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占了 E ink 面板 90~95% 的市占,基本上他的出货量就等同阅读器的消长。
2010 iPad 出现后,面板出货量直接腰斩,当时市场一面倒的认为平板会取代阅读器。
但 2012~2014 出货量卡在一千万不再探底;证明了纯阅读器市场还在。
Kindle 够便宜,就只是看书;要更多功能的去用 IPS 萤幕的 Kindle Fire。
Kindle 一直以来都是占有 70~75% 的出货量,剩下的才是其他厂牌分。
Kobo 逐步成长到 20%;90% 的出货被双 K 吃下,促成联发科研发专用 SoC。
Kindle 很注意成本控制,避免去跟平板打对台,甚至为了压低售价赔钱卖硬件。
Kobo 有没有这样做我不确定,没查过相关资料。
=============================================================================
开放式阅读器,现在我觉得称之为 E ink 平板更合适。
Readmoo 那种假封闭式,其实只是把安装 app 的权限锁住,一样是 Android 平板。
这真的是非常小众的一块市场,对 E ink 萤幕很有爱的才会买。
落后三年的规格 + E ink 面板 + Android 平板 + 比 LCD 平板略高的售价。
Android 平板有的缺点全包了,app 却没有几个会针对 E ink 调整显示模式。
又没有双 K 那种恶心的续航力;然后走平板路线就会撞上 iPad 这个大魔王。
年度平板出货量大约是一亿三千万台,iPad 就占了六千万。
而 E ink 面板一年的出货量只有一千多万。
销量低迷了十年没成长,彩色 E ink 问世后,致力于研发快刷芯片,
想让 E ink 有接近 LCD 的体验,进而期待能反攻平板市场。
但这么多工还能算阅读器吗?我个人是将其认知为一个新的产品线了。
iPod 在 iPhone 出现后活了 15 年才停产,
阅读器会不会将来有一天被平板完全吸收,这没人敢保证。但短期内还没出现征兆。
============================================================================
中国要特别拿出来提,是个很诡异的市场。阅读器跟电子书的销量不成比例,
Kindle 那种 赔钱卖硬件、卖书赚回来 的玩法玩不下去。
至于卖硬件不卖书的,其实我不知道他们在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