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图文版:https://maxjamesread.com/encounter-a-life-changing-book/
Podcast有声版:https://apple.co/48kHJ6z
《邂逅改变人生的一本书》的作者三沙庆明是茑屋书店的元老员工。书中他以 7 大主题
(阅读、生活、工作、金钱、饮食、幸福和死亡)为出发点,用一本本书为媒介与和读者
一同思考、探索。是本读来轻松,却又启发无限的好书。以下挑阅读、工作与死亡这三个
主题来分享些我的心得。
【阅读的邂逅】
人生总会遭遇许多困难,而书本在这些时候往往能给你方向。三沙庆明说,在顺遂时书籍
往往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反而是在面临挫折与失败时,我们才会与书邂逅。很喜欢书
中说的:
在这样的困境中,只要我走进书店,总会有一本书温柔地向我伸出援手,为我指引前方的
道路。
对我来说,书本也是这样的存在。在工作两三年的那个时候,虽逐渐上手,却也略感倦怠
,对未来有些茫然,不确定这样卖肝是不是我要的人生。面对这状况,喜欢看书的我很自
然地开始从书中找答案,看了许多自我探索的书籍(如我很爱的《做自己的生命设计师》
)。最后,我开始写部落格分享阅读,并逐步将版图扩展到社群与 podcast。
除了给出答案和指引,阅读更迷人的地方是它能开拓我们的视野。很爱三沙庆明说的:
书店的书柜是一封独一无二的邀请函。只为了你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前来的那一刻准备。
这也是我那么爱逛书店的原因。三沙庆明形容书架是“触摸的到的无限”。比起有目的性
地找能“精进”自己的书,我更爱在书海中探询未知的世界。卡夫卡是如此形容书的:
所谓书,必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许多的书都会挑战读者原本的认知,对心灵产生无比冲击。像《世界观》一书就挑战了我
对“真实”的认知;读《白夜行》时则打破了我对推理小说的想像。
另外,我也很喜欢三沙庆明提到的“书读人”的概念。他认为,书会因为读者不同,而产
生各种互动反应。在《别想摆脱书》中,安伯托.艾可提到:
岁月流动中,我们的解读会紧紧缠住每一本书。我们不会照莎士比亚所写的内容来阅读莎
士比亚。因此,我们所阅读的莎士比亚,远远比问世当时被阅读的莎士比亚来的更多采多
姿。
换句话说,书会随着阅读而被改变。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认为书必须要亲自品味,不该太
依赖那些精华说书。因为每个人与书的化学反应都是独一无二的。很喜欢书中引用《监狱
读书俱乐部》中一位受刑人的话:
每读一本书,就会觉得自己的内心有某扇窗被打开来。因为每个故事都描述出各自的严酷
状况,阅读这些故事可以让我看清自己的人生,甚至细微处也一清二楚。读过的每一本书
都像这样塑造出现在的我,也教会我如何看待人生。
【工作的反思】
书中对“工作”这主题探讨我觉很值得一聊。不知道大家觉得人为什么需要工作呢?简单
的说法大概是对社会产生贡献,并赚取相对应薪酬,让自己可以过想要的生活。但真的是
这样吗?
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在《40%的工作没意义,为什么还抢著做?论狗屁工作的出现与劳
动价值的再思》一书中就指出,很多工作其实是在资本主义下被“创造”出来的,没有太
多的价值。这边顺便推个超级歪的说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QUEpQ09pAc
更糟的是,很多为社会带来高价值的工作薪酬反而很低。英国智库在 2009 年发表了一份
名叫《有点富裕:计算不同职业对社会的真正价值》的调查。结果显示幼教老师每赚取一
英镑就会为社会带来超过七英镑的价值。而银行投资家每产生一英镑的利益却会破坏七英
镑的社会价值。然而银行投资家的薪酬与幼教老师完全不在同个数量级上。
你可能会想“好吧,工作未必能为社会带来价值。但至少可以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吧?”
