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橡皮擦计画

楼主: biemelo157 (瓜瓜)   2020-10-14 22:49:34
作者简介
《橡皮擦计画》一书由 Michael Monroe Lewis 所著,Michael 写过多部畅销书,例如《
魔球》、《大卖空》与《老千骗局》等等。他曾经在《纽约报杂志》撰稿、担任《新共和
》杂志的资深编辑,以及英国《观察家》周刊美国版的编辑,而现在,Michael 在《Vani
ty Fair》担任编辑。
内容简介
《橡皮擦计画》的副标题是:两位天才心理学家,一段改变世界的情谊。原文看起来会比
较有感觉:《Undoing Project:A Friendship That Changed Our Minds》,这本书在叙
述两位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康纳曼)以及 Amos Tversky(特沃斯基)如何在了
解人类心智这个领域中打下一片领地的故事。
《橡皮擦计画》阅读起来很流畅,作者在不同的故事主线中不断转换两位主角的事蹟,看
完全书大概可以把剧情分为几个主线:两位主角的个人成长、研究历程、参与以色列的战
争、研究结果跨出心理学领域以及两人越来越深的矛盾。没看过本书的朋友可以透过我放
在最后面的章节心得,稍微看出本书剧情穿插的脉络。
既然本书阅读起来像是情节紧凑的小说,那这篇心得我就不会针对剧情多做细节描述,稍
微查了一下 SEO 前几名的网站,内容多在描述《展望理论》以及两位主角电影似的关系
发展,因此这篇心得我会从比较少讨论的两个主题下手,分别是:《人如何做判断:做选
择的原因》以及《与行为经济学的统合:从“不当行为”看“橡皮擦计画”》。
#人如何做判断:你喜欢茶还是咖啡?
假设有一个人,他喜欢咖啡胜过茶、喜欢茶胜过热可可,那如果我们在桌上摆上了咖啡跟
热可可,他会如何做选择呢?
人在做“判断”,或者说在做“决策”的行为可以大致上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具体简单的
:在其他条件都相等的状况下,每个人都希望赚更多钱,而不是更少;都希望承受较少痛
苦,而不是较多;但第二类就比较困难而且模糊,没有明确的好坏之分:一个人要如何决
定住在哪里、和谁结婚或是买哪一种果酱。
心理学家,同时也是本书主角 Amos Tversky 的老师 Clyde Coombs 提出一种人类在面对
第二类型的判断时的模型:列出一连串“二选一”的选择清单。以选配偶为例子,通常我
们会假设,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理想配偶的标准,然后会将现实中遇见的每一位可能配偶
,与心中的完美形象做比较,最后选择最符合理想的那一位。
但 Clyde Coombs 不这么想,他用喝茶做了一个比喻:一个人如何决定要在茶里放多少糖
?在那个人心里,一定有一个理想的甜度,因此他会慢慢加糖,直到最接近这个理想的甜
度为止。在拿选配偶当例子,假设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配偶形象,这个形象具备了“一
些”他们认为重要的特质,但每项特质不是同等重要。人们会从现有的人选中,选择最接
近理想形象的那一位。
那么,这个最接近是如何接近呢?那个人对于不同特质的权重是多少?而且这些特质又会
被大脑如何评估?一个在找另一半的女人,是怎么把眼前的男性,和她心目中的理想做比
较的呢?Clyde Coombs 猜测,人会不断在两者间:自己心中的理想与现实世界所遇到的
人之间,找寻“相似性”并做出选择,而我们最后的决定,正是一连串选择的结果。
好,简单来说,就是人在做选择的时候并不是拿两个东西跟样品一比较,然后说一个比较
像一个比较不像,就做出选择。在做判断的时候,是先有一个样本,然后拿里两个东西的
“多项”特质一样一样的跟样品比较,那每个特质所占的权重就很重要了,举例来说,在
选配偶时,是“幽默感”这个特质还是“多金”跟样本的相似度比较重要呢?
