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光上黑山,宁静海

楼主: ueiwei (盲羊)   2022-10-07 15:31:15
《光上黑山,宁静海》与一般读到的诗集很不一样,读起来好像很简单,好像有更多故事
,但又没有说清楚。留白处却使人联想翩翩。读完一次,忘记八成,很快又想说可以再来
翻翻。到了第三次的时候,近年大洗我脑的韩炳哲浮了出来。忽然感受到《光上黑山,宁
静海》诞生于一个有强大他者存在的世界。
胡家荣诗中那〈缺口的笼子〉,也展现了001与002的关系—互为“他者”的关系,“002
走进了001的牢房,他们审视彼此的眼睛,不问关于经过的事。”杨佳娴在序中追查诗集
线索,以“蓝血人”称呼诗人与他的族人。在韩炳哲的体系中,透过“眼神”沟通的他们
,是不被数位世界透明化的人类,他们深度地活着,打开眼睛和耳朵,补捉光影,传送念
力。
“宁静海”的部分,大量破碎不完整的诗句,像是诗人自言自语(或是与魔鬼对话?),
却在全书最后出现一首〈回信(尾声)〉:“你反对的我还愿意留下/你认同的又有多少
能够留下”。原本半隐的他者忽然现身,像是在诗人的对面静静微笑,静静看着一切。
韩炳哲在《他者的消失》的〈同质化的恐怖〉一章里写道:“深刻的认识也拥有改造力,
它产生一种新的意识状态。认识的构架与救赎类似。其功效尤胜于问题的答案。它让需要
救赎者进入一种全然不同的存在状态。”这话我抄在笔记中,投射大量自身经验,仍只有
淡淡的理解,却在好像在《光上黑山,宁静海》里找到印证:“深刻的认识”是一个长久
的改造过程,不是从A立即变成B,而是长时间大量的交流,而慢慢将对方的意念设定进自
己的脑中,以致于思考各样事物时,能在自身之外有另一个声音,去校正或辩论。人因此
得以跳脱原本框架,转换成另一种角度,新增一个观点。此时的人非原本那人,同时又是
原本那人。
若用胡家荣自己的话说是“我试着祷告,活下来,信了神”的救赎,于读者来说则可能更
多是一种来自“他者的救赎”。
***
盲羊世界:
http://ueiwei.blogspot.com/2022/10/blog-post_7.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