リリイ.シュシュのすべて
ISBN 9789865824143
看似在聊青少年,却提出了生死的疑问。
或许在我们青少年时,才能以纯粹的方式旁观生死。
明明应是离死亡还算遥远的年纪,却因此能以贴著死亡飞行的方式,凝视死亡,直接面对
存活的议题。
当时心智尚未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极限,才能勇敢碰触那个边界。
但也因为这样未完整而狭窄的认知,所有碰撞都残酷得令人感到痛楚。
加上是刚进入社群媒体的世代,随着资讯爆炸,情绪也开始无限制的蔓延与膨胀它的影响
力。
网络虽然充斥各种资讯,但同温层效应却正逐步固化我们的认知范围,它让我们看不见也
听不到其他的可能性。
我们这群生在转换期间的人类,很容易以为自己接收到的就是全部。
这样的状态,在假新闻之类的议题上,已经逐渐被关注。
或许随着网络相关产业逐步建构出完善透明的制度,加上原生网络世代适应后,就能渐渐
改变产业生态。
但相对封闭的同温层对群众心理层面的影响,似乎还没听到太多的讨论,即便影响也非常
大。
例如随机杀人、邪教、恐怖组织、自杀团体……
曾经我认为这与资讯封锁有关,但如今我认为,信念才是构成这些族群沉溺的关键。
并非不得不,而是给予偏好资讯的方式渐渐让我们走向偏激。
这对青少年的影响较大,虽然就算是大人也不一定能摆脱这个影响力,毕竟批判性思考是
需要培养的。
在我还能自称是青少年的年岁里,与故事中的角色一样,不太能多面向的判断除我之外的
处境,不论是价值判断或自我定义都是浮动的。
不太能理解,就算有同样的起因与结果,中间可能有千百种不同的逻辑。
俗称中二病。
这种病即便过了中二也不一定能摆脱,现在摆脱也不代表以后不会复发。
只有放开心胸去接受外界的刺激,才能意识到这个世界不只有唯一解,渐渐能看到这个世
界的其他部分。
这是必要的过程。
成长就是不断地意识到侷限,而后选择,放下某些人事物,累积某些人事物,借此突破侷
限。
长大,是了解到被舍不得绑住手脚的感觉,因为这些舍不得,都是我们放下许多珍视的人
事物,才形成的现在的自己。
但年幼时的困扰不是舍不得,而是最一开始的被侷限。
年幼,意味无力自主,不被允许或没有能力去执行某些选择。
例如分班或毕业导致的分离,父母离婚或搬家导致的人际关系断裂。
网络,我曾经以为能阻止这些无力,但似乎没用。
相对来说,比起拥有资源的大人,缺乏资源的青少年,更需要群体共同执行某些选择。
依循此模式进入群体的,便能借由群体,累积自己的经验与力量。
但,有顺利进入的,就有脱队的。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加入群体的层面,也有脱队的层面。
就像有人喜欢吃香菜有人不喜欢一样,没有什么对错。
但被贴上社会价值观的标签后,例如课业、感情,就会对依赖群体生活的人造成压力。
莉莉的存在抚慰了歌迷的心。
她说:“人生在世,本就是出悲剧。对人类而言,最大的心灵创伤,就是存在。”
让人感觉,“所以我感觉痛苦,是正常的。”
并非疗愈,单纯只是抚慰。
陷入无力的人们当然得先接受自己的无力,但部分的人无法自愈,只能耽溺于此,更因为
网络的力量,放大无力,甚至认可它的存在。
只是,凭此形成的群体,内部是什么?
刚开始读这本书,脑中浮现这个疑问时,我有点担心这是一部极其崩毁的故事。
结果,真的是。(笑
莉莉的歌与她对人生的价值观都没什么关系,她只是坦白表达了无力的现实。
有力量的人,单纯知道有像莉莉这样的人存在且明白自己身处的状况,就能自愈。
但无力的人呢?谁能带着这些人走出无力?
借由莲见的眼睛,可以感受到他所承受的痛苦与妥协。
被霸凌而后霸凌他人,自己与他人的自私与隐藏于木然表面下的另一面。
悲哀的是,这种处境的他,却还未能看到每个人各自的痛苦。
而书中仅展现了莲见看出去的世界,别人是否知道他痛苦,莲见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
一如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
然而,书中不只一次描述到莲见从他人的表达中感受到的震撼,或许这就是这个年龄所必
须面对的冲击吧。
例如他不想与其交流的小山内,拿走他刚到手的莉莉CD去听,原本认为不会听到什么好评
时,突然听到对方说“透明的以太”。
看起来乐天的诗织,却说想〝把自己吃成肥猪,应该就没有商品价值了〞。
更吸引我目光的是,莲见对此的思考。
〝我不认为她的见解是对的,但的确吃胖的话,或许有可能被星野抛弃。所以我觉得她的
理论不算太离谱。〞
他开始认为,自己的理论与他人的理论都不重要,他选择妥协于社会,而这还只是国中。
相对于这几个冲击莲见的人,星野对莲见的影响更大,但莲见其实并不真的了解他。
莲见认识的星野,是承受过霸凌,试图重新开始生活,假装那段经历不存在的星野。
两人就像是在网络认识的人一样,知道的都只是对方愿意展现出来的样子。
因为害怕再度成为被害者,回到那段无处可逃,只能期待关系终结的时期,星野似乎选择
抛弃了道德感。
每个喜欢莉莉的人都有各自的悲伤。
星野也有悲伤,在知道什么是道德却选择违背,那必然是有自己无法面对的恐惧。
这并非是在为加害者说话。
就像星野把恐惧转嫁给他控制的对象,例如诗织,而诗织又将一部份的情绪发泄到客人与
莲见身上。
假如我们认同可怜的诗织所做的事可接受,那星野做的事也可以被原谅了。
有这么一句话:分担能让痛苦减半。
只是星野并不是想让痛苦减半,他想完全摆脱恐惧造成的痛苦,于是想把痛苦让他人承担
。
然而,当他开始不再恐惧,却开始承受背德的痛苦。
于是他又拉人加入背德的行列。
星野完全被自己的恐惧吞噬,而那样的歪斜导因于他的早熟,他看到了目前这个世界的运
作方式:力量决定一切。
星野看到的是威胁与恐吓的力量,而诗织则是以美貌与弱势为力量,两者都一样令人屈服
,只是一个是有意识地运用,一个不是。
究竟如何能让这种互相压迫的轮回切断呢?