当你还在埋头为“权重”问题苦思的时候,Amos Tversky 针对上述想法提出了另一个质
疑:什么是“相似性”?所有的心理学理论,在描述人们如何做判断时都有一个共通点:
距离。当你比较两件事物时,你实际上是在问两者间有多相近(closely)。举例来说,
两个人、两个想法、两种情绪:依据心理学理论,这些都存在于心智中,就如同存在于地
图上,每个点之间有固定的关系,而那就是距离。
举例来说,比起绿色,红色跟紫色的距离更近,所以人们会说红色跟紫色相似,而不会说
绿色跟紫色很像。但是这种说法有根本性的矛盾。仔细想想,什么是距离?距离是对称的
,纽约到洛杉矶的距离,与洛杉矶到纽约的距离是相等的。但是我们会说“土耳其人像老
虎一样善战”不会说“老虎像土耳其人一样善战”,或是诗人会写下“我的爱和海一样深
”而不会写出“海像我的爱一样深”的诗句。Amos Tversky 发现,不管运作的原因是什
么,人们在比较两个事物时,根本不在意对称的问题,也就是过去所有关于相似度判断的
理论都是错的,一切都跟距离无关。
那究竟跟什么有关呢?Amos Tversky 建构了自己的理论:《相似性特征》(features of
similaity)。指的是当人们在比较两件事物、判断两者相似性的时,基本上心理会列出
一份特征清单,共同特征越多,代表两者越相似。这些特征,纯粹是他们对于事物的观察
,然后再计算这两个事物之间有多少共同特征。这个现象说明当人们在做决策的同时,也
在进行相似度判断。而判断的方法,就是依据自己所能注意到的特征。如果能引导他们去
特别关注哪些特征,我们就能操弄他们对相似度的判断。
回到本段的副标题,当一个人喜欢咖啡胜过茶、喜欢茶胜过热可可,但他却喜欢热可可胜
过咖啡的时候,传统的心理学理论认为这种现象违反“递移性”,是不理性的行为。可是
这时候,Amos Tversky 认为也许那个人并不是以一种“整体性”的角度在做比较,也就
是说,在他的心智地图上,可能不是以“热饮”的角度在衡量,而是以这些饮料种种的“
特性”角度。例如在比较咖啡与茶的时候,“咖啡因”的特性会比较明显;较咖啡与热巧
克力时,就变成“糖”这个特性比较重要了。有时候我们偏向选择某些特性,有时候换成
考量别的特性,端看我们处于什么样的情况底下。
#与行为经济学的统合:从《不当行为》看《橡皮擦计画》
如果你看过天才交会时绽放的光芒,也许你就会期待自己总有一天也能够与谁碰撞。
《橡皮擦计画》这本书远不如 Daniel Kahneman 在 2011 年出版的《快思慢想》来的有
名,《快思慢想》介绍了人类心智是由两个系统所操控的,分别是“系统一”与“系统二
”。那这两个系统是怎么被 Daniel Kahneman 研究出来的呢?这就得提到,原本大家以
为跟心理学领域八竿子打不着边,但后来发现相性极合的领域“经济学”。
在 1975 年,有一位落魄的经济学家 Richard H. Thaler 在罗彻特斯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简称 UOR)担任助理教授,当时他 30 岁,前途茫茫,甚至有人怀疑他到
底够不够格当一位教授(谁也没想到 2017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会是他)。但 Danie
l Kahneman 和 Amos Tversky 改变了他的一生,在遇到这两位心理学家之前,在 Richar
d H. Thaler 还在 UOR 念研究生的时候,他就对经济学的课堂教材感到疑虑过。
在撰写他的毕业主题论文《生命的价值》时,他试图回答一个有趣的问题:人命值多少钱
?目前的估计数字,在后来与更新过的《人命价值几何》的论文中指出,拯救每条人命的
价值约 700 万美元,这个论文如今仍然被用于政府单位的成本效益分析。但正是在研究
人命价值的过程中,Richard H. Thaler 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他设计了一个问卷,上面的题目是这样的:“如果你感染了某种有千分之一致死率的病毒
,现在有一种解药可以救你,那么你愿意花多少钱来得到这个解药?”以及另外一题“某
