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的主流资讯中,以色列是一个值得效法的国家,然而巴勒斯坦人的遭遇,却更是台
湾若遭中国侵略统治后的可能境遇。过往我们从欧美学者与新闻汲取巴勒斯坦的资讯,但
却没有台湾视角的叙事,本书试着填补这个空白,传达巴勒斯坦的声音。
作者为从事新闻工作的台湾女性,深明资讯战争的力量,过往以色列官方意识形态的叙事
和全球对反犹主义的戒慎恐惧,人们所知资讯不外巴解组织与哈玛斯和以色列政府的交手
,即使偶有巴勒斯坦苦难的新闻,受到以国运用反犹主义的压力下,各国媒体也自我审查
,禁止旗下记者持续报导,即使记者运用“政治正确”的战术也不敌此一压力。本书正是
填补缺失的真相与空白。
从自己与巴勒斯坦人的缘分出发,作者进而体验到以色列对待外国人与巴勒斯坦人的不同
,更发现以国政府“一日巴勒斯坦人,终身巴勒斯坦人”的政策,即使取得他国国籍,巴
勒斯坦人仍会遭以国刁难、歧视与阻碍,永不得翻身。切身体验使她逐步理解和感同身受
巴勒斯坦人所遭逢的历史与当代,一脉相承遭逢殖民的情境,以及以色列殖民下,来自巴
勒斯坦与以色列人对抗以国的反殖民运动。
书中借由巴勒斯坦平民、新闻工作者、女权运动者、电影导演、远赴他国追寻自由的巴勒
斯坦人、嫁给当地人的中国女性、作者的伴侣,到以国的历史纪录片导演、高阶将领之后
、深信锡安主义的海外犹太人等有血有肉的人物,透过对话与历史叙述交错的方式,逐步
展开巴以何以至此的困境:一方从建国后,锡安主义如何深入和垄断海内外以色列人的思
想与发言权,反犹主义让各国不敢谴责以色列,使以国政府对巴勒斯坦人的歧视发展到近
乎“视为非人”,并得以恣意妄为,提出真相者则遭封杀;一方是遭逢“浩劫”,此后逐
步失去生存的家园,连基础设施和“白昼行走权”的基本安全感都没有,随时可能遭到暴
力与不幸。
本书深具魅力的亮点,在于叙述巴勒斯坦人面对以色列不断折磨他们的身心灵与后代如此
困境,却从未屈服的乐观与抵抗,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国家与自由需要靠自己去奋斗和
争取。而不论是参与建国的军队高层及后代,海外深信此说法的移住者,作者笔下这些深
信以色列官方意识形态人们转变为支持巴勒斯坦争取权益的心路变化,体现出了作为人所
应有的反思与信念坚持。
而作者预料可能有读者会问为何不平衡报导这点,也令我读到时会心一笑。平衡报导代表
双方的实力均衡,然而在全世界科技、军武数一数二,美加每年金援的以色列,和毫无实
权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与武器的巴勒斯坦人之间,双方实非对等关系,不能放在天秤上被
要求公平报导。
阅读这本书,透过作者带有同情与反思的优美文笔,让我看到巴勒斯坦以大卫对战哥利亚
的精神与毅力面对困境,不啻给身处极权主义国家威胁前线的台湾人一丝鼓舞,身处如此
险恶环境的巴勒斯坦人尚且未放弃,台湾人何以沮丧?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当我们听
到叙述台湾中国两国关系的消息与报导时,不应要求强者弱者并陈的虚假式“平衡”观点
,而是从弱者的角度出发,多理解自己身处国家的困境,因为在强凌弱时的处境下,实不
该对弱者提出这样的要求。
本书易读且好看,透过人物展开的历史与当代、血泪与反思,让阅读的人能够轻松进入这
个地方的过去与现在,也有台湾许多反观之处,而1895和1945迎来两次外来政权,都对这
个地方留下了伤痕,或许在看到他人的处境,更能珍惜前人以血泪性命,换来的当下享有
的自由民主,并与巴勒斯坦一样,争取能成为真正受国际承认的独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