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只有读书能抵达的境界》为什么要读书?

楼主: ariel92 (ariel)   2020-09-28 14:42:38
时不时能在板上(或其他地方)看到“为什么要阅读”这类问题。
实际上,这也是我经常在思考的——之于我,只是单纯喜欢,并享受阅读的过程——但我
也喜欢看不同的人分享对于“为什么要阅读”这个问题所提出的观点与经验,因为觉得对
同一道题的各自表述很有趣。
昨天无意间翻开了《这一生,你想留下什么?:史丹佛的10堂领导课》(Leading Matter
s: Lessons from My Journey)这本书,
一开始只是被作者汉尼斯的背景吸引,
(以下为博客来的简介:汉尼斯曾任史丹佛校长长达16年,是美国大学校长平均任期的两
倍。任期间带领史丹佛被《富比士》评为“全美顶尖大学第一名”,对学术与产业的贡献
甚巨,不只是图灵奖得主,更有“硅谷教父”的赞誉。曾受美国前总统欧巴马邀请,参与
科技领袖晚宴,与贾伯斯、祖克柏、施密特同为座上嘉宾。本书分享的10项领导原则,是
他40多年职涯、25年领导之路精髓,旨在建议现在与未来的领导人,发挥影响力,留下长
远的贡献。)
及至看到汉尼斯在“第八章 求知欲: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中提及他对于阅读的体验和
自身的收获,我也感觉获益良多,甚至想去将影响、造就出这样一位出色人物的书也找出
来看看。
以下节录部分内容分享,而原书有更多他自身的经验值得一看,推荐。
阅读是最好的礼物
我想我总是保持着适度的求知欲。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很乐意花几个小时阅读百科全书
。20世纪50年代,当我还是个年轻男孩时,我的父亲,一名航空航天工程师,经常上夜班
,而在多年前的那些晚上,我母亲通常会给我们读书,那些年中,我们读了几乎所有弗兰
克灭j姆(Frank Baum)写的“绿野仙踪”系列故事。我母亲对阅读的热爱,是她给予我
的最好的礼物之一,但我那时还未意识到这一点。
10年后,当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对社交活动、派对和各种杂七杂八的事儿并不感兴趣,这
些事往往会占据许多一年级学生的时间,包括我大部分的室友。我更则专注于满足我的求
知欲。
尽管我没有交很多朋友,但我在第一学期成绩很好,也因此说服了学院院长,允许我在春
季学期选超出学分要求的课程。春季学期没开始几个星期,我便收到了母亲给的生活费,
但没有平时的信件,只是一个简短的信息,说她有视力问题,但不用担心,她很快就会再
写信给我。一个月后,爸爸打来一个电话催我赶快回家,因为我母亲因患癌症而奄奄一息
。那天晚上我爸爸在火车站接我,告诉我说——你妈妈的日子不多了。同样是在那天晚上
,正当我们说著话,医院打来了电话——我的母亲走了。那一刻,我们这个有6个孩子的
家,如同天塌了一般。
大约一周后我回到了学校,但我很难专注——我的学习不再吸引我投入其中,我没有了在
情感上支持我的人。那个学期我表现不佳,令人欣慰的是,6月一到,我又能回家了。
我的家人和我是如何从这场悲痛的经历中走出来的呢?多亏了我的外婆。她体贴、耐心而
又温柔,她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并在其后几年与我们共同生活,在照顾我年轻的兄弟姐妹
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而我,回来和家人朋友们在一起后,也恢复了过来。虽然母亲不在
