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高成效习惯》三个让我感到共鸣的重点

楼主: wackynoteis (Wacky)   2022-05-17 09:25:20
《高成效习惯》读后心得:三个让我感到共鸣的重点
帮助你专注最重要的事,始终如一、长期缔造卓越表现
图文好读 https://readingoutpost.com/high-performance/
如果十年后的你——比今天的你更坚强、更优秀、更成功的你——来到你的面前,你觉得
,未来的你会给现在的你什么建议?未来的你,会要你立刻采取什么行动来改变人生?未
来的你,希望你怎么生活、怎么工作?你难道不好奇吗,你到底是做了什么才变成更好的
自己?
这本书在说什么?
《高成效习惯》的作者是知名高绩效教练布兰登・布夏德(Brendon Burchard),他服务
过的客户包括:美国前总统、欧普拉、葛莱美奖歌手、奥运选手、大企业高阶主管,他也
是全球酬劳最高的绩效教练之一。在这本书中,他融合了多年来担任菁英教练的专业经验
,告诉我们要成为高成效人士最重要的六种习惯。
作者对“高成效”(High performance)的定义是:始终如一、长时间取得超过一般标准
的成功。意思是高成效人士的表现不会突然大起大落,而是持续地保持水准之上的稳定表
现。而他们所拥有的习惯,就是让他们比别人更成功、更持久、更有动力的原因。
高成效人士共同的好习惯有六种:追求清晰、激发活力、提高必要性、增加生产力、发展
影响力、展现勇气。作者以他自身辅导学员的经验,汇整成这本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用
性质的著作。如果《原子习惯》是教我们“如何”培养好习惯,那么《高成效习惯》就是
教我们培养“哪些”好习惯。以下摘录书中三个让我很有共鸣的重点心得。
1.关键是任务之间的转换
作者在“激发活力”这个章节提到,活力(energy)愈充沛的人愈可能感到快乐,在主要
的兴趣领域攀上高峰的可能性也会愈高。我们可以想看看,如果我们自己在一天当中,总
是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连续去做,一定很快就精神耗尽了对吧?但是,为什么有些人总
是能够保持活力?关键就在于他们懂得掌握“任务之间的转换”。
什么是任务之间的转换?例如每天早上醒来,是一种从休息到启动的转换。或是开车到公
司上班,是一种从个人时间到工作时间的转换。在工作上,开完小组会议之后接着收发
Email,是一种从多人工作到单人工作的转换。而下班之后回家照顾小孩,是一种从工作
身分到父母身分的转换。
我们在每一个任务的转换之间,记得做两个步骤。
第一步:释放压力。在开始下一个新活动之前,先不要急着马上开始,而是先闭上眼睛一
分钟,口中默念“释放”。释放你的肩颈和脸部的紧张感,放松你的后背,调节你的呼吸

第二步:设定意图。释放压力之后,再张开眼睛,问你自己:“我要带着什么样的活力进
到下一个活动当中?我该如何享受下一个活动?”如果你的下一个活动是开会听别人报告
,你可以设定自己带着“准备问问题”的专注活力,听完别人报告完之后对他提出问题。
如果你的下一个活动是下班去健身房运动,带着“流汗的人最健康”的运动活力,享受飙
汗的快感。
在一天当中,每一个转换之间都做这个练习,会帮你更妥善管理压力,帮助你保持专注、
更进入状况。作者认为,一个人的活力和他的天赋没有关系、和他的身体条件没有关系、
和他的职位高低没有关系。那究竟跟什么有关系呢?和他的“意图”有关系。
低绩效的人埋头苦干,忘了自己的意图是什么,当然也不会有任何活力。高绩效的人在任
务之间暂停片刻,设定好目标之后,活力才会展现出来。
活力不是无意识地被“消耗”,而是有意识地被“产生”。
2.为别人服务往往表现更好
我们在什么时候会发挥最好的表现?作者发现,只有在我们觉得“必要”的时候,我们才
会做出重大改变,获得重大改善。但我们有时候心里面太过执著,只想着做这件事情可以
对“自己”有什么好处。然而,我们真正能发挥潜力的时候,往往是为“别人”服务的时
候。
作者建议,当我们每次在桌子前面坐下来,就可以自问:“此时此刻,‘谁’最需要我的
最佳状态服务?”这个自我提问,是要我们想清楚,自己即将执行的任务,可以帮助到“
谁”。一旦我们的目标是“超越个人成效”之外的更高阶目标,就会驱动我们以他人的需
求作为全力投入的理由。我们为了他人,会比为了自己更愿意付出。在为他人付出的过程
,我们找到为什么必须勇往直前、全力投入的原因。
这让我回想到自己一开始写读书心得时,很辛苦、很费时,但我常问自己:“为什么这么
辛苦写读书心得?因为这不只对我有好处,而且对别人也有帮助。”只要当我想清楚,别
人读到这篇文章可以学到什么的时候,我往往就更有方向,知道该写什么内容。
在工作上也是一样,如果你要做一份给老板的简报,却只想着这个简报要让老板对我“刮
目相看”,要同事觉得我做简报技巧“一级棒”,这时候做出来的简报,往往是流于表面
的亮丽。当你调整心态去想,如果你是“为了老板”而做简报,这个简报会让他在他的“
大老板”眼中很有料,你就会从更“高”的视野来做简报。你的思考会从老板的角度出发
、你的讨论范围会涵盖整个团队、你会把大老板最想知道的事情说清楚。当你为了老板的
好处而做这份简报,这份简报就会比你原本的来得出色许多。
