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读《后真相》:真实的对面不是虚伪,是

楼主: lokazdszone (人一月刀俞)   2022-05-25 16:06:10
读《后真相》:真实的对面不是虚伪,是冷漠
致谢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4100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爱的对面不是恨,而是冷漠。”这么说的缘由是因为即便是恨,也
来自于恨这种情感源出于对于对象有着强烈的感情,然而,冷漠却是爱恨此二者对立概念
所处于的有感情的另一面:无感情。所谓的后真相就是这么一回事,当我们还在争论陈述
的虚伪真实,是我们还在意事实的存否,但后真相(Post-Truth)的后,并不只是在时间
序列上的指涉—如同后现代一般,更代表是在“真伪”这组概念所代表对于真理追求—不
追求的范畴之外的冷漠(indifferent)。
所谓的真伪,符应论的古典理解来自于亚里斯多德所说的:“是说是,非说非。”这样的
论述也曾出现于台湾哲学家殷海光之笔。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却不是后真相时代的定律。
当川普说造势现场的人有几多却与实际不符时,或者当气候变迁已经过专业科学家绝大多
数认可是与人类活动所造成暖化有关,多数人仍就此有所“不信”时,从符应论的观点而
言,这显然地是个非真理的时代。从弯a Wikforss所著《另类事实》以及Timothy Snyder
所著《暴政》也积极地谈论这个问题,尤其是川普所呈现出这个时代的特征,对于真实的
忽视。
举气候变迁为例,即便科学实证已有证实,但来自于自由主义国家中立性的要求使得国家
对于言论之任何一方不为偏颇,以及媒体在当代发展出的平衡报导以呈中立客观,使得试
图呈现两方说法的同时,却使得已有定论的问题变成“可争议的”。我们这时会发现弥尔
在《论自由》中所谈到的言论自由市场所激荡出的真理是必须侷限在如同法庭有言谈规则
如同实验室可控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际上在现实中只会使得真实越被掩盖。这有些相似
于民主社会中的反民主浪潮,这终究是号称为“自由民主”因此为进步的社会所将面临的
问题,毕竟反民主的民粹式潮流是在民主的背光面,来自于人民统治人民的正当性,那怎
么面对声称自身是“真实人民”的民粹相同于在资讯自由的社会中必须要面对对真相追索
问题。
我们会发现后真相时代与民粹主义有所关联,川普无非就是个代表,即便至今日已经过美
国大选有些时日并且爆发乌俄战争,仍有人缅怀起若川普在的话事情是否就有所不同,民
粹主义的个特征是在于对腐败精英的道德批判并册封己身为真实人民的代表,即便自身并
非属于庶民却是真正的精英亦无碍于此等陈述所带有的煽动性,而这些陈述的煽动性正来
自于后真相在牛津词典的定义:“指人们对于情感与信念相较于事实有更多回应的情况。
”我们在后真相时代同时是后理性时代,理性杀死了上帝我们再杀死理性,尤其这里的理
性还是狭隘且不精确地对应于感性的那种冷静的意涵而已。而对如同川普这般强人的期待
,也是后自由时代中对于自由地放弃,我们不愿担负自由的责任,因此将选择与责任之一
体二面同时交付给另一个声称能带往众人前往应许之地者,即便他可能是吹笛人。
这就是后现代,这甚至不是后现代的危机,而是后现代本身。它摧毁一切,它无从定义自
身,它破坏一切,反对本质,将所有一切趋向虚无。“后现代主义者的做法其实只有一种
,就是质疑一切,但不会轻易将看到的当真。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只有叙事。”而这是
与笛卡尔有所不同的,笛卡尔式的怀疑论是要确立知识的真实基础,并反对魔鬼的操弄,
后现代却是在真实的基础上,摧毁自身的脚底,使己堕入无尽的深渊。语焉不详、高知又
高,正好是物理学家Alan Sokal戏弄的索卡骗局的剧情,使用各种文字堆砌而成的一篇学
术文章,就这么地被后现代期刊给录用刊登了。
艾可的著作《试刊号》中办报的角色西梅说出:“你们要知道,今天若想反驳任何指控,
不需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只要让指控方丧失合法性即可。”质疑一切不再是为了找寻确切
根据的手段,而是去破坏已有论据的知识根柢。并非是对问题或争议提出反对,而是直接
否认问题的存在。例如在台湾的处境,面临战后未行住民自决的未定主权状态,却系因循
政治现实而致的模糊现状,但仍持续面临着邻国的并吞企图,然而政治历史所致的国号中
华民国却使得究竟这是单纯的形式国号或者实质的国体本身,因若为后者则将面临与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纠葛,前者则是实质的主权独立国家,但在如此的争议中却仍有不少人
称统独为“假议题”,而这毋宁是前述后真相的特质表现。
不只是否认问题存在的本身,阴谋论更是常见,按照以桑思汀(Cass Sunstein)在《剪
裁歧见》所定义者:“阴谋论试图用有权势者的密谋来解释某些事件或做法,而这些有权
有势的人也成功隐藏了他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从欧巴马的出生地、阿姆斯壮是否登陆
月球、台湾总统蔡英文的论文真伪、甚至美国政府内部是否为蜥蜴人所掌控或者是最为常
见的光明会,这些简单的默认能去解释这些阴谋论者本先即已相信的信念。而阴谋论的丛
生更是使得信徒越甚地去否认现实本身,即便摆在眼前的证据已经确凿,自身所主张的却
空乏无物,然而这样的双重标准从来就不是问题,因为如同齐克果所说的信仰之跃,就表
现在信仰真空的后现代各人无所依凭之时,我们去信仰所有一切超越知识能理解的东西,
进而去否认知识本身。但是,如同索卡所讽刺的,若是怀疑物理定律的真实性,何不从高
楼窗户跳出验证?
实在之事物却被矮化为社会建构,生理性别如此明显地外观彰显,却能透由心理认同予以
否决,“我决定我是谁”似乎是自主性(autonomy)的彰显,但当自欺欺人成为惯性,却
忘记自身无法改变自然的外显(除非变性)。客观真理似乎成为手握权柄者所展现的压迫
,是种专断,但言语游戏终究无法否认地心引力会摧毁思考这个言语游戏的大脑组织。作
者在结尾是乐观地以个人的自主性能经由选择与行动来追求真实,他这么说:
“除非我们愿意,否则我们既不会进入后真相,也不会进入前真相。后真相并不关乎现实
,而是关于人对现实的反应。一旦我们意识到自身的认知偏差,就等于是处在上风,得以
伺机摆脱。如果我们想要有更好的新闻媒体,那就去支持优质媒体。如果发现有人说谎,
可以选择是否要相信,并且加以挑战。在这个有人试图怪抹嗯眼睛的世界,仍是由我们来
倔定要如何应对。依如过往,真理/真相仍然很重要。我们能否及时理解这一点,也是取
决于我们自身。”
然而,我没那么乐观。因为终究的问题,是对于后真相的人们而言,为什么该去在乎现实
?又是什么使得人们不再在乎现实?问题不是我们该如何去辨别真假,真正的问题是在如
何让人们愿意去辨别真假?而这或许又回到教育的问题,什么时候我们才会让人们知道知
识与真理的重要?而不是超译与消极的相对主义去承认各种观点都有其价值。所谓的公平
并不是对于万事万物皆予以对待,因为这反而是不公平,公平应该是:“等者等之,不等
者不等之。”对于有根据的科学论述与废话连篇,我们不该给予同等的待遇。对于公平的
实践与知识的追求,或许才是真伪消融的后真相时代中,重新镕铸疆界的路径。
https://i.imgur.com/KSkoljR.jp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