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世界中心的贫民窟:香港重庆大厦》读后

楼主: mike70428 (O_<)   2021-12-04 00:05:28
读后感
深入浅出,但个人算是硬啃
可能是因为里面描述的民族族群生活模式
时空下的限制
2006~2009年的研究背景时间
很多书里描述的族群状况
让身居台湾劳坜市的我感觉司空见惯
题外话
因为工作关系,经常从中坜的中平商圈步行前往中坜火车站搭车
中平商圈一般是外籍移工群聚地
其中女性外籍工作者,其衣着、装容,可谓是与台湾年轻女性的流行穿着相差无几
好几次,听到交谈语言才惊觉,"阿!原来是外籍工作者"
并且,中平商圈内一整排违停的车辆
多次观察后,应该是专门作外籍工作者生意的私家出租车
从工业区来回火车站商圈,甚是有趣

1.重庆大厦是一栋十七层高的残旧大楼,布满大大小小的廉价旅店和商铺,与周边旅游
旺区形成鲜明对比。这栋大厦可谓是世界上最为全球化的大楼,来自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
生意人及临时工来掏金,也有避难者来此寻求庇护,游客来此寻求廉价住宿和探险。每天
晚上,我在不同的旅馆内一共邂逅了一百二十九个国籍的人

2.第一,这座大楼价格低廉;第二,对发展中国家居民来说,香港是容易进入的地区;
第三,中国南方渐渐成为制造业为主的重要地区。

3.可是重庆大厦如果被看作是一个贫民窟,它也算是不典型的贫民窟了。大厦中多数人
作为低端全球化的工人和零件,其生活样貌还是十分资产阶级的,他们代表了南亚和非洲
发展中国家的努力奋斗中的中产阶级。

4.香港这个地区有比较宽松的签证条例。香港比较特别,其他发展中国家来的访客即使
没有签证,也可以在港逗留十四天、三十天、或是九十天。于是,许多亚洲和非洲国家商
人来香港并没有事先申请签证。

5.对当局来说,重庆大厦从未离谱得像过去的九龙城寨一样,把这两个历史时期不同的
地方互相比较也不太妥当。不过,九龙城寨和重庆大厦都被多数人看作是香港的“他者”
,香港的“黑色心脏”,这方面来说的话二者确实有相似之处。

6.重庆大厦所有大楼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众多的旅馆,每间旅店大概六至十二个房间(
当然也有几间较为大型的旅馆),重庆大厦里这样的旅店总共有九十间左右。每天晚上,
大厦能提供超过一千多张空床给访客。所有旅店房间都狭小得令人瞠目结舌,当然其大小
也因价格而异。

7.南亚人在19世纪成为尖沙咀一景,因为当时香港殖民政府雇用印度人作警员和士兵。
重庆大厦附近的九龙清真寺建于19世纪末,而且在1964年在弥敦道现在的新址重建,距离
重庆大厦两个街区,无疑影响了大厦内穆斯林人口的增加。

8.从90年代末到两千年初,一个新得移民团体出现在重庆大厦:非洲人。他们受到香港
和中国大陆商业机会的吸引,到此买商品运到家乡贩卖来发财。重庆大厦底座的两层商铺
开始反映出非洲顾客的需求变化,从手表到非洲风格的衣物和便宜的手机,各种各样非洲
顾客“必须拥有”的商品。

9.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些商人会这么大工夫来香港,他们就不能打电话下订单吗?有一
些商人确实在到达香港之前已经下了订单,以便货物在他们来到之时就准备妥当。还有一
些人,特别是与供应商已经建立相互信任的长久关系的商人,留在他们的祖国,通过其他
要来香港的人下订单。但是我听说得绝大多数情况是,他们必须来这里—在非正式经济中
,一个人不会相信那些不能对商品进行一件件检查的交易。

10.即使许多中国商品质量低劣,但它让贫困的非洲社会能够尝试非洲以外大千世界的
味道,虽然这种味道是仿冒的、残缺的或二手的,它仍然是外面世界的真实滋味。这就是
商人的最终重要性:他们至少将全球美好事物的摹本带到了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

11.尼日利亚政府已经禁止所有服装进口,为了促进本土服装产业的发展,但是却偏偏
导致所有尼日利亚的衣服通过走私入境,令所有商人变成非法人士。这正是全球有许多国
家自由贸易学说反对保护主义的一个理由,许多类似《经济学人》等报刊也谴责这一现象
,提倡高于一切的开放市场。

12.从一个更加特定的角度来看,身在非洲的中国人很可能会渐渐取代来中国的非洲人
,因为他们拥有资金和规模效应的优势,最后当非洲完全融入全球环境的时候,非洲商人
来往于非洲与中国的行为也许就没有必要了。

13.很多年轻的警察想按规矩做事,而较年长的警则认为主要罪行是谋杀、强奸、抢劫
等行为,这些行为严重扰乱公众秩序。但是逾期逗留等行为是非常低级别的罪行,因为它
并没有对公众秩序造成威胁。

14.总而言之,重庆大厦的警察以新自由主义的放任态度行事:只要香港公众不受到伤
害,就不会去侵扰生意,因为经济是香港最重要的方面。这种态度才让重庆大厦能够存在
下去。

15.对于许多非洲商人,中国大陆已经替代重庆大厦成为梦想的宝地,重庆大厦反而成
为一种休闲之地,一个让他们需要中国签证或放松的地方,因为他们在中国大陆的工作生
活太忙碌了,无法在那边休息。

结论
以上都是从书内节录自己有兴趣的地方。书中以人类学的角度纪录、描写重庆大厦内各民
族族群讨生活、商业型态为主。整体呈现的角度,重庆大厦是个封闭却又极度全球化流动
的奇异小型世界。也可能是极度聚焦于重庆大厦内,书内极少有外面的港人如何观看重庆
大厦的观点,抑或是港人看待大厦的印象太过偏一,不得而知。书里有诸多篇幅是在书写
该时各民族的商业活动型态,时至今日,如果能再作一书2020年的重庆大厦与之对照,应
该是蛮有趣的。
作者: rehtra (武英殿大學士爾雅)   2021-12-04 00:09:00
这本好看~~
作者: aethe (eh tea)   2021-12-04 02:56:00
感谢介绍,看起来很有意思的书
作者: saberr33 (creeps)   2021-12-04 11:44:00
作者: brella (府城严选臭懒趴)   2021-12-04 13:14:00
作者: djmay (R1000)   2021-12-04 20:37:00
作者: in09   2021-12-06 08:12:00
感谢推荐,想看
作者: psion (psion)   2021-12-24 17:44:00
王家卫的电影怎没拍出这些?XD 很有意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