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超级思维》看懂世界运作,做出聪明决策

楼主: wackynoteis (Wacky)   2021-03-22 23:05:59
《超级思维》为什么每个人都该学习“心智模式”?
善用心智模型面对九种情境,看懂世界运作的方式,做出聪明决策
图文好读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per-thinking/
你听过“心智模式”吗?我之前读过很喜欢的一本经典《穷查理的普通常识》,这本书的
作者查理.蒙格(巴菲特的合伙人)曾说过:“心智模式就是大脑做决定时所使用的工具
箱;工具箱里有的工具愈多,你就更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这本书在说什么?
当初我对于“心智模式”这个观念,仍然有点似懂非懂的。但是,最近我接触到一本新书
《超级思维》,书中用浅显易懂的故事和资料佐证,说明了超过三百种心智模式,有助于
我们用于职场环境、个人生活、判断决策,成为一个更优秀的思考者。
这本书的作者是搜寻引擎DuckDuckGo执行长暨创办人盖布瑞.温伯格(Gabriel Weinberg
)和统计学家萝伦.麦肯(Lauren McCann),有趣的是他们是一对夫妻档。他们发现社
会上的一流成功人士,很多都具备着一种“看透世界如何运作”的超能力,并且经常能做
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对于世界如何运作、该采取什么决策,总有着一些反复出现的概念,例如机会成本、
80/20法则、飞轮效应…等,这些概念被称为“心智模式”,而能够善用、整合这些心智
模式的人,就被作者称为“超级思考者”。因此作者汇整了许多我们生活周遭心智模式,
搭配主题性的章节安排,让我们借由许多故事和图表,学习各种心智模式,进而成为一个
更好的思考者。
为什么心智模式很重要?
“心智模式”(Mental Model)又可称作“心智模型”,是指深植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
、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
有知识的侷限。心智模式会影响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也会影响他对于事情的判断和决
策。
查理.蒙格曾经说过:“你们必须掌握许多知识,让它们在你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思维框
架,在随后的日子里能自动地运用它们。”这里的思维框架指的就是各种不同的心智模式
,尤其面对复杂的世界,我们必许拥有多元的心智模式,才可以在不同情境做出正确的思
考和判断。
如果一个人懂的心智模式“太少”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如同蒙格先生喜欢引用的一句
话:“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钉子。”有时候,我们必须学习原本舒适
圈外的观念,采取舒适圈外的思考方式,才不会落入狭隘的世界观,避免用单一的观念去
解决复杂的问题。
心智模式的用途是什么?
我很享受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也不断思考心智模式可以在我的生活当中,带来哪些不同的
启发,或者是改善我既有的决策。读完整本书之后,我认为心智模式可以帮我们带来两个
具体的好处:
1.用来解释生活中碰到的各种事件和问题,理解它们的“运作原理”,找出解决的方案。
2.用来避免偏误,达成最好的评估和判断,做出当下最理想的“决策”。
作者认为熟用各种心智模式的人,有时候会培养出一种近似“直觉”的精准判断力,他说
:“直觉有助于引导你更快速地找到正确答案。你越熟练心智模式,对于特定情况有使用
哪一种模式的知觉,就会越准确,就能越快利用这些模式做出更好的决定。”
以下我摘录了书中的四种问题情境,很适合用在日常生活或职场当中,借由简单的经验分
享,谈谈我对这几个情境里提到的心智模式的想法。
【图】善用心智模型面对九种情境 https://imgur.com/t63pYnJ
1.如何运用时间?
你会不会经常觉得“时间不够”?感觉事情总是做不完,被生活追着跑。关键往往不在于
时间的多寡,而是“优先序的排定”。书中在提升效率的章节中,介绍了著名的心智模式
“艾森豪决策矩阵”,这是一个帮助我们排序生活中“重要”和“紧急”活动的优先序工
具。
我们对于时间应用的压力,通常来自“重要且紧急”和“紧急却不重要”这两项,需要注
意的是,尽可能把紧急却不重要的事情,委办、外包、甚至忽略。对于“不重要也不紧急
”的事情,例如做虚工、过度的娱乐,应该尝试降低或完全排除。
最容易被忽略的,反而是“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情,例如投入深度工作、规划策略、自主
学习。这个象限攸关我们长期的成长,却因为缺少急迫性而一再被忽略。每次当你决定“
做”或“不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试着把那件事情摆进艾森豪决策矩阵的一个象限里,利
用这个心智模式采取理想的行动、聪明地使用时间。
2.如何适应变化?