种病毒有千分之一的致死率,需要付你多少钱,才能让你愿意被这种病毒感染一次?”传
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应该相同,因为你答出的金额都代表了千分之一
死亡机率的代价。
但问卷得到的答案却相差甚远,金额的差距高达 200 多倍(按《不当行为》中的叙述,
是 2000 美元以及 50 万美元的差距)。Richard H. Thaler 觉得这种现象很有去,把这
项结果拿给他的论文指导教授,但教授只告诉他不要再浪费时间,回头是岸,好好完成毕
业论文比较重要。就这样,Richard H. Thaler 一直郁郁寡欢了一段时间,直到 UOR 拒
绝提供他终身教职之后,他陷入了人生实质意义上的转戾点。
为什么是转戾点?因为一个助理教授没能当成终身职,那的确是前途未卜;但也是这个时
间点,他遇到 Daniel Kahneman 和 Amos Tversky 在《科学》月刊上的论文《不确定下
的判断:捷思与偏误》。后来的故事就简单了,Richard H. Thaler 开始与两位主角展开
在心理学上的研究,从而发展出新兴的学科:行为经济学。
这个故事里面包含了很多技术性细节,诸如“展望理论”、“禀赋效应”、“峰终效应”
、“预期效用理论”、“系统性偏误”、“捷思”等等,但这不是这一段我想叙述的重点
,在这一段我关系里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一个抱持着点子却被世界打压成伤痕累累的一
个人,在最后遇到了一个懂他的伯乐,并且彻底的推动了世界的改变。
也许世界的运行就是这样,我们只能一直保持正面的想法,一直充实自己,一直追求前方
的目标。也许有一天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就像那句鸡汤“努力也许不会成功,但不努
力一定不会成功一样”我认为面对这种世界的心态应该是这样的,要保持弹性,期待自己
哪一天也能在这世界上绽放,但也要知道,自己“最多”能拿到的就是对自己的心安理得
、对自己的问心无愧。
心得
念完《橡皮擦计画》给我最大的收获有两个:第一,重新捡起有关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在板上有我阅读《不当行为》的心得,已经是一段时间之前的事情了,看完这本书再度
让我意识到人类的判断有多么脆弱,会受到哪些因素造成偏误;第二,我也想成为像 Dan
iel Kahneman 和 Amos Tversky 那样的人。当然,指的不是成为心理学家,而是针对自
己的想法能实际地构筑出一套计画与理论,他们是学界的创业者,综观本书,你会发现他
们提出的论文以及面对的学术圈环境,简直就相如今的新创在做边缘创新一样。
我喜欢能够追逐自己梦想的人。在《橡皮擦计画》中也有许多值得摘录的名言佳句,例如
:“悲观的人碰到坏事,等于历经了两次厄运”阿莫斯常常这样说:“第一次是你担心某
件坏事会发生,第二次是坏事真的发生”、“我们做出的重大决定,通常都是随机发生的
。反而是那些比较不重要的小决定,才能看出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等等。我推荐在每阅
读完一个章节后,停下来思考几个面向的问题:这章节的发展对于“理论”的影响、这章
节的主角带给了我什么新的人生观......诸如此类。
由于修过经原,也阅读过一些相关的经济学、心理学书籍,因此我在阅读本书时没有遇到
太大的障碍。如果是害怕学术味太重的读者也不用担心,书中针对专有名词都有白话的介
绍,多半都还有提及相关的实验可以帮助理解。真的很担心的话可以先阅读《快思慢想》
这本科普读物(有条件的话建议读原文)。我会把这本书推荐给对行为经济学有基本认知
,可以“了解行为设计背后成因”的人来阅读,本书表面上的剧情很多,但如果有相关的
知识再来阅读,就可以抓到在剧情背后,那些理论成长的脉络。
最后,一样附上我在阅读本书时为每个章节做的章节笔记,欢迎大家参考。
章节笔记
第一章 那些年,NBA 的选秀会上
本章以休士顿火箭队总经理的故事说明过去的球员市场效率极低,人为的判断有很多缺点
。本章着重在描述总经理引进数据预测模型的故事,人为预测在本章一开始也有很多讨论
