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金钱心理学》五个常见的用钱错误和解法

楼主: wackynoteis (Wacky)   2022-04-28 19:43:43
《金钱心理学》读后心得:五个常见的用钱错误和解法
生动诙谐的用钱宝典,打破你对金钱的迷思,学会聪明花费
图文好读 https://readingoutpost.com/dollars-and-sense/
“花钱”是我们每个人天天都在做的事情。无论是吃喝玩乐、买书看电影、买车买房,所
有的事情几乎都离不开“钱”。但是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花钱买某样东西吗?你知道自己
买得值不值得吗?你知道商人如何影响我们的花钱行为吗?这本书会让我们认识金钱背后
的“心理学”。
这本书在说什么?
《金钱心理学》的作者是行为经济学教授丹.艾瑞利(Dan Ariely)和财经作家杰夫.克
莱斯勒 (Jeff Kreisler),他了揭露了大众对于金钱的传统思维,还有人们在思考金钱
时常常会犯的错误。作者们提出了具体又实用的建议,帮我们做出更好的金钱决策,养成
更好的用钱习惯。
这本书有趣的地方是,是作者并没有用“教条式”的口吻提出肯定的解答,而是用诙谐有
趣的故事和实验,带我们逐渐理解各种关于金钱的心理学常识。他们说:“我们不想给你
鱼,我们想让你知道,你一直以来是如何钓鱼的,以期待你未来能够选择更好的钓鱼方法
。”如果你期待从书中得到斩钉解铁的条列式建言,这本书恐怕不是你的菜。
所以,这不是一本财务规划书,而是一本翻转我们“如何思考金钱”的书。以下摘录五个
有趣的案例跟大家分享,也补充一些我个人的看法和策略。
1.相对的价值
我们来想像两个情境。
情境一:某一个星期六,你去鞋店买鞋子,你看中了一双 3000 元的鞋子,但店员跟你说
,你可以开 10 分钟的车去另外一家分店,同一双鞋子在那边只卖 2400 元,你会开车去
另一家店买吗?你很可能“会”去。
情境二:某一个星期六,你去家具店买桌子,你看中了一套 30000 元的桌子,但店员跟
你说,你可以开 10 分钟的车去另外一家分店,同一套桌子在那边只卖 29400 元,你会
开车过去另一家店买吗?你很可能“不会”去。
我们会觉得买鞋子省下的钱比较多,因为另一家的鞋子的折扣帮你省下接近 30% 的钱。
可是桌子的折扣,只帮你省下了 2%。两者省下来的相对价值,虽然在百分比上面有所不
同,但同样都是花 10 分钟省下 600 元,我们却有可能做出不同的决定。我们容易对于
花大钱不在意,花小钱却斤斤计较。
如果要避免受到“相对价值”操弄的困扰,我们就不能只用“百分比”来思考省了多少钱
,而是用“绝对值”来思考。
2.定锚效应
你愿意为美食付出多少钱?
想像一下你坐在一家高级餐厅里面,精美的菜单上面最贵的一档料理是豪华龙虾搭配神户
牛排,要价高达 6000 元。虽然这档最贵的料理不一定是你最后点的,但是你仍然会受到
这个价格影响,觉得其他的每一道菜色都比这道“便宜”。
我们很容易受到第一眼看到的价格影响,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定锚效应”。商人的目的只
是让你有一个比较的基准,但他们获利最丰富的,往往是那些“次高价”的商品。这也是
为什么卖房子和车子的仲介总是要把“标准价格”标示在很清楚显眼的地方。
我认为如果要避免“定锚效应”的影响,我们可以用“基准”(benchmark)的方式,去
比较这项产品或服务跟其他同质的价格差异,这个时候只要留意“绝对值”的花费是否有
其价值,而不是跟最高价的产品去比较。这个做法或许能让我们躲开很多蓄意用高价来定
锚的产品。
因此,不要用“节省多少钱”来思考一件事物的价值,而是用你实际上“花了多少钱”,
然后用基准来评估这笔消费是否符合价值。
3.损失趋避
心理学家提出“损失趋避”这个原理,指的是人们对于“失去”的痛苦,会比“得到”获
得的快乐还高出两倍。也就是说,“失去 1000 元的痛苦感受”是“赚到 1000 元的快乐
感受”的两倍,你要赚到差不多 2000 元才可以抵销损失 1000 元的痛。
以股票投资为例子,你如果每一天去观察股票是涨是跌,机率大约是各一半。所以,如果
你每天盯盘看股票涨涨跌跌,你的心情肯定很难受。你有可能太快卖掉获利的股票,因为
你不想失去那些获利;你也可能持有赔钱的股票太久,因为你不想面对实际的亏损。
曾经有投资公司统计,投资组合报酬最好的人,是那些“完全忘了自己有投资资产”的人
。也就是说,他们在投资之后,就不再交易或管理。这让他们避免了情绪因素和损失趋避
之类的不理智行为,减少了可能犯下的错误操作。
如果要避免“损失趋避”带来的负面情绪影响,比较好的做法就是使用长期投资策略,投
资之后就放著,久久才看一次盘(1~3 个月看一次都是合理的区间)。
4.沉没成本
曾经有学者做过一个“沉没成本”的实验,你也可以想想看,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择。
他们让实验参与者假设自己花了 30000 元报名了一趟滑雪之旅。可是过几天之后,又看
到另一个 15000 元的滑雪之旅,它的风景区让他们更喜欢,当地的食物也更吸引人,他
们也肯定这个滑雪旅行的体验会更美好,于是他们就订下去了。后来,他们才惊觉两个滑
雪之旅的日期重叠了,而且都不能退费,这时候会选择去哪一个?
