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图文版:https://maxjamesread.com/minimalist-learning/
Podcast有声版:https://apple.co/3II5RFq
这本《超级学霸读书法》如其名,就是要带你一窥“学霸”们的读书秘诀。作者廖恒深度
采访上百位北京、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将他们学习方法精炼成此书。
以下分 3 部分谈这本书。首先说明学霸读书法的三步骤:输入、消化和输出;接着第 2
部分,我会从学生角度,分析如何用这三步骤准备“考试”;在第 3 部分,我会简述如
何用这三步骤来做“成人”的学习;最后则会分享些我与学霸们相处的第一手经验。
【1. 学霸读书法三步骤】
学霸学习法说来简单,就是三个步骤:输入、消化和输出。以下一一来谈。
〔一、输入〕
输入就是将想学的知识植入大脑中。比如你想学英文,就是要认识单字,学习文法。
〔二、消化〕
有了知识,接着便是要去消化、理解它,比方说彻底搞懂一道数学公式的推导逻辑。过了
这阶段,才算真正掌握了一项知识。
〔三、输出〕
掌握知识还不够,你还得把它用出来,发挥其价值。这就是所谓的输出。只有把学到的知
识应用来解学现实问题,学习才算完整。
这三步骤说来容易,但不管各类考试或专业技能的学习,其实都不脱这三步骤。接下来,
我会先从“考生”的角度,分享如何应用这三步骤来学习。
【2. 学生考试型】
书中针对考试谈了很多细节,这边摘取些好用内容跟大家分享。
〔一、输入〕
考试的目标就是要尽可能拿到高分,因此输入的内容要“精准”,只学能影响最终结果的
知识。
那要怎么找到精准的内容来读呢?有个很好的材料:课纲。考试会明确规定知识点、范围
和难度。命题老师必须照这些规范来设计题目,越大型的考试越是严格。因此,课纲就等
于是罗盘,只要仔细研读,便能稳却掌握需要学习的基础内容。
此外,还有另一个常被忽略的好用工具:课本。许多人喜欢读整理好的精华讲义,嫌课本
太过冗拖。但课本这样较“完整”的脉络,比起过于简化的“精华”,其实是更好吸收的
。
谈完输入内容,接着谈技巧。书中提到可用所谓“夹心饼干”法:课前预习、课中学习、
课后复习:
-课前预习
作者强调,预习是为正式学习做准备,不是超前学习。因此不必搞懂所有知识,只要标出
不理解的地方,待上课时再认真理解就好。
-课中学习
在上课时要专注于预习时的疑惑点,彻底搞懂预习时迷糊的地方。同时要注意老师授课的
整体脉络,将所学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课后复习
书中强调复习的时间点要在回家写作业之前。先确认今天所教的知识点都懂了再写习题,
才不会陷入做题地狱,无限挫折。
〔二、消化〕
针对考试的学习,一定要确定有搞懂,不要模模糊糊地骗自己。可用以下 2 种方式核查
:
-源头自查
可以利用课纲,确认是否对所有提及的知识点都确实掌握。也可以看着课本目录,一条条
检查是否对其中内容都有理解。
-结果自查
分析考试也是个找到理解漏洞的好方法。要找到答错的题目的真因。确认是知识点有缺漏
?粗心?或时间不够?就算是答对的题目也要检视是否真的懂,不是正巧蒙中。
一旦找到了这些“洞”,就得竭尽所能去填补他们,想不通别忘了寻找他人协助。
〔三、输出〕
就准备考试而言,“解题”就是最好的输出。只要能有效地做题目,便能在正式考试中攻
无不克。这边分享书中提到的两种方式。
首先是集中做题,针对特定的知识领域写大量的题目。可以用以下 4 步骤:
1.回顾知识
先仔细复习这个知识领域,
2.第一轮作答
开始写题目。答不出来可能有两种状况:并未真正理解或尚未掌握熟练。
3.得到规律
借由这样的大量做题目与分析,就能掌握到解题的规律性,进而整理出一套应付这类考题
的思路框架。
4.第二轮作答
掌握解题框架后,接着便是应用这样的规律重新解题,彻底熟练。
另一个方式是做考古题。做考古题的目的同样是要找到规律,确认这场考试的考点和题型
。并试着建立所谓“出题者思维”。不断地问自己这题到底想考什么。如此当你面对到新
的题目时,便能借由判断出题者的意图,找到解题的方向。
【3. 成人学习型】
