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飞踢,丑哭,白鼻毛》:读后感

楼主: MAXjames (麦酷斯)   2023-01-07 22:22:58
部落格图文版:https://maxjamesread.com/fly-kick-ugly-cry-white-nose-hair/
Podcast版:https://apple.co/3Xg2tHQ
这本《飞踢,丑哭,白鼻毛》,作者陈夏民是“逗点文创结社”这个“一人出版社”的创
办人兼总编辑,此书分享的就是他经营出版社的热血与辛酸。其实这书初版是 2012 年,
手上这本是十周年再版。据说当年很多人就是被这书推入出版火坑(?)
https://imgur.com/e3gMInR
截自《飞踢,丑哭,白鼻毛》
先前读过陈夏民的《让你咻咻咻的人生编辑术》,很是喜欢。当初知道这本书要再版就很
期待,读完果然同样是相当有感,以下简单和大家聊聊。
你知道吗?朝梦想前进的过程很辛苦喔,有时候会累到长出白色的鼻毛,甚至可能坠入心
灵黑洞再也爬不出来。不过我们不要输给这个世界!把你的手交给我,我们一起飞踢!
【逗点豆知识】
虽说买过几本逗点的书(算算有 7 本),但对逗点的印象除“一人出版社”很厉害外,
了解并不深。藉本书可说稍稍补足认知。
比如逗点的名字由来竟是是陈夏民看综艺节目时听通告艺人说:“这样就要划下句点啦,
不要啊啊啊。”因而想到,如果不想划下句点,就要永远是“逗点”。真是未雨绸缪到极
致!
不过这名字不只“务实”的理由,还能与阅读扯上边。陈夏民说他常抱着“下一本书就在
目前阅读的这一本书里”的想法。可能是书中提到另一本书,或被某些概念或现象吸引,
读完后又找相关的书来读。因此他认为:
不管你读多少书,其实读的都是同一本书,一本读不完的书,没有句点。
这样“阅读,没有句点”的理念正是“逗点”的核心理念。另外逗点还能这样解读:
逗点之好,在于它除了能决定阅读速度外,也是连结两个概念、句子的标点符号,我们永
远不知道逗点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句子,这也是阅读的乐趣之一。
不愧是出版人,有够会掰(笑)。
另外让我惊讶的是,逗点这一人出版社曾经有两个人!这位“逗点人二号”叫曾谷涵,是
陈夏民东华创英所的学弟。当初陈妈妈还提供家里的一个房间给他住。不过两人时间表不
同,虽说一起在工作室上班,但曾谷涵早到,陈夏民晚走,回家除宵夜时间几乎不会碰到
面。很有趣的合作相处模式。
这段两人的革命情感很动人。很爱这段街头扛书的段落:
记得有好几次拖着行李箱在炎热的台北街头走路,两人互相咒骂为什么要弄得那么累真是
傻B下次再也不要这样子了,然后下次还是会说一样的话。
真是热血到不要不要啊!
【书市秘辛】
虽说喜欢看书,但对“书”这产业了解不深。先前读的《开店指难》,是从书店主的角度
一窥书市秘辛。这本书则从出版角度探看,同样新鲜有趣。
比如所谓“书籍经销制度”。陈夏民说做书不难,但要把书送上通路却很困难。很多通路
(尤其大型网络书城或连锁书店)不喜欢与出版社直接合作,多半会透过经销商居中协调
,形成出版社做书、经销商推书、通路卖书的产业结构。
出版社印好的书会由经销商接手,负责一本书上市的各环节(如运输、上架、退书等)。
经销商就像出版社聘的业务,能帮商品谈个好价钱;反之,出版社则是经销商的供货商,
能确保货源不断。两者可说是“共生”关系。
当然书没那么好推。书中提到逗点的“诗,三连发”企划在找经销商时就四处碰壁,因而
错失七月的黄金出版档期。
就算能顺利上市还要面对残酷的“书市修罗场”。一般来说,新书的“蜜月期”只有一个
月。如果销售欠佳,通路自然不会浪费它的宝贵空间,了不起留一本在书架上,剩下的便
通通退回。
这边正好可聊聊“以书养书”这概念。大家应该都听过“畅销书养理想书”的说法。让畅
销书支撑营运支出,来养那些“不好卖”的理想书。
但以书养书还有另外一层面。这与上头提的书籍经销制度(出版社→经销商→通路)有关
。假设新书印了一千本,收到十五万货款,一个月后被退五百本,就只剩下七万五千元。
加上经销商会收一定比例保留款(怕出版社倒掉),所以实际的货款会更少。