,但在预测模型上的讨论大致上有:模型也有局限性、人为判断跟模型的综合使用、大量
的偏误效应。本章引入模型的背景是从 2006 年开始的,当时要引入模型有很多问题,例
如资料不够全面,资料的维度不够(场均数据以及每场的分钟数据差别)、资讯不够详尽
、歧视过多等等,但在 2020 年人类对于数举分析的使用已经大幅进步了,大数据跟人工
智能是否在选秀市场上有更好的判断能力呢?这是个有趣的话题,可以去找找有没有近几
年的论文。最后我很喜欢总经理的世界观:概率论、以及认知到世界不是自己看到的样子
:“他很清楚,没有人能对所有事情都有把握。他只是运用数据分析来下决策,提高准确
度。他从不靠自己的直觉做决定,它赋予了怪咖一个新定义:一个了解自己的心,所以不
信任自己的人”。
第二章 少年康纳曼的烦恼
本章叙述 Daniel Kahneman(康纳曼)对心理学研究的初期历程。康纳曼是犹太人,从小
他就在纳粹的追捕下与家人四处逃窜,也因为这么特殊的童年经历,让康纳曼从小就以一
个旁观者、观察者的角度在度量身旁的人,也因此对心理学产生兴趣:为什么一个人对于
眼前所见的认知,会因为所处的情境不同而改变?当有个一心要灭绝犹太人的政权在欧洲
兴起时,为什么有些犹太人看见了并赶紧逃走,有些人却留下来等著被屠杀?二战完,康
纳曼服兵役时被掉进心理研究部门,负责以心理学塞选哪些士兵适合哪些职位,在这段经
历中,康纳曼发现了光环效应,并且制定了“康纳曼计分板”来避免人为主观判断的干扰
。本章有一个小主题,就是康纳曼生涯发展的一种模式:一开始热情拥抱某个想法或计画
,最后失望地割舍。例如在医学与性格研究这两个领域。
第三章 遇见天才阿莫斯
本章介绍 Amos Tversky (阿莫斯)进入心理学领域的过程。他的生平还蛮有趣也蛮吸引
人的,感觉是个理想中的风趣知识份子。这一章的后半部分主要在叙述阿莫斯进入心理学
领域后研究的“相似度”问题,这个问题的起因是因为“递移性”。递移性指的是,如果
你喜欢 A 大于喜欢 B,又喜欢 B 大于喜欢 C,那么你一定喜欢 A 大于喜欢 C。这个结
果在数学计算上是绝对的,但在人为的实验中却时常出错:假设一个人喜欢茶大于咖啡,
喜欢咖啡大于果汁,但不是每一次当面前有茶跟果汁时都会选择茶。后来阿莫斯的论文指
出,这是因为人在比较事物时,会列出“相似性特征”。在阿莫斯之前的主流心理学认为
,人们做判断是因为距离:当你比较两件事物时,你实际上是在问两者间有多相近。可是
这种说法很矛盾,就像诗人会说,我的爱像海一样深,却不会说海像我的爱一样深一样,
当人们用隐喻时,相似关系的方向性和不对称特别明显。阿莫斯根据这种矛盾否决了所有
建构在“距离”上的学说,进而提出了“相似形特征”:当人们在比较两件事物、判断两
者相似性的时,基本上心理会列出一份特征清单。这些特征,纯粹是他们对于事物的观察
,然后再计算这两个事物之间有多少共同特征。这个现象指出当人们在做决策的同时,也
在进行相似度判断。而判断的方法,就是一句自己所能注意到的特征。如果能引导他们去
特别关注哪些特征,我们就能操弄他们对相似度的判断。看到这里,我对行为经济学的起
源有了新的认知,原来也可以从“操纵相似性”的作法去解释行为经济学。
第四章 战火下,课堂里
本章介绍 Daniel Kahneman(康纳曼)的生平。从这一章可以看出康纳曼是一个对于世界
抱有好奇的人,他喜欢去追求问题。这一章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康纳曼的学生给他的评语
:“有人说,所谓教育,就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而康纳曼是这句
话的奉行者”康纳曼时常在课堂上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例如:以色列正面对恐怖攻击
,康纳曼就要求学生利用心理学设想政府应该怎么做才能安抚人民的情绪;康纳曼也教过
飞行员,他要求学生设计一套方式让飞行员能记住一大串的指令;他曾经买了一款游戏,
然后要学生设计一套教导别人如何教导这套游戏的方式......诸如此类。这一章的中断部
分也介绍到了康纳曼后来提出系统一与系统二的契机,是康纳曼在研究“知觉防卫”,一
