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有型的猪小姐

楼主: biemelo157 (瓜瓜)   2020-11-29 16:10:08
作者简介
《有型的猪小姐》一书由李维菁所著。李维菁是台湾著名的女作家,其文章细腻且具有现
代感,被认为擅长书写都市女性的心声。在作家之前,李维菁是中国时报的副主任,在她
的散文中也时常可见有关出版业以及报社相关的内容,其知名作品还有《老派约会之必要
》、《我是许凉凉》以及《生活是甜蜜》等等。
书籍简介
《有型的猪小姐》的书腰上,写着的大金色标题“写给痴心不悔少女们的 62 封信”就指
出了本书的主题。本书是李维菁生前最后一部著作,在逝去的同年六月,李维菁已有预感
她所剩的时间不多,于是打算出最后一本散文集。从六月下定决心,到九月开始寄出一篇
篇修改过后的稿子,与编辑往来修订以及润饰了六十二篇散文,经历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时
间,全书内容大致底定,只剩下序文的内容待确认。但就在这大功将成之际,李维菁在十
一月十三日与世长辞。
本篇心得我会分享一篇本书中喜欢的散文。说是分享,我想试着加入自己针对该主题的亲
身经历与想法,希望这样的分享形式不会造成太多困扰。原文我会用另外的颜色标注起来
。最后,想当然,这篇心得最后不会有章节笔记,毕竟是散文嘛,整理大纲没什么意思。
内容简介
#天空
“天空好蓝好高也好远,天空镶著几朵云,我呆呆静静地看着云,被那云的形状变化吸引
,有一朵云像兔子一样,耳朵突起,身体胖胖饱饱。”
你喜欢仰望天空吗?小时候的我时常卧倒在操场上,任微风肆意的拂过脸颊。地板总是很
烫,被太阳晒了一整个中午的操场像是铁板烧店铺里的那块铁板,而我像是待煎的虾子。
唯一不同的是,虾子的眼睛看不见东西了,而我看得见天上变化万千形形色色千回百转的
云朵和候鸟。天是湛蓝是蔚蓝是水蓝,云是圆形是方形是波形,我总是在想,也许地上的
人一哭,天空的颜色就会更往深蓝偏一些;也许地上的人一笑,云朵卷起的弧度就会在网
上更翘一些。
“当我的生活让我觉得无处可走的时候,有时候哭有时候不哭,我能想到的就是静静看着
上面,看巨大无比有时如恶魔有时如天使般,在我们的头顶上老是静默地发生激烈变化的
云,好似人们不理解的机制正在运作,就在你头上但你淡漠无知。”
长大后的我也喜欢看天空,可是再也不能躺在操场上看了。我在办公室大片干净透明的落
地窗前静静地看,我在路边咖啡厅从染上岁月尘埃的玻璃抬头向外面望,我在灰色阴霾的
滂沱大雨中闭起眼睛往上看。直到最近我才发现原来我根本不喜欢看天空,直到今天我才
发现我根本不喜欢看变化的云朵,直到现在我才发现我根本不是全然的喜欢我自己。
“而我又是什么呢?我是勇敢还是懦弱呢?与人生若即若离,在我的屋子里头写我的字,
我写的字又有什么意义呢?心慌的时候,我最近又想起背对着全班看着天空的小时候那下
午。那是村上春树的意思吗?他说他最喜欢的位置是左外野手,我想那应该是赛内最边缘
遥远的位置,可以看整个球场与天空。”
人活着有意义吗?云本身有意义吗?如果我们把云独立于天空之外观察,那它就只是雾是
烟是单纯的小水滴,平凡无奇。那人呢?如果我们把人独立于社会之外观察,那人就只是
生物只是细胞只是无数原子体现的电磁力组合,是冷血的物理定律。但这样观察又有什么
意义呢?讨论云而忽略天空的背景,讨论人而不讨论社会的关系网络,就像是不能使用中
文却要讨论七言古诗那样,荒谬而不可理谕。
所以退一步看吧,看云的时候也看看云背后的天空,看人的时候也看看人身处的关系网络
。云能在蓝天里遨游,人也一定有特别喜欢你的朋友。如果观察事物没法观察到全体的话
,那么人和虾子又有什么区别?
“是中场感言,是创作宣言。最远的局内人,那位置只要往外踏一步,就走到局外。但那
位置有整个球场和天空。”
心得
钟晓阳这样评价李维菁“世故与纯真,似乎在她身上浑然融合了。有一点不变的是,任何
时候她完全是真诚的自己。”
“真诚”这句话在《有型的猪小姐》这本书中体现的最为明显,真诚的愤怒、真诚的懊悔
、真诚的喜好与真诚的美好回忆。这种真诚的感觉不是依靠特殊的文学技巧或华丽的词藻
堆砌所形成的,反倒是平易近人的文字让人觉得李维菁的文章特别的深入人心。如果你要
我具体一点的说明这种深入人心的感觉是什么,那我会做以下的回应。
你有没有经历过一种情况,有一首歌你好熟好熟,但你就是想不起名字;你突然想起一部
电影的场景,主角、台词、运镜你都记得一清二楚,可是就是想不起来这部电影的明增;
或是你坐在书桌前,想着今天的情绪,也许是生气也许是快乐,也许是恨意也许是爱意,
总之你打算提笔将其纪录下来,但除了“今天天气很不错”这句之外,你竟感到无从下手

我所谓的真诚,所谓的深入人心,就是李维菁能用朴实的文字与着实不长的篇幅,将这种
情感与情绪描绘的淋漓尽致。每唸完一篇收录在本书中的散文,如果有时间,请你停下来
深呼吸,休息一下再阅读一次同一篇,试着找出李维菁为了营造出真诚的情感所运用的文
字与场景,你会慢慢的抓到一个脉络,当然,这不是一种写作的公式,只是一种个人的写
作习惯,但也正式因为这种习惯,才使得李维菁的作品有一种特殊的感触在。
将这本书推荐给还没阅读过李维菁的人们,其它作品例如《我是许凉凉》或是《老派约会
的必要》也都值得一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