要知道“谁”最需要你的服务,然后再全力以赴。当你有了服务的对象,当你必须为了他
人采取行动时,通常会做得更好。
3.生产力是专注在高品质输出
生产力高的人,看起来像是怎么样?他们往往不是做事情最快的人,也不一定是做得最完
美的人,但是生产力高的人在众人心中,就是有一种很鲜明的形象:他们总是做“对”的
事,而且做得很“好”。
我们时常会把效率(efficiency)和效力(effectiveness)搞错,学了一堆如何让工作
更有“效率”的技巧,一直想着要做得愈来愈“快”,却很少花时间去想如何做“正确”
和“有效”的事情。这就是高成效和低成效的人之间的差异,高成效的人把绝大部分时间
,用来做关键的“高品质输出”(prolific quality output),他们专注在那些会带来
“成果”的事情。
就像在工作上,处理 Email 很快、很熟练、很系统化,有特别的好处吗?研究指出,辛
辛苦苦整理分类的 Email 收件匣不能真的帮你提高产出。2011 年有一项针对 345 名
Email 使用者的研究发现,收件匣管理分类“愈复杂”的人,在寻找真正需要的资讯时,
效率远远不如那些只是在搜寻框“直接搜寻”关键字的人。
那什么才是“高品质输出”?以我自己写部落格为例子,“每周写出一篇读书心得”就是
我最关键的高品质输出。除了这件事情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只是“次要”的。我可以一周
内不上 Facebook 回复读者的留言,但是我要写出一篇心得。我可以一周内不在社群媒体
发表任何贴文,但是我要写出一篇心得。我可以一周内不回复任何合作邀约的 Email,但
是我要写出一篇心得。你记得我有哪一周忘了写读书心得吗?每一周都有写。你记得我有
哪一周都没回留言、没有发表贴文、没有回复 Email 吗?你不记得,连我自己也不记得
,因为他们只是“次要”的事情。
成败的关键不是做很“多”事情,也不是每一件事情做得多“快”,而是你有没有“持续
”创造出关键的“高品质输出”。当你都有持续完成最关键的产出,那么其他次要的事情
,只要做到及格以上,别人就会以为你怎么能同时做那么多事,又做得那么好。
哲学家 Daniel Putnam 曾经说过:“现在人想要自我欺骗,最常用的一招就是随时保持
忙碌。”不要用一堆无关紧要的杂务骗自己很忙碌,最有生产力的人,往往显得十分从容
。生产力不是做得更快,而是持续不断地产出最有价值的事。
后记:高成效的人很刻意
《高成效习惯》这本书读起来让我有一种“《与成功有约》练习题版本”的感觉,每一个
段落和章节的尾声,作者都会附上跟内容相关的“问与答”或“行动指引”。如果你正在
找一个能大幅改善你的工作表现、人际关系和生活品质的方式,这本书的六种习惯或许就
是那一帖良药。
书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高成效人士并不会经过十年努力之后,在最后一刻才胜出。
他们是稳定取胜、按部就班前进。高成效人士的表现会让同侪觉得他们自已追不上,而且
这种高水准的表现是持续性的。”更有意思的是:“在他们成功之后你再去观察他们,会
发现他们的成功并不令人意外。”
也就是说,书中这六种习惯不是从天空掉下来,而是你要很“刻意”去养成的。高成效的
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对待每个环节都十分刻意。他们的成功是刻意被创造出来的
,才不是什么没读书就考一百分。绝大部分的成功都是充满了刻意,而不是意外。
所以,我才在文章开头问了:“十年之后成功的你,会对现在的你说什么?”当你现在养
成高成效人士的习惯,成功就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注定在某一天会发生的命运
。你可以像任何人一样,取得卓越的成就。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希望展开人生,而不需要任
何人的批准。
你能够登峰造极,只因为这是你的刻意选择。
作者: cowbaya (靠北啊)   2022-05-17 09:53:00
感谢分享
作者: Huanger (黄人)   2022-05-17 12:36:00
推瓦基
作者: stillyou (who care.....)   2022-05-17 15:53:00
写得太棒了!
作者: tomorr   2022-05-17 17:38:00
2.为别人服务往往表现更好活力不是无意识地被“消耗”,而是有意识地被“产生在不消耗与不被消耗间就卡住了,所以高绩效离我应该很远啊……
作者: o9o9o (宇辰)   2022-05-17 22:17:00
推瓦基!!!
作者: habodaha (零食)   2022-05-17 23:15:00
谢谢分享
作者: emile1224   2022-05-18 06:12:00
谢谢分享
作者: AS2000 (Sid)   2022-05-19 04:02:00
感谢好棒的分享!
作者: qi3qi3 ( 少,但是更好)   2022-05-19 20:56:00
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