项研究发现人们会下意识地受眼前所见字词影响而不自知:眼前的事物烙印在心中,但心
智却没有察觉。这让康纳曼提出疑问:这种下意识是如何运作的?如果一个人不觉得自己
“认得”某个词,那么他要如何理解并进一步扭曲这个词的意思?莫非我们的心智,存在
著两套不同的运作机制,一套负责接收外界讯号,另一套负责阻绝讯号......这就是系统
一系统二的雏形。这一章也提到一个我很喜欢的概念,Taleb 说:“人们总是喜欢去寻找
自己想要模仿的对象,其实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去找出你不想模仿的人,并且努力让自己
不要成为这样的人”这是删去法、负面作法的应用,这跟康纳曼的研究策略非常雷同。康
纳曼认为,要了解人体感官的运作,就要知道感官是如何出错的。错误不仅有用,也能揭
开心智运作的深层本质:“我们要如何理解记忆?想知道答案,我们该做的不是研究记忆
,而是研究遗忘”。这种从反面思考的路径很有趣,就像经济学中认为,做选择时不该用
正面看有啥选项,而应该从反面看,你选了一个东西后你其实失去了什么。
第五章 在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本章叙述阿莫斯跟康尼曼合著《相信小数法则》的故事。首先,阿莫斯跟康尼曼完全是不
同样的两个人,虽然在希伯来大学中两人都是著名的教授,但是少有往来。直到有一天,
康尼曼出于好奇,邀请阿莫斯到自己的课堂上演讲,才上演了一场不同价值观的激烈碰撞
。后来这两个人渐行渐近,书中有一段叙述很好玩:先前有学生无法理解,为什么希伯来
大学最顶尖的两位明星教授,彼此保持如此遥远的距离?现在他们同样无法理解,为什么
想法如此南辕北辙的两个人,可以找到共通点,甚至可说是成了灵魂伴侣?本章后半部叙
述所谓的《小数法则》,大多数人在判断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往往会违背概率理论
中的《大数法则》,而不由自主的使用《小数法则》,就是滥用“典型事件”,忘记“基
本概率”。小数法则是指人们倾向于将从大样本中得到的结论错误地移植的小样本的倾象
中。例如,执硬币时,长期来看正反面的机率会是 50%,因此当连续出现五次正面后,大
多数人会认为下一次出现反面的机率会大于 50%。那为什么要研究小数法则呢?其实他们
想要探讨的,不只是人们如何运用统计学的问题,人类“基于直觉而产生的预期,会因为
对世界的错误认知而遭到扭曲。”他们发现,当人类心智在预测某个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
率时,靠的不是统计数据,那靠的是什么?人类的心智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第六章 揭开心智之谜
本章介绍心智中的“捷思”。这一章分了三种捷思,第一种是“代表性捷思”,指的是人
们在进行判断时,会将要判断的“标的物”与心中的某个“理想典范”作比较。当人们评
估生活中各种情境的发生机率时,他们判断的依据通常是相似性(代表性),在许多情况
下,如果事件 A 比事件 B 更具有代表性,人们就会判断 A 的发生机率大于 B。例如如
果某个篮球员与你心目中的 NBA 篮球员形象越接近,你越可能认为它未来会成为 NBA 球
员。第二种是“可得性捷思”,指的是如果一件事实或意外事件让人们印象深刻,例如最
近才发生,或是很常发生、经常被你提起,都会特别容易被你想起来,在做判断时,你也
会给予加权。第三种是“定锚”,指的是我们在做预测时,会因为无关的讯息而受影响。
本章稍微难阅读一点,要说明捷思,就必须以实验说明。实验的内容是提出一个问题,通
常这种问题有明确的答案,所以实验者只需比较正确答案与受访者答案的差异为何就好,
但正确答案的运算需要一点统计知识或数学运算。这一章还提到专家不可信的话题,说建
立一套简单的模型就能比医生更有效的判断患者是否罹患癌症,不知道这件事到现在是否
还是这样。在 2016 年的菁英日课中,有一期讲到心理治疗师的判断比起模型化工具逊色
许多,也可以拿来做个参考。
第七章 为什么千金难买早知道
