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群众募资与订阅,是出版业转型到机会吗?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20-10-24 19:54:26
陈嵩寿
https://www.facebook.com/songshou.chen/posts/10157994236043687
“群众募资与订阅,是出版业转型到机会吗?”
鲜少对于出版业发出建言的我,看到 出版鲁蛇碎碎念 办这样的活动,非常的反感,因为
群众募资 啧啧 zeczec只会让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营业额更加萎缩,出版的品质也只会每
况愈下。
我曾经2次赞助募资出版,第一次收到书,该发起人连书号ISBN都没申请,反正我收单多
少就印多少,也不想备库存、铺通路,那么,再好的内容,也只有短短那几天看到的人才
会买到,那一次我还收到了两本。
为什么是两本?因为印刷厂有基本起印量,至少要500或是1000,印500跟1000基本上成本
总价是差不多的,所以发起人把多的书就多给了一本。
第二次赞助募资,是一年份的杂志,这个杂志就是前2期认真做,第三期开始就走钟了,
到了最后就说要停刊了,我感觉就是赞助了别人办杂志的梦想,如果这家公司主编、编辑
、美编设计离职,杂志风格就就变样了,本身募资方如果又没有道德感与使命感,我们这
些赞助募资的人就只能当作看错人而已。(一年期的杂志也不过2490)
最近有一本杂志也是走募资平台的,整家公司全都是外包的员工,没有一位正职的员工,
第二期开始,底色加上版面至少有七种不同颜色,难道杂志也在走撞色风吗?答案就是一
看就是每个专题都是不同美编设计。
更不要提这本杂志的印刷了,一打开就是早期报纸的油臭味,这个年代现在应该是大豆环
保油墨印刷啊(至少我们公司每本书都是)。
-
再来说到行销与通路,啧啧平台就是抽10%,其他就是募资方处理货物寄送与行销,啧啧
上面从飞机杯(自慰杯)、情趣用品、耳机、锅碗瓢盆刀具上万样商品都募资,金额都是
中高价,走募资平台倒是不错;可是一本书才200、300元,走募资平台出版社不可能赚到
钱,因为光物流费就要承担20%-30%成本,因为便利商店物流费用就是60元(还不含人工
与包材),这样的营运模式怎么可能赚钱呢?
(博客来书店物流成本一本是10元而已,因为有711富爸爸的支持)
-
出版业的转型未来在哪里?
这个题目非常的大,先思考一件事情,现在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社群平台与新媒体,人们
或多或少都已经有“网络上瘾”、“社群焦虑”,出版业是不可能改变人们的使用习惯了
,z世代为主要消费族群之下,要如何让出版业存活呢?
我只知道把每一本书当精品(内容、纸张、设计)在做,不要一直cost down ,这样读者
才愿意购买与收藏。
作者: tran628 (tran628)   2020-10-24 21:25:00
同意,没有产业链的东西是不可能对长期的发展有帮助的
作者: Nolan5566 (诺兰‧五六)   2020-10-24 22:37:00
转型到机会是什么文法?
作者: medama ( )   2020-10-24 22:45:00
有些冷门外文书我还真想募资 不然没出版社愿意出
作者: litpig (小猪头)   2020-10-25 00:35:00
应该是转型的机会吧
作者: EucalyptusJ (尤佳利树 MissJ)   2020-10-25 11:42:00
深入分析文推推
作者: c8c8c8c8c8c8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2020-10-26 15:37:00
可以募资然后让老书出电子版吗@@
作者: MikageSayo (御影佐夜)   2020-10-26 18:25:00
募资反倒不是大问题啊,问题在授权
作者: Tayako (+ 陌生人工作室 +)   2020-10-26 23:35:00
我记得之前金庸就有募资"金庸作品集—复刻典藏版"一套14800元(完全是收藏用的)以原po内文来看 募资感觉偏向一次性 要长久性出版不太容易
作者: rerun (礼让)   2020-10-29 09:54:00
这一篇是原作者的贴文吗?还是复制分享转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