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数值化之鬼

楼主: joowei (瓜g)   2023-04-02 22:09:45
网页图文版:
https://reurl.cc/pL8zod
书本资料:
数值化之鬼
数字不是全部,但忽视数字的人绝对无法成长!
作者:安藤广大
推荐指数:☆ ☆ ☆ ☆
前言
会看这本书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因为我被“XXX之鬼”这个书名给吸引,觉得很有趣(
因为够宅),所以就花了点时间阅读它,作者安藤广大是“识学”株式会社的创办人,而
识学要教导大家的是厘清组织内的误解跟错觉是如何发生,又该如何解决的一门学问,这
本书着重的点就是“数字”。
其实整本书要讲的概念大部分的人应该都听过甚至了解,只是作者把这些概念用一些更实
际的例子解释给大家听,由Plan, Do, Check, Action的流程代入数字的重要性,并在在
说明了“工作做得好的人”一定不能对数字感到陌生或害怕,不管你是基层员工或者是老
板,能够正视数字的人才能够成长。
数字的意义?
那数字到底是什么?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数学教育就让我们学会了最基本的1234567890,之
后又学了加减乘除、几何学、二元一次方程式、sin cos tan甚至是微积分,其实除了这
些我们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我们日常碰到的很多东西也都跟数字有关系,早上九点钟股市
开盘的大盘指数是多少?你上班的公司去年业绩成长了几个百分点?甚至是不久前世界棒
球经典赛的美日大战最终是几比几?这些全部都跟数字有关,而且跟你我的生活有着密不
可分的关系。
那为什么我们会对数字感到过敏呢?大致上可以分成两个原因,一个是“易行性”、一个
是“损失规避”,易行性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解释为什么大家不喜欢数字,试想你
老板问你说:“你这个月的签约进度如何?”,以下有两种回答,“签约进度还不错”跟
“目前共和2名客户成功签约”,假设你目标是成功签约三名客户而你也真的都确实签到2
名客户,你的回答其实都没有不诚实,只是其中一个回答更容易脱口且不用经大脑。另外
一个损失规避则是因为从小到大我们都会受到考试分数的成败来接受其他人的批判,以至
于当我们长大之后很害怕去面对一个完全量化的结果摆在眼前,但就跟考试一样,你不去
面对考不好的结果你就无法针对你的弱项去补强,因此坦然的面对数据化的结果才能让大
家进步。
数字不是全部
没错,数字绝对不是全部,不论是我个人的经验或者是我阅读的书籍都有太多例子显示完
全只看数据是绝对不对的,但是你必须先诚实的面对数字,书里头讲了一段话大喇喇地战
文组理组:
理工科出身或擅长数字的人,越能用数值化的思考模式; 越是天生属于文组型的人、或者
凭感觉过日子的人,就越容易使用“假数字”
我自己觉得敢讲出这样的话真的是满大胆的,不过有关数字的重要性光是提到理工科或文
组是不够的,我觉得作者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先做到数字上的要求再去谈这
些数字是否有没有意义,就拿比较抽象的艺术类工作好了,毕卡索或者是莫札特这些我们
认为在艺术领域的佼佼者,他们也是在画了几千幅画或者创造了几百首乐曲之后才成名的
,若是没有这些努力就好像你一进公司,什么营业额都没有做到就开始批评公司的做法不
对,试想这样合理吗?该做的应该是,“我拜访了10个潜在客户,结果只签约一个,若要
达到目标除了要提高拜访客户数,也要同时检讨没成功签约的原因”,届时你再做评断,
看看公司目前的政策是否有需要改变,并且在此时高喊“数字不是全部”,才有另人信服
的理由。
数字的假象与应用
我在前一段有提到所谓的假数字,就我所知,这在很多企业是属于非常普遍的状态,什么
叫假数字呢?就让我来举几个例子,相信各位所在的公司一定会要求年年成长吧?当某年
业绩达标时却还有新的订单进来,请问公司的做法通常是什么?另一个例子不完全跟数字
字面上的意思相关,但也常发生在许多企业里,某些企业员工的会议永远开不完,而且好
像会开的时数越多代表你工作产值越高,请问这种数字合理吗?
作者提到一个我身为劳工会非常讨厌但却又值得拿来思考的绩效评估方式,那就是评估可
以有负分,且当年度总和若是为负的则必须降薪,相反的若为正的则必须加薪,这种作法
的优点在于,年资不能代表一切且能让员工保有肯学习成长的动力,当然,加减薪的幅度
值得商榷,但这种作法确实满有胆量的。
总结
“因为COVID-19的关系,所以我们的业绩持续无法成长”
这种说法说第一次、说第二次或许是合理的,但说第三次就是把责任推给不可变的变量上
,想要让业绩有所改变就要舍弃不可变的变量,并专注于可以改变的,譬如产品的革新、
通路下货的比重等等,这也是这本书对于数字所提到的最后重点,就拿我以前最常用的多
元回归方程式来说好了,y = ax1+bx2+cx3+d,与其一直伤脑筋不能改变的d,不如仔细想
想怎么调整x1, x2, x3才是正确的做法。
先做到数字上的要求,再质疑其实质的意义,就好像我为自己订定读书目标的时候,本来
是“我今年一定要读很多书”,变成“我每个礼拜要写一篇心得”,等做到了再看看有什
么要改进的,当你下次要回答“你专案计画进度如何?”时,“进度不错,完成一大部分
了”跟“目前发现了四个瓶颈、已经解决了三个,剩下一个预计本周解决”这两种回答,
哪一种比较让人清楚了解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