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反脆弱心得2-现代化与否定反脆弱性

楼主: qooandy (哇细小宏)   2023-08-06 11:19:02
方格子图文版:https://vocus.cc/article/64cecd7dfd897800010cbcd5
第二册:《现代化与否定反脆弱性》,一样用了四个章节,解释为什么作者主张小政府,
避免政治体系过于干预损害系统的波动性,造成未来更大的灾害。
在医疗上也要避免过度医疗作为所造成的伤害,“拖延”也许是更好的选项。
最后针对特殊领域的“预测”根本是无稽之谈,看看那些每天看涨说涨、看跌说跌的‘老
师’就可以知道,如果真的那么神准,那么人人都是巴爷爷而不是巴逆逆了
巴逆逆:股海冥灯!一位“反指标女神”的Youtuber
露天市场V.S.办公大楼
传统上的教育告诉我们一般上班族,领固定薪水的‘稳定性’比自由工作者来的好(如书
中举例的小黄司机)。小黄司机每天的收入具有波动性,连银行贷款也比较倾向贷给上班
族。核心错觉是:随机的风险高,所以是坏事;消除随机,就能消除风险。但是,如果大
家都没有冒险犯难的精神,就不会有那些成功创业家的故事了,现在AI股暴涨,老黄与苏
妈的故事为人津津乐道,也许可以说是一种幸存者偏误。然而,不疯狂就等死,老黄说“
RUN!Don't Walk!”
波动性可以平滑随机的风险,具有反脆弱性,上班族的固定所得虽然平稳却脆弱。前一阵
子科技大厂的一波裁员潮就可以知道,打工仔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没有利用价值就会被
丢弃了
上图如果改为自然环境的地震发生频率也可以解释A图虽然随时波动,但是有助于能量的
释放,不至于像B图一样,蓄积极大能量后,造成更大的灾难
在政治上,作者认为大政府(中央集权式的国家)虽然稳定但脆弱,拥有更多选择权的小政
府(城邦式国家)虽然也许政策易变,但是反而强固,具有反脆弱性。
火鸡的大问题-下图显示感恩节前的火鸡数量“稳定成长”,遮住感恩节这条线之前,可
以‘预估’火鸡接下来必定是瓜瓞绵绵,殊不知感恩节的来临就是压垮火鸡的最后一根稻
草...所以人生的使命就是《如何不当火鸡》
拥抱随机性
书中以森林火灾为例,偶尔发生的森林小火灾,可以清除最容易燃烧的物质,不会让它们
越积越多,反而产生大火造成严重的后果。经济上也是,长期繁荣的企业会变的孱弱,所
谓“由奢入俭难”,好日子过久了会丧失战斗的勇气。
退火效应-冶金时先加热材料,让热使原子从原来的位置松开,随机漫步于能量较高的状
态,冷却时有较高的机会找到更好的结构位置,让金属更坚硬,同质性更高。
现代化的定义-人类大规模支配环境、以系统性的方法磨平世界的锯齿状,以及窒息波动
性和压力因子。现代化是用系统化的方式将人类从充满随机性的生态中抽离,认为社会是
可以理解的,所以必须由人来设计。
天真的干预
Do something! 医疗伤害可能比你想的还严重。我举一个华陀的故事解释“干预与医疗伤
害”
华佗是中医世家,不仅他本人行医,他的两个哥哥也都是医生。有一次,谈起他们兄弟三
人的医术,魏文帝曹丕问当时最有名气的华佗:“你们家弟兄三人,都精于医术,是天下
有名的医生,那么,如果分个伯仲,究竟谁的医术最高?”华陀毫不迟疑地回答:“我们
三个人的研究各有侧重,也各有所长,但论医术的高明程度,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是
最差的那一个。”曹丕听了,感到十分纳闷,于是再问:“可是,你是全国知名的神医啊
?他们的名气显然不如你。既然你医术不如他们,为何最出名?”华佗不慌不忙地解释道:
“大哥治病主要在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
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二哥治病,主要是治病于病情发作初起之时,一般人
认为他只能治轻微的病,所以他的名气只传于本乡里。而我治病,是治病情最严重的时候
,一般人都看到我能做大手术,也能起死回生,所以,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自然就响
遍全国。”
虽然华陀的回答感觉很谦虚、低调,但这就是为什么会造成医疗伤害的主因。大家去医院
也是想找到治疗的方法,如果医生只是缓缓跟你说,没事,多休息就好,反而觉得挂号费
白花了。
民主政治中,每个人都有诱因,要承诺自己比另外一个人得到更好的结果,而不管实际延
误成本是多少。公司请专业经理人或顾问公司也是希望能对"症"下药,所以可以理解"卖
草蓆"为什么总是要抛出新的想法,不管好坏。毕竟,推销“看看我为你做了什么事”远
比“看看我为你避开了什么事”容易,这是一个根据‘绩效’建立的社会,KPI、MBO、OK
R各种指标都在push你do something。《全明星辩论会》本周辩题为“作品是流传百世但
穷困潦倒,抑或是作品滥竽充数但生活富裕,艺人该选择?”我觉得不只是艺人,这个世
界的制度就是告诉你要“作品滥竽充数但生活富裕”,李荣浩说,要是能重来 我要选李
白,不可能!这是个讲求高大上的世界,马斯洛需求理论最底层要先满足生理需求,才有
机会讲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让作品是流传百世。
赞美拖延-在投资与写作上,我觉得慢慢来比较快。这样算双标仔吗!?
