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这就是生物学》简介&读后感

楼主: Alcatraz666 (lalalala)   2021-02-06 13:39:29
书名: 这就是生物学
原著书名: This Is Biology: The Science of the Living World
作者: Ernst Mayr
译者: 涂可欣
出版社: 天下文化
ISBN: 9789864792894
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生物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聚在一起聊天,聊著聊著
,化学家忽然向生物学家打趣道:‘你知道吗?生物学在我来看,不过就是应用化学罢了!
’一旁的物理学家听到了,忍不住接着讽刺说:‘化学对我而言,也只是应用物理学啊!’
,听到这段话的数学家冷笑了一声,幽幽地说道:‘是啊!但老实说,物理学也只是应用数
学而已。’”
不论是会心一笑或是嗤之以鼻,如果这笑话能让你有所反应,那你应该就是这本书的受众
(至少我是如此)。
虽然标题写的是生物学,但作者并非只是单纯地对其各分支做介绍而已,事实上,这本书
的前半段几乎都在讨论和“科学”整体相关的议题,并时不时地说明生物学在其中所扮演
的角色,这些议题包含科学发展的历史、科学所关心的事物、以及科学所追求的目标等等
。具体来说,像是“物理学和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成功,如何影响大众(或甚至是早期的生
物学家们自己)对生物学的默认观点?”、“科学和神学、哲学和人文领域之间,彼此相异
和相同之处是?”、“科学会持续进步吗?如果会的话,又是以怎样的步调在前进的?”等
问题,一般人通常也会有些(不一定合理的)答案,对此作者都在书中给出了具洞见的看法

在这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作者对部分人文学者的批评,他提到不少人常将科
学与人文的失调,全部归咎于科学家没有重视“人”的要素,但他认为科学家不应承担全
部的过失,太多人会以“我不懂数学”为理由,规避一些在演化生物学、行为学、人类发
育学或体质人类学里,人文工作者也应具备的常识,尽管这些知识多半不需要数学能力就
可理解。可想而知,当这些人文学家面对政治难题时,对生物学的无知自然容易导致灾难
性的后果。
至于这本书的后半段,则利用六何法中的“What、Why、What、Where、Where”,加上系
统分类学、发生学、演化学、生态学四个学门为主轴,谈论里头一些对立观念之间竞争的
本质,并介绍其中较成熟的观念架构,最后再以人类在自然史之中的角色,以及如何以演
化的观点看待“道德”做结。
值得注意的是,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学这些学门,在这本书中并没有
被详加探讨,这并非因为它们不重要。相反地,作者不只一次提到,他认为这些学门更为
举足轻重,只是由于影响层面太广,且对这些蓬勃发展中的学问来说,他个人并不具足够
的理解(作者生于1904,逝世于2005),因此只能偶尔将其小部份地穿插于某些章节里。对
这些学门尤其感兴趣的人,大概没办法在这本书里得到什么新东西。
个人认为本书的前半部分,非常适合对“自然科学的本质”有兴趣的人阅读,基本上与其
相关且较具一般性的问题,都能藉著利用这本书的目录,找到作者回应的区块;后半部分
则较为专门、深入,至少需先具备高中等级的选修生物知识,阅读起来才较有收获,即便
如此,读起来大概还是会有些吃力,相当容易看到恍神。
不过总体而言,我觉得这本书还是相当值得一读,对于生物学本身没有太大兴趣的人,可
以考虑将前六章看完,后半则挑目录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看就好。至于对20世纪前(含)生
物学的整体发展,感到有些兴趣的人,我则十分建议将这本书看完,毕竟能以简练而深刻
的文笔,对已发展如此长久的学问做出归纳的书,除了这本之外恐怕也不多了。
作者: hwider (海里的星辰)   2021-02-06 15:36:00
谢谢分享
作者: warrenchen (来,玩棋吧! :])   2021-02-07 12:21:00
感谢分享,有趣的架构与观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