但我们努力赚钱、拼命消费,真的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吗?书中提到的消费主义现象我
觉得很值得省思。
在资本主义的推动下,人类的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提升。产品多了自然就需要有人购买
。于是乎,现在社会鼓吹消费。结果导致我们买了一堆不这么需要的东西。而这样的消费
文化还创造许多垃圾,对环境造成极大的负担,像经典的“太平洋垃圾带”。
经济学家凯因斯在 1930 年曾预言在一百年后,由于生产力的提升,人们将摆脱经济枷锁
,每周只要工作十五小时。但在 2023 年的现在,如此愿景非但没实现,还陷入价值断链
和过度消费的泥沼。这些问题似乎很难有解方,但三沙庆明依然在书中带出些有趣的思考
方向。
比方说《共享》一书所提到的“共享经济”概念。作者切尔.伯茨曼说,美国约有一半的
家庭持有电钻,但其实多数人一生中会用到电钻的时间只有短短六到十三分钟。换言之,
消费电钻这样的行为对多数人来说是多余的。他主张,应该透过资源的重分配与流动来解
决这样过度持有的问题。
另外在《We的市民革命》中则提出透过消费改变世界结构的想法。作者佐久间裕美子指出
,现在有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支持负起社会责任的企业或品牌,并抵制那些透过消耗环境
获利的公司,让企业的获利与价值不要脱钩。
经济学家齐藤幸平在《大洪水之前》中则谈到了去成长共产主义的概念,希望摆脱现当前
的经济成长至上思维,建立一个重视使用价值的社会。
平心说,工作的价值是什么?我们想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过怎样的人生?这些问题我都
没有太好的答案。但我总相信人是无法一个人独好的。这些问题需要全体社会来共同思辩
,才能找到解方。希望上面的讨论能给大家些思考的契机。
【死亡的哲思】
上头说的比较偏人“生”的部分,让我们接着来聊聊“死”。因为今年妈妈离开的关系,
我对书中谈论死这个主题的章节特别有兴趣。读完也得到许多有趣的观点。
比如中岛罗门在《我不懂》提到“死亡是思考产生的错觉”的概念就让我脑洞大开。他认
为:
“活着”的相反并非“死”,而应该是“没活着”。倘若“生”代表着“在那里”,“没
活着”所代表的意思应里是“无”。如果不是“活着”,那就是“没活着”,只有这两种
状况而已。所谓“死”的状态,不过是只能凭靠想像力来预想的虚构概念。
换句话说,死这种说法其实是被想像出来的。因着这样的想像才有了许多死后世界的猜想
。
但这些想像似乎也不坏。想到《葬送的芙莉莲》里艾冉也曾说人死后就会回归虚无。但海
塔却说:“即便天国不是真实存在,我也认为它是应该存在的,努力挣扎生存的人们的终
点不该是虚无。”
另外,我也非常喜欢《生命的涅槃:动物的死亡之道》中,用死的角度重新凝视世界的说
法。作者贝恩德.海因里希提到,在大自然中,死亡其实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而他之所
以会认知到这件事,是收到一封在死亡边缘朋友的来信,信中说:
只要是优秀的生态学家,都会认为死亡代表着转换成其他种类的生命,而我也这么认为。
死亡更是一场疯狂的庆祝重生派对,而这场派对的主办人会是实质的我们。在大自然里,
动物会横躺在死亡的地点,就这样让自己置身于食腐动物的循环之中。结果会怎样呢?就
是高度浓缩的食物养分,会被苍蝇或甲虫等大群生物带走,洒落到整片地面上。
换言之,死亡它其实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出发点。生命将会传承到另一个生命。多
么美丽的循环啊!
【后记】
这是本内容相当宽阔的书。它并不是那种很清楚告诉你解答的工具书。而比较像那种抛出
问题,带着你思索、反刍的随笔。读完你未必会得到明确的“收获”,但视野却会因此被
打开。
觉得很厉害的地方是,书中大多时候并没有提到阅读这件事,但是阅读却无处不在。三沙
庆明利用他对这些主题的思索,自然而然地带到许多书。在看的过程中总不时有“这书好
像不错”、“这本也想找来看”等感受。然后他结尾也贴心地提供了书单,可说是推书的
最高境界(笑)。
作为小小推书人,这境界真的满让人向往的!当然书名说的“改变人生的书”好像还是过
于梦幻。对我来说,只要能让大家能因为我的介绍而邂逅一本好书就心满意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