:“当我们接纳自己的现实,会觉得自己在这个现实当中更为踏实。你会稳稳的
站在当下这一刻,就能大大提升你实现梦想的可能。”像是想要学习新的技能、达成新的
目标、完成新的挑战,都需要先从接纳自己开始。
可是,我觉得六种练习里面最困难的,就是这个“接纳”。
我们往往很难接纳最真实的自己。像是自己的技能还很生疏,有些人就会批判自己,反而
更不敢学习,导致没办法学会。或者是有些人觉得自己订了年度目标,却发现自己没有按
照计划进行,就觉得自己是个没有毅力的人,导致中途放弃,结果反而离目标愈来愈远。
我觉得书里面有一个自我对话非常有帮助,当你开始感到不踏实、产生自我怀疑的时候,
记得对自己说:“这就是现在的状况。我正在尽全力了。”也就是说,无论你的进度如何
,是好是坏、是快是慢,都不要紧。只要接纳当下最真实的状况,并且继续付出努力就可
以了。
这让我回想起我最一开始要写读书心得文章的时候,也是用这种接纳自己的态度。我当时
知道自己的文笔还不好,也是一个阅读课外书的菜鸟,有一万个理由阻止我自己写读书心
得。可是我告诉自己:“我活着的每一个当下,都是我‘最差劲’的时刻,却也是我‘最
好’的时刻。”
什么意思呢?对我而言,那个时候的我是一个最差劲的写作者,也是最差劲的读者,“再
怎么糟糕”也就是这样了。相反的,在那个时候的我也是一个最好的写作者和读者,以我
的自己能力所及,写得“再怎么好”也就是这样了,不会再更好了。在明白这个道理的当
下,我就释怀了。
因此,如果我想开始写作,那就写吧。我接纳了当下自己的能力,知道最好跟最坏就是那
样,不要担忧多余的事情,尽全力写就对了。
这种心态帮助我面对之后的每一个新挑战,既然“当下”不会更好也不会更坏,那我还怕
什么?如果你觉得有什么事情让你感觉很不踏实,不知道自己到底够不够好、够不够格,
记得轻声对自己说:“这就是现在的状况,我正在尽全力了。”
妥善运用网络建立深刻连结
另一个我想谈的是“连结”。
因为人是社会化的动物,自然会追求与别人建立实质的连结与归属感。特别是在社群媒体
问世之后,人们会试着用网络跟别人建立连结。
但是,我们却经常误会了这种连结的用法。除了在网络上交流之外,有些人会以网络连结
的数字来衡量自己的成功:追踪者的人数、网络名声的高低、网络变现的能力。对于想要
成为网络名人的人来说,这些数字固然很重要,但是必须留意一个观念。
书中提到,心理学家佛洛姆早在 1955 年就曾经呼吁大家,不要用“行销导向”来看待自
己: “一个人如果将身、心、灵视为资本,将聪明投资以获取最高利益视为人生目的,
那么友善、礼貌、仁慈等德行就会变成商品,被包装成‘一套人格设定’,以便在人格市
场上卖得更高价钱。当他无法将自己经营成能够获利的商品,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倘若
如愿获利,就会觉得自己很成功。”
这个呼吁给我的提醒就是:不要过度在意网络人设的雕琢,而是更在意自己的真实生活是
否过得快乐。如同作者的批评,许多人为了成为网红而争相出卖自己的灵魂,但他们真的
能够达成目的吗?这样做真的值得吗?恐怕不会。
另外,根据人类的天性,我们通常喜欢和与我们相似的人做朋友,像是那些有着相同兴趣
、喜好相同活动、怀抱相同价值的人。相较于一对一与陌生人互动,参与一个团体能够减
少许多压力。而网络的好处之一,是比以前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团体,不少网络社群也
都会举办实体聚会。
所以,作者建议我们可以把网络当成一个“中介点”,然后把共同进行有兴趣的活动、举
办实体聚会当成“终点”。当我们能与人建立深度连结、成为实质群体中的名人,肯定会
比成为网络名人更让人感到满足。像是参与社团、读书会,甚至是志工或宗教团体,都会
让人感到更踏实。
也就是说,不要只想透过网络营造一种行销自己、卖弄人设的虚假连结,而是透过网络的
力量,跟真实世界的团体产生深度的连结。与其关心网络上的人怎么看你,不如更加投入
真实生活中的人际互动。
如此一来,这种连结就会支持我们安然度过人生中的潮起潮落,让我们活得更踏实。
后记:活出当下的踏实
《踏实感的练习》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包含了大量的“理论与文献”,并提出了很多种
“实际练习的建议”。但是,如果硬是要挑一个缺点的话,我觉得就是理论与文献的篇幅
太多了。如果你是比较急性子的人,你大可以直接读每个章节后面的“实际练习的建议”
,就能抓到这本书要传达给你的重点。
总结来讲,我们要接纳当下的真实情况和自己的真实样貌;不要担忧过去和未来,而是专
注活在当下;对于目标要有耐心,不要过度急躁;展现和拥抱自己的脆弱,不要逞强;跟
真实的人和团体建立连结;建立运动的习惯,因为运动就会包含每一种踏实感的练习。
如同作者提醒我们的,活得快乐的关键并不是一直想要更多、努力争取更多,而是来自于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而且在当下全心全意的投入。现在,就是你最踏实的时刻。
作者: cue (感恩)   2024-05-06 17:57:00
谢谢你,写得很好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24-05-06 18:03:00
作者这系列颇具指引性谢谢介绍
作者: hahaRegina (喔)   2024-05-06 21:26:00
谢谢分享
作者: kevinapo (龙羽)   2024-05-06 23:37:00
成功本来就是一个陷阱
作者: emile1224   2024-05-07 08:13:00
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