了,但我意识到她给了我太多太多——对阅读的挚爱、对大千世界的求知欲以及如何在人
生前路上运用这些礼物。本质上,我的母亲一直陪伴着我,而我也一直努力以一种让她感
到自豪的方式过着我的生活。
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
直到今天我仍然是一个贪婪的阅读者,因为学习让生活更有趣。沃尔特椰莳蔼J森在《列
奥纳多溯F楫溆_传》中写道,达楫溆_在他笔记本里,用了7200页来记录勾起他好奇心的
东西——这是他不懈追求知识和深入探索未来可能性的明证。我怀疑自己也有类似的永不
满足的学习欲望。除了个人享受其中之外,这种持续一生的好奇心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给了
我很大帮助。它使我能够与世界和未来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当我的领导职责从相对同质化的工程学院,扩展到涵盖各个领域且异质化很强的整所大学
时,突然间,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斯坦福大学大约有100个系所和教
育项目,在许多学科中,我所知道的比在该领域学习的本科学生还要少。
我马上就努力拓展我的阅读面,探索一些看起来关键的领域,以及我几乎不了解的领域。
作为一名科学家,我最大的挑战之一是了解那些重要的人文学科。虽然我的妻子是一位来
自艺术世家的艺术家,她曾教过我一些关于视觉艺术的知识,而我对小说的热爱也让我接
触了一些文学传统,但我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我开始阅读《纽约书评》(New York Rev
iew of Books),该书着重于介绍文学和历史领域的重要书籍。许多书比我通常选择的书
更偏重学术,但为我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在这一点上,这些书的确很有价值。
最重要的是,我专注于“读懂”我新的领导角色。长期以来,我视林肯为导师,但现在我
拓宽了视野,开始尝试理解是什么让西奥多溼侨绚痋B林登枫钂姣鼎峔銗L领袖变得伟大。
约翰逊尤其让我着迷。尽管他因越南战争而晚节不保,但他在内政方面拥有最好的表现,
在现代可能仅次于罗斯福。我想了解约翰逊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并在罗伯特极d罗的书
《参议院的主人》(Master of the Senate)中找到了令人信服的答案。
我一直喜欢阅读历史书籍和人物传记,以了解那些伟大的城市、国家和文明的轨迹。现在
我把阅读的重点放在探寻领导力、历史突破和历史灾难的谜题上,特别是那些本可以避免
的历史灾难。我阅读伟大领导者的故事,来了解他们的习惯,了解哪些特质让他们取得成
功,看他们如何应对危机,如何对待成功以及如何面对失败,这可能更重要 。
由于没有几个同事能和我谈论领导力的问题,所以我就与过去的这些人物进行“对话”来
寻求安慰和支持,他们面对过远大于我所面对过的挑战并幸存了下来,这一点让我感到欣
慰。很显然,1785年的问题必须转化为21世纪的问题,但我惊喜地发现,几个世纪以来,
人类的核心要旨竟然保持着一致性——在动机、行动和决策方面的一致性。
例如,是什么让乔治殿堬措y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成功地领导著一支装备不足、训练欠佳
的军队,打败了准备充分的英国军队?我了解到,华盛顿的领导特质和他的战略至关重要

