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我的黑手父亲》:读后感

楼主: MAXjames (麦酷斯)   2023-12-30 14:02:29
部落格图文版:https://maxjamesread.com/being-a-craftsman/
Podcast有声版:https://apple.co/41F7Bsc
年初看了《移工怎么都在直播》觉得大大开眼。尔后在台北书展碰到这本《我的黑手父亲
》,便抱着继续探索百工生态的好奇心入手。读完同样相当喜欢。最初瞧见“黑手”二字
以为说的是机车行的师傅,但认真一看才发现并非如此。本书的黑手虽也修车,但修的是
“拖车”。所以此书要说的其实是一个拖车师傅父亲的故事。
一打开书看到作者谢嘉心的介绍写着:“七年级生,小港区人”,瞬间超亲切,因为这描
述与我也完全贴合(笑)。前言提到的“日常生活总是伴随着巨大飞机噪音,以及联结车
经过门口时引发的震动与扬起的沙尘”,完全就是我儿时的生活写照,甚是怀念。
以下就来好好分享这本我深有所感的书。
【拖车界小科普】
“拖车”其实是业者自己的俗称,台湾的官方正式名称是“联结车”。如大家在路上所见
,联结车分两部分:车头和车体。
台湾没有动力引擎的制造能力,所以车头都从国外进口。至于车体,因为较不需要精密制
造技术,所以多由本土制造以降低成本。因此,书中描写的拖车师傅就是负责制造、维修
车体的人。
书中提到,拖车这行相当“客制化”。师傅会配合车主的使用需求加入各种设计。甚至由
于有些车辆只在工厂内使用,不用顾虑太多交通安全规范,因此会完全照厂方需求来制造
。像谢嘉心的父亲就曾帮工厂打造一次可以托运多个钢圈的钢圈板拖车。
这样的客制多元让拖车制造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化流程。拖车师傅的手法多来自师傅传承或
自己摸索,做出的“产品”也都充满个人特色。拖车师傅们甚至可用“焊道”认出自己做
的车。焊道指的是黏接金属部件时造成的焊接痕迹。如同大家的笔迹一样,每个师傅的焊
道也都各有特色。所以这些痕迹就像是他们印在拖车上的“胎记”,让他们一眼就能认出
是不是自家出品。
如此多样的制造手法也带来一个有趣的现象:技术圈。拖车产业没什么机密,因此附近的
师傅会相互学习,导致某个技术在当地广泛流传。这样“分区”传承的后果就是拖车的车
型有许多地域性的差异。比方说,在高雄就很难找到制作“西瓜斗”的工厂,因为这类车
斗多来自中部。
https://imgur.com/3s518Qg
西瓜斗(截自《我的黑手父亲》)
虽说路上不时能看到拖车轰隆而过,但我对这些大车从未有多大认识。读了此书才意识到
它们都是拖车师傅投入无数时间,绞尽脑汁打造、改良而成的血泪结晶。如谢嘉心说的:
正是这无数双长著厚茧的大手,从基础钢架开始打磨、组装,为我们打造了一辆辆鲜少受
到注意却无比关键的,串起台湾经济发展脉搏的拖车。
https://imgur.com/qec2tOg
你知道拖车有很多种类的设计吗?(截自《我的黑手父亲》)
【师傅的职涯】
书中关于拖车师傅的职涯探讨是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老一辈的拖车师傅多半早早就就到工厂当学徒。像谢嘉心的父亲本是农家子弟,因为不喜
欢农业看天吃饭的不确定性,于是十五岁就离开台东老家到高雄当学徒。当然,当学徒的
理由还有很多。有些师傅是因为家里没钱供他们念书;有些则是想帮忙减少家中支出。但
几乎所有师傅都有提到一个共同的理由:能够学“技术”。
简单来说,当学徒不但包吃包住又能学到一技之长。如此诱因成了当时农村青年离乡的极
大拉力,进而造就台湾第一波乡村往城市的大规模迁徙与第一次产业转型。
这边来聊一下师徒制。它除了学技术,还兼备生活照护和个性培养。在产业转型的时代,
如此揉合教养功能的学徒制成了衔接传统与现代的绝佳桥梁。它既不偏离农村社会的“家
庭”想像,又兼具现代社会“职训所”及“学校”的功能。因此,师徒制在产业转型中可
说扮演极重要的角色。
师徒制没有制式化的学习流程,所有技术都要靠自己累积、熟练。像谢嘉心的父亲在学徒
时期便会趁午休时用剩的残料切割、焊接。遇到不会焊接的东西就蹲在师傅旁边“偷”学
。有些师傅注意到他有心,便会在工作之余稍加指点。