我们谁有资格要求哪个人,在他终于有力量时,选择把承受过的痛苦全然放下呢?
最终,我们只能要求自己。
莲见一开始或许就是这样良善的人。
因此在星野开始控制威逼这群曾经的好友时,莲见甚至跟着星野离开,他不解星野的改变
。
他只看到星野拥有如此多他没有的事物,他还不懂什么是“被过去的经历綑绑”。
当莲见写道:
“星野是我的憧憬,是我的目标。
或许我只是没有发现,我的目标正不断地往下坠落。”
我有种背脊发凉的实感。
即使天天见面、长期相处,人也很难持续跳脱自我来客观判断他人。
忘了从哪听来的,不要以他人做为目标。
不论是“成为谁”或是“超越谁”。
以前我认为这是因为目标不够明确,而且只要对方持续进步,我永远无法跟上他。
看这本书,我才知道还有这种可能。
成长趋势是随时有可能崩盘的。
觉得那位目标人物会一直以想像中的方式发展,不过是自以为。
或者换句话说,本来就不该盲目地相信任何人事物。
虚无的憧憬,一旦觉悟,往往最后必须亲手打碎它。
就像莲见明明清楚认知自己是“想要千真万确‘属于我’的东西。不会被任何人碰触、只
属于我一个人的东西”。
因为不想面对用假名字生活的自己,选择把心灵的重心放在网络上。
但在网络上,他仍是匿名的存在。
多么……明显的作茧自缚。
一旦面对了创造匿名的空虚自我,莲见终究会划破这个蛹。
只是没想到,小说是这样的结尾。
想来,踏出同温层、走出舒适圈,本就是痛苦的事。
电影与小说不同的地方就不细说了,可以自行wiki。
电影中不时冒出的键盘声,创造出与阅读时很不同的氛围。
期待、渴望,与无力。
诗织的乐天是因为逃避面对她无力处理的状况,在莲见的介绍下认识了莉莉的音乐,让她
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
在反复的安抚与面对中,与星野相同,选择了不断的逃避,走向了极端。
与他们不同的,是久野和莲见。
虽然与现实相同,选择面对,并不一定会有欢喜大结局。
但他们终究意识到,莉莉的音乐只是帮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现况,耽溺其中并无
法解决现况。
演唱会外的采访,让人意识到,之所以我们对某些人事物有共鸣,“我能感觉到她的悲伤
”之类的,不过是因为它让我们意识到自身的现况,而这个现况令我们悲伤。
与这些人事物的现况,一点关系也没有。
人们对自身立场的寻求认同,不过是希望获得慰藉,让我们无需面对“每个人都不同”、
“必须自己决定如何处理自己的困境”,乃至“终究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事实。
而星野把票丢掉的行为,正是最后一根稻草。
现实中,星野是莲见曾经无比憧憬的对象,即便最后改变到令他无法理解,但他仍旧相信
他们是一伙的。
虚拟中,星野是同伴,他们互相倾诉,“以为”了解最深处的彼此。
结果星野用那个行为表示不想跟他同伙。
终究,只有自己能守护自己,莲见势必是意识到了这个吧!
但即便是为了表达走出群体建构自我的过程,后续的情节实在是太残酷了,唉。
分享片中一群朋友到冲绳遇到的人(我忘了那个人的名字OMG)说的一段话
“
自然界就像我们的游乐园
但对于生活在里面的生物
可以说是地狱
可是这就是大自然
有好也有不好
生与死并肩而立的地方
”
显著的改变由此展开,即便征兆早在许久以前就存在了。
人凭借优势,能够悠哉立于自然界之外,却依旧逃不过“生与死并肩而立”的命运。
即便理想是人类全都和平共处,不用相互竞争。
但人之所以杀戮征伐是因为恐惧,而恐惧源于曾经痛苦后享受过不用痛苦的生活。
几乎不可能逃避的经验,却只有少数人做得到摆脱恐惧的情绪。
最后以书中的一段文字做结,
“
蝴蝶不吃高丽菜。
明明曾经那么喜欢的高丽菜,变成蝴蝶后却不吃了。
然后执迷于更甜美的花蜜。
可是,我们处在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中。
高丽菜吃腻了,想要花蜜。
可是,蛹是没有食物可吃的。
我们必须等待。等待变成大人。
可是成长有个人差异,我慢了一些,但星野很早熟。过快的成长。脱皮的季节。
可是,社会不轻易允许早熟者脱皮。
过期的蛹,只能在学校这个茧当中,一点一点地腐败。
”
过早的理解到“好想赶快长大,好想独立,好想不受摆布”的种种挣扎,好悲伤。
与书中的结尾不同。
电影中的莲见,究竟是划破了蛹,面对真实的自己了?
还是结成了蛹,变成了星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