根据科学家牛顿著名的惯性定律:“静止的物体恒久维持静止,运动中的物体,除非受到
不平衡的外力作用,否则仍将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持续运行。”这个物理现象跟我们采取
的“信念”和“习惯”有很大的相似性,坚持旧信念或习惯的时间越长,惯性就越强,越
难被改变。
如果我们的思考和行为僵化了,我们会变得越来越难以适应这个快速变迁的社会。因此,
关键就是要让自己尽量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理解各种思维模式,让自己时时处于一个“
适应性”很强的环境里,允许自己接受新知,改变旧思维,采纳更多元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飞轮效应”这个心智模型。起初,要把旧习惯停下来是很不容易的,就像
转动中的飞轮不好煞停。建立新的信念和习惯也很不容易,如同要转动一个静止的飞轮,
一开始是很费力的,但是一旦累积起了动能,就能够不费力地让它一直转动。
任何个人或专业计画的进展,都可以从飞轮角度检视:起初进度必然是缓慢的,但一旦获
得一些动量后,取得进展就更容易了。你的短期努力累积起来将有长期的利益,未来可以
将累积的努力加以复合运用。先厚植实力,才有突飞猛进。
3.如何领导团队?
我最近跟一些刚晋升主管的同事们聊到许多“小主管的辛酸”,其中印象很深的一个问题
就是:“要怎么安排工作,才不会最后变得每件事情都是亲力亲为?”问题出在于,派工
并不是单纯依据工作内容的“简单/困难”来判定,而是必须考量你自己的信心、下属的
能力、后果的重要性。
这时候心智模式“后果信念矩阵”就可以派上用场,这个工具可以帮我们区分什么时候可
以放手让团队成员学习,什么时候才该亲力亲为。“后果”指的是当这个工作任务,如果
没办法完成时,造成后果影响的高低。“信念”则是你对工作任务的信心度的高低。
“高信念、低后果”的象限中,是最适合授权让成员自主学习和练习的部分。“低信念、
高后果”则交给成员进行,自己定期查核确保成果达标。“低信念、低后果”则是你对任
务没有信心,后果的影响也很低,这种就必须完全授权。“高信念、高后果”才是你该亲
力亲为的重点项目。
4.如何提升竞争力?
现在的商业环境中,有一个心智模式越来越被重视,那就是“最小可行性产品”(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指得是为了可用或可行性,只开发具备足够功能和最小数量
的产品让真人测试。基于“不求完美、先求效用、再求改善”的精神,让这个策略容易适
应快速变化的商场。
企业除了运用这个做法快速接触客户之外,还可以使用另一个心智模式“OODA循环”(
observe, orient, decide, act)来加速获得回馈和采取下一步行动。这个模式讲求的是
“观察”不断变化的情况,“重新定向”对局势的评估,“决定下一个最佳方案,毫不犹
豫采取“行动”,然后重复循环。
这两个模式一样可以被我们拿来应用在自我成长或自主学习的领域:采取最简单的行动,
达成初步的成果,然后观察、调整、决定下一步,最后采取行动。只是,作者提醒道:“
没有执行的远见只是幻觉”,我们最常见的误区在于缺少“行动”,以至于无法让整个循
环顺利运作。
后记:你还在拿铁锤吗?
起初,我以为《超级思维》这本书会很生硬,但是一读之后就停不下来了。作者把三百多
个心智模式很有技巧性地穿插在各个章节中,搭配生活、职场、商业应用等不同的故事和
情境,让整本书读来趣味十足又容易消化。我可以预见的是,在我自己2021年的选书排行
中,这本书一定有一席之地。
不可否认的,我总是很喜欢化繁为简的概念,但是这个真实世界的运作却很复杂,不是这
么容易可以看透。幸好,我们可以选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透过作者精炼的整理,爬梳古
今中外的心智模式。一开始学习的过程必然是缓慢的,但是当每一个知识点逐渐解锁后,
我们眼中对世界的认识肯定是不同风貌。
最后,为什么每个人都该学习“心智模式”?如同查理.蒙格所说:“如果你只记得单一
的事实,就不可能真的知道任何事。如果事实不能在理论的架构上拼凑在一起,你就无法
真正运用它们。你脑海里必须要有模式。”这本书就是学习如何运用心智模式的起点,这
是一张蓝图,也是一个工具箱。
放下你手中的铁槌,试试瑞士刀吧。
作者: Govz (早起吃饱饱 心情好~)   2021-03-23 07:22:00
推~
作者: wown (wown)   2021-03-23 12:51:00
感谢分享
作者: wangm4a1 (水兵)   2021-03-23 12:52:00
作者: sploo (正确的方向决定一切)   2021-03-23 14:57:00
作者: RLH (我们很近也很远)   2021-03-23 21:30:00
想看
作者: Fanckn (妈奏武波比)   2021-03-25 10:41:00
作者: nandor1022   2021-03-25 13:18:00
推分享
作者: geo (geo)   2021-03-26 01:22:00
谢谢分享
作者: elaine199079 (小纸片)   2021-03-28 09:47:00
谢谢瓦基分享
作者: ChulingChou (荒野 风)   2021-03-28 23:01:00
作者: tsai529 (Tylor Johnson)   2021-04-03 19:08:00
最近也看到一本新书叫多模型思维 好像也是类似的思维概念 感觉很有趣
作者: chloeann (chloeann)   2021-04-07 13:19:00
谢谢分享!
作者: jimmy1f (jjjkkk)   2021-04-13 21:2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