因此如果出版社这个月没出新书,那上个月的退书就会让现金流直接转负。这导致很多出
版社每个月都要推新书来“养”旧书。更糟的是,现在书籍销售周期越来越短,印量又少
,出版社为维持营运就只能推更多新书,如此循环造成书中提的惨案:
书籍推出了却没有人知道,又在一个月内消失得无影无踪,几乎成了无人知晓也无人协寻
的失踪儿童。
如陈夏民说的:
这是一个好书数量远胜读者的年代。
大家行有余力还是多买书,支持一下出版社与书店吧。
【出版与推书】
读这书另一个有趣的点,是我很容易将出版社做书与我写心得推书类比。
陈夏民说,如果作者是生育作品的生母,那编辑便是养育作品的后母,决定作品出来见人
的面貌:
一本书的轮廓几乎都是透过编辑的双手催生出来的,因此长相的好坏、是否好读,编辑的
确得负最大责任。
而我写心得,则是用另一方式重新包装书的内容。虽说模式大不同,但想推好书的心是一
样的。如陈夏民说的:
他们的作品需要被人看见,就算只有一个读者也好,就这样放着实在太可惜了。
而出版社的销量压力也让我莫名有感。书中描述看到报表爆炸的段落可说幽默又血淋:
我觉得脖子后方肌肉好紧,好像有人把我的脖子当成毛巾在扭一样,然后我的手也麻了,
整个胸口郁闷。我的老天,该不会要中风了吧?谁来拿根针帮我放血啊啊啊啊!
虽说写心得没这样的销量压力。但很多时候还是会因反应不佳而难受,担心是不是把一本
书介绍坏了。与书中说的状况如出一辙:
所有制作一本书时所投注的热情,都会因为这份报表而产生质变,严重的情况下,不仅会
消磨原本对该书的爱,还会产生自我怀疑,然后对该书的作者产生难以抹灭的愧疚。
另外,我对书中谈练习沟通、面对人群的段落也很有感。陈夏民说他其实很害怕对陌生人
说话,但为了推书,只能不断练习,不断在学校、书店演讲。
想要卖书,还装什么绅士淑女?面子卸尽也要用力去推!
我过去就是喜欢看书而已。现在这样写心得、弄图文还录 Podcast,虽说不到陈夏民那样
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步,但对鲁宅工程师来说还是很突破舒适圈。但如果能让更多人认识这
些书,也就值得了吧!喜欢书中这句:
如果你有梦想,请张开嘴巴把话说清楚,让他们听见你捍卫自己理想的决心,就算把话说
得结结巴巴也没关系,至少让他们知道你是什么人。
【后记:成熟中带有叛逆】
这是本书可说是既热血又实际。读的过程常常忍不住喷笑又感到无比心酸。
当年有个热血笨蛋以为可以飞踢世界,不料一直踢到铁板,一直丑哭,还长出白鼻毛。
陈夏民说做出版的多少有些赌徒心态,带着些理想性,想赌把大的:
我们的字典里面,从来没有“见好就收”这个词,我们对每一次出手都信心满满,毕竟那
是我们的信念,我们存在的价值。如果不相信一本书能够带我们去远方,那我们凭什么要
其他人也相信,然后把书带回家呢?
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迷惘的时候。陈夏民说他常听见读者不同想法,顺从了这个就会得罪
另一个,出了大家一致叫好的书却不叫座。好几次都要迷路。
https://imgur.com/2llT6AG
截自《飞踢,丑哭,白鼻毛》
自己一路以来也总是带点任性地分享喜欢的书,也有不少朋友建议我“你要不要分享一些
比较大众的书啊?”因此看到这些段落很是有感触。很喜欢新版前言的这段话:
在名唤“变成大人”的路上,我懂得更多人情世故运作的规则与潜规则,但这不表示一个
人得为迎合外界眼光与标准割舍掉最珍贵的自我……能够成熟,同时保有叛逆,或许是未
来十年我最重要的课题吧。
“成熟中带有叛逆”,说的真好!
最后想用这句话做结:
逗点就这样和我本人绑在一块儿了,可能有时品味好,有时品味怪,不过你永远无法预测
逗点之后会出现什么,所以就陪着我一起阅读,好吗?
〈姆斯的阅读空间〉大概也是这样吧(笑)。所以大家就陪我一起阅读吧!
作者: olp123 (ok)   2023-01-08 11:07:00
作者: brella (府城严选臭懒趴)   2023-01-09 20:37:00
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