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がない”から、なんでもできる!
ISBN:9789861363851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新的看待人事物的观点。
虽然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与习惯,但每个人的生涯会遇到的抉择满类似的。
过去的教育告诉我们,必须对一件事专心致志的持续坚持。
但……实际真的做得到吗?
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必须同时达成许多事。
年轻时必须同时就学与打工,工作中也常必须兼顾许多专案与制式流程,更别提工作与家
庭,甚至,像作者还兼顾了出国深造这件事。
不可思议。
读完书之后,我体悟到,这真的跟作者看待人事物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书中给我很大感触的可分为三个部分:
同时做许多事的观念建立;事前规划的方法;待人处事的态度。
首先,是“观念建立”。
“人越是忙,想做的事情就会越多。”
作者为此举了一个例子,
“当有件事火烧屁股,经常会有突然想要整理环境的冲动”
相信很多人都有一样的体验。
由这个例子推出的结论,让我发现自己是个负面思考的人。
我遇到这种状况,会先检讨自己是不是想拖延,甚至检讨为什么想拖延。
然而,正面思考的作者则是迅速面对自己“就是会有这种冲动”。
于是作者能直接开始想办法怎么把这些事情都完成。
““不是因为某件事情很难,你才不想做,而是因为你不想做,所以变得困难。”(出自
《死时谁为你哭泣》作者罗宾.夏玛)”
这段文字感觉就像为延续上一段设计的。XD
由于过去的我会定义自己是因为想要拖延,所以想出一些杂事来做。
作者的逻辑则是:并不是这些杂事不需要做,而是因为之前太闲,所以这些事就算没有刻
意安排,甚至也不觉得需要刻意安排时间去做(因为会一直这么闲)。
从后续的文章中,可以发现作者对做事的定义是包含“做规划”的时间。
我认为,作者之所以能越做越有拼劲,应该就像我曾推荐过的《这一天过得很充实》书中
描述到,规画假期会提高期待程度与满足感一样。
自身觉得越困难的事情,越需要做阶段性的安排,当我们完成一个阶段就会期待完成下个
阶段。
人都有一种“不喜欢事情做一半”的习性,假如还没有“不喜欢”,那只是表示这件事在
我们心目中还没到做一半。
当一件事情一直挂在心里,但却一直没去完成它,绝对不会是因为这件事很难。
就像人只会跟层级类似的人比较,当一件事情在观念中是不可能达成的时候,我们通常会
直接抛开不再去想。
正因为一件事情好像可能又好像不可能达成时,才会令我们烦恼。
此时作者的建议是:直接去做。
接着是“事前规划的方法”。
“先装大石头,再装小石头,最后倒入细沙。”
行程规划上,作者建议先弄清大石头是什么。
老实说,这部分我很不熟练。
除了要弄清人生中的大石头需要持续探索外。
这与我之前学过的四个象限排定当下“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的行程安排方式有
点不同。
但我个人之所以想逐步修改为大小石头的行程规划方式,是因为四个象限对我似乎有点不
适合。
例如每天运动对我是重要的,但究竟是紧急还是不紧急?迷惑。
当然,实际上是可以直接套用的,例如紧急且重要的要先装,不紧急但重要的可以当小石
头,然后紧急但不重要的可以当细沙。
不过像娱乐这种不紧急又不重要(或说只对我而言重要)的事情,该把它当什么排入生活
……我还在克服心理障碍。XD
“如果不改变应办事项的总量,无论多么早睡早起,也只是将晚上做的事情挪到早上罢了
。”
这也是我的一大状况,对于哪个时间应该做哪件事,我满没规划的。
到了假日,作者提的这个状况就会爆炸。
假日都会有很多想做的事,但假如星期五晚上安排太多事,导致晚睡的话,接下来的假日
就会过得很像没在放假。
这也是我不够了解自己能耐的关系,再多设定一些期限挑战,累积更多可供判断的经验值
吧。
““只做一半也不错”“完成一点是一点”。”
这句与上述的阶段性任务和完美主义有关。
我的经验是,假如每件事都想着今天一定要完成,那大概会什么都没做,或因为一气呵成
而导致虎头蛇尾。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和其他人事物,接受事情必须断在一半。
于是调整自己去提升分辨轻重缓急的能力,规划、评估与纪录每件事情完成度的能力。
“完成梦想的关键就是,理想和责任一起打,也就是同时进行想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无