投资理财方面我自栩是价值投资者,有一部分是我不喜欢杀进杀出,多赚那一点价差所花
的时间可能CP值不是那么高,而且不是稳赚的,想想那些纬创的违约交割仔就知道什么是
"呷紧弄破碗",buy and hold真的赚比较多,虽然前期要buy哪些真的需要花一点时间研
究,但是一旦上了车就享受价格的波动吧!上上下下的才是正常的,我喜欢股市的波浪理
论,人生也是如此~
写作方面我同意作者只写自己喜欢的主题,不需要当跟风仔,不用猜测读者喜欢什么,挑
有兴趣的内容,写就对了。我不是“老高与小茱”的粉丝,484抄袭我也不评论,只是那
个“蓝泉妈妈”的影片感觉跟老高也是87趴像
媒体激起的神经过敏-媒体大篇幅报导传闻轶事,制造许多噪声,让大家暴露在虚拟实境
当中,因为媒体只会针对最有故事性与骇人听闻的个案有兴趣(近期白饭事件、老高抄袭)
,总是会给我们各种解释和理论,让我们在理解者个世界市产生错觉。以我自己的例子来
说,当天所有的记者一大早都在找我,只为了及时出午间新闻,这样的高压环境,也是造
成媒体报导过度反应的原因。
最近也听了瓦基的这篇读后心得《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为什么你不该读新闻?,虽然
书中的观点我不是全然同意,但是,也是对于新闻所要报导的内容进行一些反思。
回到投资主题上,每天总是有大量新闻跟你说某某股票为什么今天会涨,明天又跟你说同
一支股票为什么今天会跌,涨涨跌跌不就是股票的日常吗?哪有那么多原因,股票上涨最
大的祕密就是“要买的人比要卖的人多”就是这么简单! 不需要强作解释,甚至做出导果
为因的错误解读,相关系数高不代表有因果关系。
预测是现代化的产物
真实世界很难预测,“备余”是一个好的行为模式,就是古人说的“未雨绸缪”。负债的
人因为自己的脆弱性,预测精确度要高出很多,没有处理好就只能"跑路"了。
控制脆弱性的三个要点:
1.由于察觉(反)脆弱性-应该做什么事,将未来预测错误的伤害降到最低,甚至可以受益
2.先提高东西面对瑕疵和预测错误的强固性,甚至利用那些错误,从柠檬做出柠檬水
3.反脆弱性必然是各种事物承受所有压力因子之母(时间),往前推进的必要条件
我们要怪的不是为什么没有预见那件事将来临,而是怪我们没有了解反脆弱性,“为什么
做出的某样东西,面对这类事件时如此脆弱”
我想上线品质改善,一定还会发生无法预测的问题,但是,该考虑的是曝露在问题发生后
的风险时,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快速停损,降低影响性。书中的例子是核能工业,不
用考虑怎么避免核灾,而是考虑一定会发生时,减少影响的作法“建立够小的反应炉,并
且深埋在地底够深的地方,有够多的防护层,一旦出了差错,对我们的影响不会很大,虽
然花钱,但总比什么事都不做好”
不当火鸡-我们有两个不同领域,其中之一(在某种程度内)能够预测,另一个是社会、经
济和文化生活所属的“黑天鹅领域”,无法预测。答案就是,少就是多,论述往反脆弱的
方向推,不要使用过度复杂的模型去预测或预判。
to be continued...
作者: empirica   2023-08-12 22:29:00
push!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