这样的学习精神在拖车业至关重要。因为在这行,“技术”是决定薪资的关键,就算你已
经出师还是必须不断精进。像谢嘉心的父亲在成为师傅后就刻意跳槽到不同工厂,借此学
习各类车型的制造技术。透过这些累积,她父亲最后转为自雇者,靠接不同工厂的案子来
生活。
除了技术,口碑也相当重要。像谢嘉心的父亲就因为比较会做压缩钢倾斜式的车斗,而常
常接到不同公司的求救电话,请他去紧急支援。
正因为拖车师傅有这样的“技术”独占性,让他们在劳资关系中有较多的筹码。比如谢嘉
心的父亲就曾因工厂采购不符合他要求的钢片而罢工。最后是工厂妥协,换钢片请他回来
工作。
换言之,拖车师傅相较于一般受雇者其实有更平等的对话空间。这样“自己能决定工作步
调”、“老板不能拿我怎样”的心态成了他们在工作中自我认同的来源。这也让许多师傅
即便技术拔尖还是不愿意成为头家(老板)。
【师傅的认同矛盾】
从上面的段落可感受到拖车师傅对技术的自信。但诡异的是,即便在职场上有骄傲,他们
回了家却处处贬低自己的职业。像谢嘉心的父亲小时候就常告诫她:
不读书,以后是要跟我一样做工吗?
如此矛盾也成了这本书所探讨的主要旋律之一。谢嘉心提出如下的叩问:
为什么这群台湾工匠对于自己的技术抱持高度认同,却不愿自己的孩子从事相同的工作?
在大量访谈后,谢嘉心发现师傅们师之以会有这样“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
是因他们相信,只要子女照他们的安排,好好念书、考试、上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
”。
这边就必须要来聊聊这些师傅们对所谓好工作的想像。谢嘉心说,他们认知大约可以如此
总结:
就不要跟我们一样全身脏兮兮、在大太阳底下工作,这样太辛苦了。
也就是说,他们心目中的好工作其实与薪水或自我实现无关,只要可以拿笔、坐在桌子前
吹冷气、不要晒到太阳,就是“理想”的工作。谢嘉心提到,他们之所以希望子女当白领
,未必有“向上”流动的考量,更多的是希望子女能“工作轻松点”、“过好点的日子”
。真的是天下父母心。
当然,白领工作也有其辛酸血泪。但如谢嘉心所言,这些都超过这些黑手师傅们的理解范
畴了。
【后记:再探他者】
这书其实是谢嘉心从她硕士论文改写而成。因此除了像一般散文般沉浸易读外,结构性也
相对强了些,读来很舒服。
在《移工怎么都在直播》提到,许多关于移工的报导文学不是谈“劳动辛苦”就是“励志
动人”,但移工们真正的生活,离这些“标签”都很远。有趣的是,谢嘉心在本书也有类
似的反思。书中提到:
刚开始研究时,我带着点狂妄的志向,希望自己的研究能揭发师傅劳动现场的辛苦与不平
,并藉著这些师傅的生命经验与职业生涯,来批判学历至上的心态与技术教育的盲点。
这样“翻转”的想像可说是相当符合现在的社会主旋律。但这样的“用力”却让他在研究
中产生许多焦虑。越希望做出有意义、不负这些师傅们的研究,就越做不到。甚至严重到
只要想着要前往田野地就没来由地想哭。好在后来她了解到研究不需要被这样的想像给箝
制。如她说的:
师傅们以自己生命经验锻炼出的一身技术,并让自己在工厂获得一席之地,他们并不需要
我透过论文来替他们发声鸣不平。
认清这点的她,将原本尖锐的论文设定,转成人类学性质的观察纪录。并透过这些纪录,
重新认识、爬梳自己的出身。
老实说,我觉得如果是原本那样俗流的设定,这书就不会那么诱人了。在阅读的过程中,
我最常出现的感受是“好有趣啊”。透过书中文字,我了解许多过去不知道的“他者”面
貌。
总之,这是本很诚恳且丰富的作品。很享受跟着谢嘉心的笔触一起晃荡、思索的阅读体验
。强力推荐给大家!
作者: FeverPitch (Fever Pitch)   2023-12-30 14:23:00
推 马上加书单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23-12-30 17:04:00
谢谢导读推荐,近年论文不少都出书上市...XD
作者: webster1112 (webster)   2023-12-31 22:30:00
成为师傅后就刻意跳槽到不同工厂=>就博士后 XDD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