本章讨论预测。在预测上常出现的偏误是“后见之明偏误”,指的是一旦人们知道了最后
的结果,就会夸大原先对此一事件的猜测倾向,导致认为自己“早就知道结果”的错误认
知。拿篮球赛举例吧,在球赛开打之前,双方队伍都有无数个支持自己队伍绝对赢球,对
方队伍必定输球的理由,但当结果出现时,败方队伍总是会冒出许多“合理的失败理由”
,但如果这些理由真的这么清晰合理,那为何在球赛开打之前没有人看到这些因素呢?在
历史研究方面也是,我们太常发现自已无法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但是事情发生之后
,却又自信满满地解释已发生的这些事情。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大航海时代、一战
与二战,都会有历史学家给出发生这些惨烈事件的原因,这些原因看起来无比清晰,但是
为什么当代的人们却对这些线索一无所知呢?答案是,这些线索在当时也只是背景杂音的
一部分,人们对于预测不确定的未来不具有稳定的能力。为什么不具有?这一章提到一个
实验,实验的结论是只要给受试者任何资讯,即使是无用的资讯,都有可能增加他们预测
的信心。实验设计了两种情境:没有给予特定证据,以及给予无用的证据。而人们的预测
结果大不相同。没有给定特定的证据,人们会正确地运用先验机率;但如果给予特定的证
据,他们就会忽略先验机率。
第八章 派出信使,到未来之地
本章以 Donald Redelmeier(雷德迈)为主角,雷德迈是 Sunnybrook Hospital 的医师
,主要工作是检视医学诊断上的错误情况。雷德迈和阿莫斯与丹尼尔“个别”工作过,他
们找上雷德迈的因素很简单,就是在医学诊断上很长出现所谓的“捷思”。例如在赌钱时
,医生和病患有什么不同的心理倾向?当医生告诉病患一个手术成功率有九成时,或是当
医生告诉患者有一成的手术失败率时,患者选择是否动手术的机率截然不同。例外,这一
张还提到了“选择性配对”,也就是关节炎和温度差异的例子,一般人认为天气冷会造成
关节炎只是一种代表性的捷思,只是因为关节痛的时候病患会特别去在意天气这个因素罢
了。最后,这一章叙述了“峰终定律”,也就是人们对一件事情高潮与结尾的印象通常会
代表人们对整个事件的感受,本章是以大肠镜作为例子。这一章蛮有趣的,内容慢慢提到
一些行为经济学或经济学中会使用的东西,例如重复赛局等等。在这一章中有两句话让我
很有感触:如果可以很具体地描述可能发生的灾难,就会让我们感觉到这趟旅程的危险性
很高,即便这些轻易就可想像出来的灾难,并不代表他们发生的机率会比较高。相反地,
当可能的危险难以想像或完全想像不出来时,我们就可能低估他们的风险、一个人在做预
测时,只有在百分百确信自己是对的情况下,才能略过基本比率。第一句告诉我们,人们
对于未知的事物的处理能力有多差;第二句告诉我们要避免捷思。
第九章 从快乐到遗憾
本章借由以阿战争的发展说明阿莫斯和丹尼尔是如何从研究“决策分析”,转而研究“
决策研究”。改变的转戾点是因为美国国务卿季辛吉前往调停埃及、以色列、叙利亚时,
丹尼尔交给以色列的外交部长一份报告,报告的内容是如果这次调停破裂,全面开战的可
能性会上升 10%。但外交部长看完这份报告后说:“才增加 10%?那没什么差别嘛。”这
句话让丹尼尔放弃了决策分析,他发现人们对数字理解太少,少到几乎看不懂数字的意义
,大家都不觉得机率是真实存在的东西。而且没有人会根据数字做决策,他们要的是故事
。在这之后丹尼尔跟阿莫斯开始研究另外一个主题,有关“期望效用理论”,期望效用理
论是 1730 年代,由瑞士数学家 Daniel Bernoulli 提出的,他说:“人们追求的不是期
望值最大化,而是“效用”(utility)最大化”就是指在风险情况下,个人所做出的选
择是追求某一数量的期望值的最大化。但后来法国经济学家 Maurice Allas 提出了“阿
莱悖论”指出期望效用理论的矛盾之处。丹尼尔与阿莫斯则透过这个矛盾发展出了一套“
后悔理论”:人们在做决定时,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考量的,是追求遗憾(后悔)
最小化。这套理论,后来也成为了“展望理论”的基石。