在英国的体系里,军官是贵族阶级,而士兵不是,这反映了英国人的阶级体系。作为一个
富裕的地主,华盛顿本可以用相似的方式组建他的军队。但相反,他选择把大陆军团中的
士兵当作他的同事,而不是他的下属 。当然,他仍然掌控大局,下达命令——每个人都
明白他是领导,但他不把士兵当作附属品,不把士兵当作外人,他这么对待士兵,这就是
为什么这些士兵以近乎无法想象的忠诚为他而战斗的原因。
文学、传记和历史——它们就像实验室,我们可以测试和学习重要的经验教训,而无须将
自己置身于那些艰难险阻中去。阅读失败的案例,帮助我认识如何避免一些错误,以及如
何像经历过的人那样复苏过来。我认识到,最优秀的领导者不光要接受失败,更重要的是
他们会为此承担责任,并努力化失败为成功。
华盛顿在长岛和曼哈顿几乎败北,但他挺过来了。林肯在很长时间内,曾错误地坚持任用
乔治岁薛J莱伦(George McClellan)将军。而在错过了许多能早日结束战争的机会后,
他才得以学习并成长为一名总司令。一些领导者从失败中恢复元气;另一些则没有。我从
他们每个人历经的考验中学到了东西。
接受成功的加冕很容易,但在理想情况下,你会认识到,为你工作的人应该获得至少与你
一样多的桂冠。承认你错了并且为你的错误承担责任并不容易。这是许多领导者误入歧途
的地方:他们将失败归咎于下属。责备他人不仅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实际上,这样做还会
破坏你作为领导者的威信。
在考验人的时刻,伟大的领导者展现出他们的真实特质。格兰特将军承认,在冷港战役(
Cold Harbor)最后一战中的灾难性指挥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数千人因此失去生命;
而艾森豪威尔将军在诺曼底登陆前夕就预先写好一封信,表示如果诺曼底登陆失败他愿意
接受一切指责。他们的故事告诉我,如果你不能承担失败的责任,你就不应该承担领导者
的职责。
我还从阅读中学到,伟大的领导者不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更重要的是,当他们再次
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他们已经对先前的失败复盘思考,并制定了新的策略去追求成功。他
人可能着眼于领导者的成功之处,但伟大的领导者会从各个角度分析自己为何失败,直到
对此了然于心。这不是内疚或自责;这是在学习下一次如何做得更好。在这些领袖对失败
的分析中,我了解到了一种范式:他们采取了一种科学的求证方式,对失败进行实证分析
,了解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错?哪些可以改变?如何能够沿着学习曲线进一步迈向成功?
所有的领导者,不仅仅是总统和军官,还有科学家和企业家,都需要谦逊、勇敢和智慧地
直面失败。
我曾问过艾萨克森为什么要把许多领导人的缺点一并写下,包括爱因斯坦、乔布斯和富兰
克林。他说:“我想表明,即便一个人有缺点和失败,但他仍旧可以非常成功。”是的,
我们都有性格缺陷,都会犯错误。但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避免犯错误,如果犯了,接受
错误并从错误中恢复过来,然后继续前进。
我在试图推进新建纽约校区的工作中遭遇了失败。我渴望获得成功,但当现实情况不支持
时,我只能把斯坦福大学从这笔交易中拉了出来。在我第一次尝试扩大本科招生时,依旧
遭遇了失败。在那种情况下,我意识到我没有提出有利于扩大招生的有力论据。我吸取了
教训,在下一次用了完全不同的方法。
在探索了伟大领导者的成功和失败之后,我在更大范畴理解了这些失败。我没有把失败归
咎于他们的个性。相反,我认为失败是领导力的一部分,因此我也很快就恢复元气。
我还会将自己的错误作为案例来教导别人。当我向学生讲述创立美普思公司的故事时,我
分享了我作为一个缺乏经验的企业家犯下的最大错误。尽管当时的技术前景一片光明,但
是我们这三位年轻博士,因为几乎没有任何商业经验,放弃了董事会专设的创始人席位;
所以即便我们是创始人,也未能保有足够的决策权。因此,董事会在没有参考我们的意见
的情况下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决定。这些决定并没有扼杀公司,但它们放慢了公司前进的步
伐,而且它们提高了公司上市发行的资金门槛——增加了大概2000万美元。这便是我最大
的遗憾:我们的错误将导致更多所有权被稀释,我们像是从为公司努力工作的员工口袋里
掏钱一样。我们这几个创始人后来都再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我经常分享这个故事,希望
别人能够吸取教训,避免这样的错误。
最后,无论你身处哪个行业或研究领域,身居怎样的领导位置,你都可以通过保持好奇心
和向他人学习来为成功以及失败做好准备。
※ 引述《wackynoteis (Waki瓦基)》之铭言:
: 《只有读书能抵达的境界》网络什么都有,为什么要读书?
: 人的一生有限,但是读“书”可以体验我们无法抵达的境界
: 图文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only-reading/
: 这本书在说什么?
: 《只有读书能抵达的境界》的作者是日本作家斋藤孝,他的作品涵盖教育、学习、阅读

