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心得
这本书是由作者麦尔坎.葛拉威尔在纽约客的专栏文章集结,虽说是报纸上的文章,但在
举证及观察的细心程度绝对不输一般的社会学书籍。
作者蒐集自己的作品,并将它分为三种类,第一类是关于成功者如何靠转念和创新思维来
成功;第二类写的是人往往在思考的逻辑上遇到的盲点,最后导致可能的误判;第三类则
是针对成功这件事的背后来细节探讨。
在第三类的第 16 章探讨的主题为“犯罪侧写师”,在我频道的第 16 集也有聊到,侧写
师在韩国的发展状况,大家可以先去听看看。
但葛拉威尔在这里并不是为了赞同侧写师而来,他在里面提到侧写师的破案率极低。1990
年代中期,英国警政署曾分析 184 件犯罪中,只有 5 件(占全部 2.7%)是由侧写师破
案的。
他认为如此不精准的原因,跟统统所认识的犯罪学理论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犯罪模式很
难透过二分法去成立。
在我来看,这也是犯罪学说的进程:从一开始的天生犯罪理论,到人际间的关系造成犯罪
,最后的理论演变成多种复合式原因。
既然犯罪如此困难去分类和让人难以预测,为何犯罪侧写师还是未销声匿迹呢?作者透过
不同的故事举证,犯罪侧写师大多是靠模棱两可的话术,不管最后结果是哪种,都可以在
看似并无差错的文字游戏通过,但实际上的结果多是天差地远。
另一则让我相当感兴趣的故事,在第二类里的第八章(之前统统想买一本关于台湾游民的
故事——《危殆生活》,之后也会在频道讲这本书)。但这个故事探讨的并不是游民成因
,而是社会大众对于游民的态度。我相信大多人对游民多半是敬而远之,能不靠近就尽量
避免。
葛拉威尔在这里透过采访市区警员及社工,发现游民多半会将自己仅有的钱,全部拿去买
酒,因为在当地的游民并不缺食物(有许多社福及宗教中心救济)。这样的情况,导致许
多游民因为经常露宿街头又经常酒醉,个案社工及当警察大部分不是为了取缔游民,而是
为了救助他们。
每次将他们从昏迷中救醒,一定会动用到救护车及医疗人员,据统计,有一个游民才流浪
六个月,累积的医疗帐单已高达十万美元;另一个流浪达十年的游民“巴尔”积欠医院的
医疗费可能高达百万美元。
这时,有一名来自波士顿学院的研究生,透过在难民营住上七周,发现纽约在 1990 年代
前半,大约有 25 万游民,但其中只有 2500 人居无定所,而纽约市府在这 2500 人所花
费的医疗成本却高达六千两百万。证明如果要根本解决问题,不能用常态分配的办法,而
是要像长尾效应的理论一样,针对重点人物提出解决办法。
丹佛市的 YMCA,依照上述研究结果,找出对市府财务负担最重的游民,透过询问游民进
驻免费公寓的意愿,安排社工就近关心,这样的服务成本每名游民只须一万美元,相比之
前说的天文数字来说节省许多。而更理想的状态为,一旦此人安定下来并找到工作,便有
更多能力负担自己的房租,政府为每年每位游民住宿的费用,便可望降至六千美元。
作者的自序里面提到,书中许多问题、数字和图表,对他来说就像无字天书。但是如果透
过另一个人的眼睛,从另一个人的头脑,去看这个问题,那会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就像统统常提到的,我们无法完全了解某个人在想什么,但我们可以每个人的每件故事,
去训练自己同理的能力,更多的是透过别人的故事刺激自己的思考,我相信对你我的帮助
远超于想像。
也可以边坐车边听喔
Spotify
https://reurl.cc/qOMZEN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NpzGWx
统统爱看书:书说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