论跨出的第一步有多小,都要踏出去。一旦踩上踏板,就持续踩不停。
我认为这就是实现理想的要诀。
为了达到目的,需先建立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中途停顿很正常”。”
之前看《银魂》电影里,阿银说过一段话:
那些不是身外之物!没有所谓身外之物。
抛下一切只为剑而活就是职人?少在那边装模作样。
你只是嫌麻烦罢了。
没办法扛下许多责任,没胆子面对人生的家伙,
别称自己是职人,少装了。
老实说,最初看这段话觉得很震撼,但心中的小我同时在murmur:
“没办法啊!我就是做不到让所有人满意啊!我只能选择自私或放弃理想吧。”
但其实这完全不同。
所谓责任是自己体认到也想做到的事,那些人事物非我不可,说是宿命似乎有点沉重,但
事实就是如此。
而理想并非一定要谁去做,但我想去做。
完全忽视责任追逐理想,至少在现代是不太合时宜的,应该持续一阵子就会被责任压垮。
最好的方式的确是像作者提供的观念,把应办事项确实的规画起来,排除个人的好恶,一
件件处理。
“只要有“一段一段完成”的心理准备,即使一次只走一小步也能坦然接受。而且也比较
懂得寻找重新出发的机会。”
这段话,一段时间以前的我大概感觉不到。
《被讨厌的勇气》之前,我很容易没意识到自己在抱怨。
所谓抱怨,我定义为“认为他人应该怎么做人做事”或“事情应该如何发展”。
读了那本书之后,学习了不要去介入他人的课题之外,不知不觉似乎也不再去想这些“应
该”的事了。
把焦点放在事情上,把与事情相关的人事时地物所有关系线排开,包括自己,就能清楚的
知道每一个阶段的期待目标与必须达成的目标分别在哪。
开始去做更多努力与肯定每个小成果,也因此可以更有弹性的去面对挫折。
但,也是会经常遇到自己的极限,作者对此认为必须“懂得借他人之力”。
最后是“待人处事的态度”。
“我抛下“别人的常识”,同时坚持门槛较低的“自订规矩”,便越来越常借助他人之力
,完成了更多事情。”
获益良多。
近一两年深切体悟到寻求帮助的重要性。
过去会觉得能自己做的事就自己做,就算可能很没兴趣或不擅长,也会选择耗时费力地去
学习。
对还在就学阶段与初入社会的时期当然是非常好且必须的,但当我检视与他人有沟通不良
的缺点时,我认为某部分就是我只专注于自己做。
会选择自己做当然与完美主义有关,可活到现在也总算懂了一点“我认为的完美并不一定
每个人都觉得完美”。
甚至我尽全部的努力,也不及别人轻松完成的成果时,为何不寻求他人协助?
“要请人帮忙时,关键的视角转换就在于“借助他人之力,并不是找人麻烦”。”
这与之前用抱怨的态度是非常不同的,当我“认为他人应该怎么做”的时候,就会变得像
在要求。
但转换心态后,我会时时提醒自己,这件事没有人应该要帮忙,是因为我想完成这件事,
所以寻求协助。
于是保持对等关系而非阶级关系非常重要。
目前我的体悟是,不要让对方觉得应该帮我。
假如对方一开始就有“我觉得这是他的工作”,对方下意识就会想逃避。
但假如对方觉得是在帮我点忙,那多少会乐意一点。
另外,
“若希望他人帮自己帮得轻松愉快,就要说清楚希望对方“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而
且还要下点工夫,让帮手能轻易提出“什么做得到”与“什么做不到”。
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该是资方与劳方,而是互相体谅的人际交流。”
重点不是资方与劳方或两者实际上是什么关系,而是“互相体谅”,这非常重要。
但假如还是无法呢?
我是有看过瞬间转换态度变得很糟糕的人啦!
但我个人建议读读作者举的例子,关于差点拿不到学位的事件,作者使用了“哈佛交涉术
”,超级精彩。
1. 不要责难对方的错误。
2. 向对方展现信任,请求帮助。
3. 把自己当商品来推销。
4. 强调双方的共同利益。
细节,我就不说了,哈哈。
最后,
“帮助人、关心人,或者受帮助、受关心,透过交流而更加紧密的人际关系,是我们该注
重的珍贵资产。”
“每个人都在开发中。丈夫、朋友、同事、上司、前辈,甚至公司老板,大家都是。这么
一想,便能容忍他人的失败与错误,心灵变得更加善良温柔。”
我有点腹黑,作者的正面提醒经常会让我去反思出比较黑暗的观点。
有人说,年纪越大越会防备他人。
那能突破他人防备的机会,其实就是这些互动的过程。
过程中,没有比较没有伤害,但在一次次的伤害中,我们才会发现哪些人事物是值得珍惜
的。
通常,这些都会变成感谢,因为会发现我也曾错过失败过,不论是有心还是无心。
但许多人却愿意容忍甚至原谅我,正因为学会看见自己的不完美,才懂得学着欣赏他人的
不完美吧,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