: 思考领域,同时也是一位热爱阅读的爱书人。致力提倡“读书习惯”的他,对于网络和

: 位化带来的资讯爆炸,他在这本书的开头这么评论道:
: “互联网虽然有大海之称,但十之八九的人都像在浅滩上捡拾贝壳,鲜少有人潜入深

: 。明明只要潜下去,不但可能遇见不曾见过的深海鱼,还会发现一望无际未曾见过的世

: 。所以即使面对同一片海洋,但会怎么做却因人而异。”
: 他认为观看说书影片、阅读网络文章都无法取代读书,因为读书最大的作用,不在于吸

: 资讯,而在“体验”。只有当我们投入阅读一本书的“过程”,才能深刻体验到书本作

: 的思想,进一步锻炼自己的思考力和人格素养。
: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不断思考作者说的这句话:“一旦养成读书的习惯,读起书来

: 会越来越轻松,而且能渐渐深化知识、思考与人格。”对于我自己而言,养成读书的习

: 之后,的确为我带来了三个阶段的成长,以下我将读后心得与重点整理到一张图上。
: 三个阶段 https://imgur.com/Q5QLNBb
: 1.对世界充满好奇:知识
: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阅读的最直接好处,就是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和见闻。我常听人说

: 书读得越多,才知道自己知道的事情有够少。直到我自己真正开始读起书来才对这句话

: 生共鸣,也激励我自己对世界产生更多的“好奇心”,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那么,我

: 要如何透过阅读,增长自己的知识?
: 首先,从阅读的“广度”开始,挑选不同领域和类别的书籍,不要设限、广泛地阅读。

: 如我自己从投资理财开始接触阅读,然后对金融历史和商业模式产生兴趣,后来又对职

: 管理和自我成长的书籍爱不释手。这个阶段,为的是开启阅读的广度、培养出阅读的兴

: 。
: 接着,是阅读的“深度”。以投资理财为例,我起初只是为了学习投资赚钱,就从投资

: 工具“股票”和“债券”开始研究。然后,再学用什么方法投资,如何衡量投资的报酬

: 风险。最后,探究为什么要投资、金钱的意义、用钱的心理。一层一层地往下挖掘。
: 最后,是阅读的“密度”。作者说的很直接:“一个主题连续读五本,便是A级。”我

: 初对于投资领域很陌生,但仍然硬著头皮找了好几本经典著作来读。不同作者,对同一

: 事情,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连续看同一个主题书籍的好处就是,你会发现哪些事情

: 共同的本质,哪些纯粹是作者个人观点。
: 《跨能致胜》这本书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最成功的策略是能把乍看不同的各种情况连

: 起来,看见深层结构的相似之处。”我后来试着把投资的观念“连结”自我成长的策略

: 发现两者在“复利效应”和“看长不看短”之间的惊人相似之处。
: 此外,“复利效应”的概念,也能连结到读书的速度。我在《雪球速读法》的书评曾经

: 享过:“真正的速读其实是累积脑中杂学数据库的过程。起初缓慢、辛苦、没效率。渐

: 地,当数据库累积到一定的量,开始出现雪球效应,才会让整体的阅读速度越来越快。

: 因此,“知识增长有如细胞分裂”,当你开始透过阅读累积知识的时候,就像是细胞分

: 一变二、二变四,再变成八、十六…一开始看起来没差异,但分裂次数越多,差异越大

: 一年只读个两、三本书感受不到这件事,但当你一年可以读五十本的时候,事情会很不

: 样。
: 2.向一流人物学习:思考
: 俄国诗人亚历山大.普希金层金说过:“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

: 。”我认为读书最棒的一件事,就是能透过伟大人物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更进一步的

: 界,则是知道这些伟大人物如何“思考”一件事情,反问自己:“如果换成是我会怎么

: ?”
: 我认为在读书的前、中、后阶段,“带着问题去阅读和输入资讯,用学到的新东西去思

: ,再用别人理解的话输出”,这种阅读的方法,对于提升自己的思考方式最有帮助。
: 首先,“输入”是带着“问题”去阅读,问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 然后是把书里面的内容与自己的“经验”连结,对自己提问:“对我来说,这个观念相

: 于什么?我会怎么做?”最后是放入自己的“情感”,问自己:“我喜欢这个说法吗?

: 个观点为什么让我感到愤怒?”
: 其次,“思考”的逻辑和方法,可以分成两阶段。第一阶段是用作者的角度思考:“为

: 么他认同这个观点?是基于什么事实?”第二阶段是用自己的角度思考:“我认同吗?