谈完考试型学习,在这段落想分享些能应用到一般性学习的内容。毕竟正在阅读的你很可
能不是学生了(笑)。同样用三步骤法来谈。
〔一、输入〕
如果你想学习的是某个领域的知识,那要挑什么材料输入呢?作者认为,可以从该领域的
“经典”开始,读些经典书籍或论文。像是要学经济学,就可以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开始。这点和我在《一次读10本书的串联阅读法》中提到的研究室阅读法相当类似。
此外书中还有建议一个有趣的方法:了解该领域的一百个关键字。比如你想学习广告业知
识,就可以先把“CPM、CPS、CPC、转化率”等关键字搞懂。透过理解这些关键字,可以
快速让你对这个领域有粗略的认识。之后再读相关的内容,就会更有感觉。
〔二、消化〕
就算不考试,学习时依然要注意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搞懂。在考试型学习中,曾提过可以透
过课本目录确认理解程度。这作法同样可应用到一般性的学习,比如你可以在读完一本书
后回头翻阅目录,试着讲出其中的内容。如果上的是课程,则可以利用课纲来做回顾。
借由这样整体性回顾,就可以找到理解上没有那么清晰的部分。再针对性地再去加强学习
。
〔三、输出〕
关于输出,书中提到了经典的“费曼学习法”指的是用自己的话解释一项知识,让一般人
都能听懂。能做到这点,就意味着你已真正学会这个知识。
除了讲给一般人,其实你也可以讲给自己听。比如看完一篇文章后,试着用自己的话总结
归纳文章内容,检视吸收成效。当然,如果像我这样写篇阅读心得,也是很好的输出方式
。
【总结】
总结一下。首先我们谈了学霸学习法三步骤:输入、消化和输出。只要精确选择输入大脑
的知识,确保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再输出实战,就能习得任何知识。;在第二和第三段落
,我则分别介绍了考试型和一般学习型要如何使用这三步骤。
就取向来说,这是本是非常针对“考试”的书。除了海量的实用细节,还提供有大量案例
,对考生来说会是本很有用的工具书。不管是应付升学或其他职场考试,相信都会很有帮
助。
【后记:关于学霸】
最后分享些我对学霸的反思。本书开头就说,学霸中只有 5% 是极度聪明,剩下的 95%
都是靠努力,用这套“学霸学习法”征服考试,金榜有名。平心说,我相信这些方法能有
效提升考试成绩。但这样就能成为学霸吗?
平心说,我对学霸也是略懂略懂(笑)。高中算地方明星高中,班上上医科的有六人,台
大的也有十人,校内更不乏奥林匹亚级的数理怪物。与他们肉身相处的三年中,我领悟到
一件事:学霸的头脑真的不一样。
那些怪物同学们就算翘课翻墙打网咖、下课玩社团、回家打电动,遇到考试依然妥妥地屌
打你。这样的差距实在很难单纯用“读书方法”不同来解释。
想到个有点小受伤的经历。那时因子学不好,我总将讲义习题全部写完,试图用努力弥补
天分。而当遇到解不开的题目,总会去问一个成绩很好的同学(后来上台大医科)。他也
总非常热心、仔细地我解答。
有一次,他解答完突然对我说:“奇怪,你都那么努力了,没道理考那么差啊,一定是哪
里出问题。”当下真的在心里翻白眼暗想“对啊,我就头脑有问题啊……”这边强调一下
,他没有任何酸的意思,只是真的困惑,怎么有人那么努力了还是一无所获。
不过话说回来,是不是学霸有那么重要吗?不讳言,要在短短求学生涯吸收如此高密度的
知识,头脑的确是关键。
但人生不是只有“考试”。
比如我在升大二前,突然搞懂了些以前想不通的物理知识。就考试来说这一点用都没有,
但就个人来说,这迟来的理解还是很有价值。想到在批踢踢托福版看到的一句话:“考托
福有捷径,但学英文没有。”这句话我觉得也可以改成“考试有捷径,但学习没有”。
现在的我已经很习惯在搞不懂时,给自己点时间慢慢沉淀,毕竟现在也没人会考我了。我
想说的是: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毕竟这样的我,现在也能在这边说书给大家听,不是吗?
总之,关于读书,我的建议是:为自己读吧。不为考试、不为攀比,借由不断的探索,你
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