第十章 人生有赚有赔
本章在介绍那些如今在行为经济学领域鼎鼎大名的理论。自然,这一章也提到了经济学诺
贝尔奖得主,《不当行为》的作者 Richard H. Thaler。有关理查的故事在《不当行为》
中有很深刻的叙述,本章大致上提了一些理查的个人特色,以及理查发现传统经济学的矛
盾之处:千分之一的疾病、坚果的选择等等。后来这些研究与洞见被整理成所谓的“禀赋
效应”,简单说就是一旦某样事物让你感到拥有,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就会开始提升,激发
你做出不同行为。在面对收益时,会想规避风险;在面对损失时则会倾向于冒险也是这一
章讨论的主要内容:对于负面变化的敏感度高于正面变化,这种现象不是只出现于赌局,
这充分反映出人类基本上就是一部追求快乐的机器。对多数人来说,获得一样东西的快乐
,远小于失去一样东西的痛苦。最后,这一章指出了行为经济学的一项核心洞见,人并非
完全理性,人们并非在不同事物之间作选择,而是在不同的描述之间作选择。
第十一章 橡皮擦计画,未完成
如果说展望理论或是后悔法则是在探究:人们对用负面情绪的“预期”,以及这种预期会
如何影响他们的决策,那这一章丹尼尔开始发想的主题是如果不愉快的事件“已经”发生
,人们会如何“抹除”?模拟一个情境,有一个上班族每天上班都走同一个路径,就这样
走了 20 年,但是某一天因为某些原因,这个上班族决定走另一条路径上班,结果发生车
祸死去了。请问,你会如何“抹去”这个事件呢?我觉得“抹去”这个词用的不太精准,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抹去指的是对于这件事情感到遗憾的因素。简单来说,对于这起事件
,我可能会这样抹去:啊,如果那天他没有换另一条路径去上班就好了。但是除了这个因
素,明明还有很多抹去的方式啊,例如我们可以说:啊,如果那天他便秘拖个 5 分钟才
去上班就好了等等,但是为什么人类的心智不会这样想像呢?这就是丹尼尔要研究的东西
:反事实情绪。除了这个主题,本章还介绍了阿莫斯与丹尼尔逐渐开始的矛盾,因为两人
分隔两地,不能再像往常一样亲密无间的合作,加上双方面对的环境不同,让这两个人之
间慢慢地出现代沟。
第十二章 一朵可能性的云
本章在叙述提出新颖学说的阿莫斯与丹尼尔与当时的学术圈论战的过程,很多人认为他们
夸大的人类心智的误区,使人不在相信心智。但阿莫斯的态度是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
根据经验法则来做决策通常都不会有问题,只是有时候会失灵,而这种失灵的现象值得关
注,是因为我们能看见自己的心智是如何运作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加以研究呢?毕竟
,当我们用视觉错觉去理解眼睛如何运作时,也没有听到有人批评啊。也是在这一来一往
的过程中,阿莫斯和丹尼尔提出了“琳达问题”以及其衍生出的“合取谬误”:一种认为
多重条件比单一条件更可能发生的认知谬误。但也是在提出这些理论的过程中,阿莫斯与
丹尼尔之间的矛盾越闹越深。
第十三章 尾声
尾声在叙述阿莫斯因病逝世,还有丹尼尔得到诺贝尔奖的过程。
作者: maydaynice (人间好时节)   2020-10-14 23:17:00
好棒的内容,多谢分享
作者: kimberly (kim)   2020-10-15 01:32:00
作者: colingoodboy (wait)   2020-10-15 10:50:00
感谢分享
作者: DragonTsai (只因我为爱而生)   2020-10-15 14:46:00
作者: candy0919 (坎蒂张)   2020-10-15 18:59:00
很丰富的心得,正在看这本,可惜看原文的常常要停下来思考一下,早知道就买翻译本了XD
作者: tintinfu (宝螺)   2020-10-16 20:03:00
推!
作者: miyabi82123 (MIYABI)   2020-10-18 19:33:00
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