: 什么?”例如我在读完许多人奉为理财经典的《富爸爸穷爸爸》之后,就整理出了我认

: 和不认同的观念。
: 最后,“输出”的第一种方法是“写推荐文或评论”,最好能用简短的文字记录自己读

: 之后的想法和心情。第二种方法是“讲出内容给别人听”,如同作者提倡的:“要深化

: 考,对话是最好的方式。”读完一本书就讲给别人听,比起单方面的吸收,更能有效转

: 成自己的思考养分。
: 对于这整套输入到输出的读书方式,我自己正尝试着以“阅读前哨站”部落格做为实践

: 范例。虽然我们离那些伟大的人物很远,但是透过这样的练习过程,那怕只能多接近他

: 一些,我的内心都会感到无比雀跃。
: 3.面对生命的态度:人格
: 作者认为读书对一个人的“人格”培养很有帮助,人格就是个人的“知识、思想、情感

: 性格”综合而成的状态。你或许会想,人格应该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性吧?难道人格可

: 后天养成吗?答案是可以的。如果仔细观察组成人格的四个元素,会发现人的“知识”

: “思考”,恰好可以透过读书来提升。
: 当我们透过读书增长知识、磨练思考,就会进一步影响自己面对外界人事物的“情感”

: 然后对自己的“性格”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透过读书,你可以用这种“由外而内”的

: 式改变自己的人格。然而,反过来想,读书也能做到“由内而外”的方式,可以让我们

: 自内心的改变,进而影响自己的行动。
: 首先,问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最出色的,莫过于心理学家法兰克

: 顾他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写成的《活出意义来》这本书,他这么说:“不是你对生命有

: 指望,而是生命对你有何指望”。赋予自己活着的意义,就能承受任何磨练。
: 然后,再问自己“有哪些伟大人物的典范?”我们遭遇的各种困境,其实许多人也遭遇

: 了。读书可以让我们透过伟大人物的传记,了解他们遇到类似的困境时,会怎么想、怎

: 做。我们可以去探索那些让自己产生共鸣的故事,认识古今中外的各种价值观,寻找属

: 自己心目中的典范。
: 最后,问自己“我该采取什么行动?”当我们懂得赋予生命意义、探寻典范之后,就能

: 更宏观的视野,改变自己面对生命的态度。态度改变之后,我们采取的行动也会跟着改

: ,进一步去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思考,来贯彻这份由内而外的改变。
: 诚如作者所说:“生命态度比胜负更重要。”透过阅读,让我们可以一边探问人生在世

: 意义,一边挖掘更深更广的知识和思考,这正是人生真正的乐趣。
: 后记:阅读使人生更深刻
: 最近我读到两本同样是谈阅读的书,《一流的人读书,都在哪里画线?》比较偏商业书

: 的阅读指南,谈怎么去芜存菁和画重点;《只有读书能抵达的境界》则额外涉略了更多

: 文哲学的范畴,谈了更多生命的意义和思想的境界。
: 这本书也让我领略到从作家斋藤孝这样的爱书人眼中,透过阅读让他看到了什么样的世

: 、开拓了什么样的视野。他在书中还推荐了40多本横跨不同领域的经典书籍,我也挑了

: 些放到自己的待读书单中。
: 总结这本书给我的收获,想要达到“读书能抵达的境界”,我们可以用“由外而内”的

: 法,从知识、思考、人格向内探索。我们也可以“由内而外”,从生命的意义、心中的

: 范、采取的行动逐渐改变自己的人生。
: |读书,是生而为人才能领略的喜悦,是我们能够靠自己的力量,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深

: |的最佳手段。
作者: hwider (海里的星辰)   2020-09-28 16:47:00
谢谢分享想读艾萨克森写的传记
作者: viaggiatore (▁音)   2020-09-28 17:16:00
这本书的其他感想,也推一个。
作者: xufuu (xufuu)   2020-09-28 17:21:00
推分享 但是编版上看得有点吃力 后面几段密集到不行
作者: Pluviophile (Pluviophile)   2020-09-29 00:20:00
一大堆乱码
作者: hwider (海里的星辰)   2020-09-28 08:47:00
谢谢分享想读艾萨克森写的传记
作者: viaggiatore (▁音)   2020-09-28 09:16:00
这本书的其他感想,也推一个。
作者: xufuu (xufuu)   2020-09-28 09:21:00
推分享 但是编版上看得有点吃力 后面几段密集到不行
作者: Pluviophile (Pluviophile)   2020-09-28 16:20:00
一大堆乱码
作者: wackynoteis (Wacky)   2020-09-29 22:29:00
谢谢分享,我买了好几本艾萨克森写的传记但还没读 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