实验的结果是,超过一半的实验者参与者都选择了去 30000 元的滑雪之旅。但你仔细想
想,这个选择其实不太合理,因为:1) 第一个滑雪之旅比较不好玩、2) 不管选哪一个,
都已经花了 45000 元。已经花掉的钱就是沉没成本(拿不回来了),那为什么不选比较
好玩的那一个呢?
为了避免“沉没成本”的问题,如果那笔消费或成本,是付出去之后就无法回收的话,我
们要想着的就是“花掉的钱就是花掉了”。我认为,与其为“过去”感到可惜,不如为自
己“当下”的时间和“未来”的体验做出更好的选择。
5.费力程度
你曾经被锁在家门外吗?
想像一下这个情形,今天你很迷糊忘了带钥匙出门,你只好请锁匠来帮你开锁。因为你家
的锁太复杂了,锁匠花了 30 分钟才帮你成功解锁,最后跟你收费 1000 元。过了几天,
你又忘了带钥匙出门,这次找来的是另外一位锁匠,结果他不费吹灰之力,才 1 钟不到
就帮你开好锁了,然后跟你一样收 1000 元。你会不会觉得,这个锁匠只花了这么少时间
,为什么跟上次收一样贵!?
心理学家称这种状况是人们倾向用“费力程度”来付费,因为感觉他们更辛苦、更卖力,
自己的钱也付得更划算。但是我们往往没想到的是,他帮我们省下来的时间,也是宝贵的
机会成本。我联想到现在很流行的“线上课程”,有些学生会用“课程时数”来衡量价格
。我倒觉得,如果同一门学问,一个老师能在 2 小时把你教会,另外一位老师却要花
20 小时才达成一样成效,那么前者的价值其实远比后者来得高。
避免用表面的“费力程度”来判断一个产品的价格,因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人(或公司)
,他们的“经验”是无形的,我们反而要以“成效”来衡量。他们帮你省下的“时间”才
是最有价值的。
后记:金钱的目的
我觉得《金钱心理学》作者虽然引用了很多科学实验的参考资料,但整体的文字用语显得
非常亲民,是一本生动又有趣的金钱故事集。我还满享受这种读起来轻松写意、带给头脑
思想上的刺激、又具有学术基础的书。我会推荐这本书给任何想要更聪明用钱的读者。
我很喜欢作者们说的这句话:“金钱不是生活中的最终目的,只是达成各种目标跟目的的
一项工具。相较于快乐、幸福与人生目的,金钱更有形,所以我们做决策时,往往聚焦于
金钱,而不是聚焦在最终更有意义的目的。”这一段话提醒了我们不要舍本逐末,金钱虽
然是必要的工具,但是我们更应该善用它来达成那些无形的意义。
把钱花在可以提升我们体验的事物,可以带来快乐。把钱花在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自由时
间的事物,可以带来幸福。把钱花在可以驱动你前进人生目的的事物,可以带来意义。希
望我们都能学会聪明用钱,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一些。
作者: mepe1018 (mepe1018)   2022-04-28 20:54:00
作者: ciun227biboc (cindy)   2022-04-28 22:12:00
感谢推荐
作者: cowbaya (靠北啊)   2022-04-28 23:39:00
作者: happyennovy (喵)   2022-04-28 23:57:00
感谢分享
作者: ctra (流风)   2022-04-29 00:35:00
,
作者: sqqc89 (奶油饼)   2022-04-29 01:12:00
感谢分享
作者: pshuang (中山先生忠实信徒-我爱萝)   2022-04-29 08:28:00
前面第一二项 也可以找《都是大脑搞得鬼》来读一下
作者: gonnagetit (duh)   2022-04-29 09:20:00
推!
作者: nemean (乖乖乖乖乖乖乖)   2022-04-29 14:51:00
《谁说人是理性的》也很推
作者: ptolemy (ptolemy)   2022-04-29 15:03:00
作者: ksongr (Lenski)   2022-04-29 16:42:00
这本蛮推的,还有另一本“跟钱好好相处”也很推荐
作者: i7607   2022-04-29 17:10:00
推 谢谢分享
作者: rtoday (rtoday)   2022-04-29 17:19:00
作者: toshism (奇天烈)   2022-04-30 01:09:00
作者: funkydue (张丢丢)   2022-05-01 07:21:00
作者: sheena7728a (sheena欣欣)   2022-05-03 13:00:00
感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