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inkbee35.blogspot.com/2023/12/blog-post_30.html
(网志图文无音乐版)
“唯有意识到并发展个人的丰富内在,我们才能减少对食物的需求,而不是透过强化自己
的意志来减少食欲。”~《理想的简单饮食》
你知道我们一天大概会有不下两百次的饮食抉择吗?
但多半是潜意识在帮忙做决定,
才不会让我们走进便利商店,看到新推出的起司塔就陷入选择障碍,
而是将精力放在待会午餐后要开的会议上头。
那你知道每个人对口味的偏好,其实是在还没出生就决定了吗?
而勇于尝鲜各种特别食物的人,可能是属于味觉迟钝者?
《吃的艺术》这本有趣的小书,以42篇短文协助我们思考饮食的背后缘由。
也分享从中获得的一些有趣饮食行为。
【如何避免贵的东西一定较好迷思?】
曾有学者做过实验,将三款红酒给受试者试喝,标价分别是3欧元、6欧元与9欧元,
虽然这三款其实是一模一样的酒,但多数受试者却有志一同认为最贵那瓶品质最好,
这就是所谓的“行销安慰剂效应”。
反思自己过往的购物行为,
只要不是超出合理价格的售价,
好像真的会如此,认为贵的东西一定比较好。
实验中更让人意外的是,那些自称理性的人反而会更容易受骗。
那么,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
同样地,研究表示,只要逐渐累积品尝经验后,便能够加以辨别。
所以,要培养不被红酒售价影响的方法,需要累积经验,
别无他法,就只能多喝了!
Such a wonderful solution!
【用餐的音乐竟可影响食物的滋味】
曾有实验请受试者吃苦甜参半的牛奶糖,
这时候若听到高音,含着糖的人多半会尝到甜味;若音调转为低沉,则会感受到苦味。
也可以在家里试试看吃片黑巧克力,听着两种不同曲风的音乐,
会吃出什么味道?!
至于是否能用音乐引出葡萄酒的甘甜滋味呢?
一场由奥地利知名三重奏Trio Alba 乐团为每一款葡萄酒所演奏不同乐曲的实验中,
现场观众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们喝的每杯都是不一样的酒,
当乐曲音色越柔和,酒的口感越温润。
实际上,他们试喝的每款酒当然又是相同的产品!
好想建议科学家做个实验,研究当边看 Netflix 影片边品酒时,
观看的影片是紧张悬疑、科幻剧情或轻松爱情类,是否也会让葡萄酒产生不同的口感?
【原来是恐音症啊!】
一直以为,周边朋友中,只有我对于声音很敏感,
喝汤发出窸窸窣窣声音,或吃饭时的啧啧声响,总使人不耐,
更别说日本人吃面的吸吸簌簌声,一听就想逃离现场。
直到读到书中〈巴咂巴咂与稀哩呼噜恐惧症〉提及的“恐音症”(Misophonia),
才惊觉,原来这真的是种生理障碍呀。
令人安慰的是,
研究显示,每5人中就有1人或多或少对噪音的容忍度较低。
而更有调查显示,吃饭发出声音是最常见的分手理由!
哈,吾道不孤。
但书中也建议,想早日从折磨人的声音中解脱,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啦。
透过放松练习或认知行为治疗,以降低耳朵的敏感度。
不然就是多多练习......从暴露在小声的讨厌声音开始,一步步调高声音,慢慢就可忍受
了。
只是,光用想的,就相当磨人啊。
此时此刻,最最值得欣慰的是,
室友吃饭相当安静(不然可能也当不成室友了吧 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