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速读法》心得:一张图学会如何用30分钟读完一本书
带着正确的技巧练习速读,读得快,反而更容易理解书本内容
图文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snowball-speed-reading/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自己的阅读的速度再快一点会怎样?“看书速度变成现在的十倍!”
“十分钟念完一本书!”“一个晚上念完五本书!”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速读”是每
个人都可以学会的技巧。
为什么我想学速读?
我真正开始爱上阅读,是读完《枪炮、病菌与钢铁》和《人类大历史》的时候。当时,我
几乎是逐字逐句读,可是当下非常享受,完全沉浸在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里,拓展了自己
的认知。
后来,我开始接触更多的商管书、理财书、人物传记,在同一个领域读多了,才渐渐有一
种,读得越来越快的感觉。接着,我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阅读效率,开始到处参考别人如
何读得更快的诀窍。
偶然之间,我看到冏星人YouTube说书频道的介绍,她给予《雪球速读法》这本书许多的
好评。我感觉书中提到的方法,对我而言很新鲜也有所启发,因此马上下订买了这本书来
看。
这本书在说什么?
《雪球速读法》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宇都出雅巳,她曾任职外资银行,也曾训练出许多王牌
业务员,并于顾问师养成机构担任讲师,擅长的领域包含“速读”和“记忆法”,写过许
多关于阅读和记忆方面的书籍。
这本书名我认为取得非常好,“雪球效应”指的是只要让雪球朝斜坡滚下去,越滚就沾黏
越多的雪上来,越滚越大颗、越滚越快。巴菲特也很喜欢用这个譬喻,来形容资产成长的
复利效应。换个角度想,这本书也可以称为“复利读书法”。
作者质疑传统的速读方式,过度强调动眼、快速扫描、等“技巧”,但都忽略了真正本质
上的意义。阅读并不是单纯的“下载”资讯到脑袋里,阅读也是一种“激发”脑中思绪的
行为。你以为自己是在“读书”,其实,是书在“读”你。
作者也强调,雪球速读法其实就是一种用“高速大量循环技巧”来“建立杂学数据库”的
方法。
高速大量循环和杂学数据库
所谓的“高速大量循环”,背后的精神是“读得快,更容易理解内容”和“第二次读的时
候,会比第一次读得更快”。作者以许多案例说明,读得慢,不如读得快、读得多次,反
覆且快速的来回阅读,被证明是更能掌握整本书精华的方法。
对于速读能力的定义,作者则给出这个简单的公式:“速读能力=速读技巧x杂学数据库
(知识、资讯、经验)”。坊间的速读培养,大部分着重在“技巧”的提升,然而,更重
要的地方往往被忽视,那就是资料的建立和累积。
作者在书本的前半段,精简地带过视野技巧和浏览技巧,转而指出更关键的速读步骤:快
速读过之后,可以累积一些数据库。累积一些数据库后,使阅读速度提升。阅读速度提升
后,累积数据库的效率也跟着提升。
因此,真正的速读其实是累积脑中“杂学数据库”的过程。起初缓慢、辛苦、没效率。渐
渐地,当数据库累积到一定的量,开始出现雪球效应,才会让整体的阅读速度越来越快。
前几本书你还不会感觉到越读越快,但是当你累积到一定的数量(至少三本以上),你会
开始发现不同书本里“相同”的资讯,然后快速浏览过去。接着,你才开始有余裕关注那
些“不同”的资讯,思考为什么不同作者会说出不同的观点,达到激发自己思考的功用。
一张图学会30分钟读完一本书
作者定义读完一本书的意思是:“要能够阐述内容大纲,才能算是读完一本书。”因此,
要如何在30分钟内“读完”一本书?你只要掌握正确的方式,在读完书之后用自己的话阐
述这本书的大纲和精华,就算得上读完一本书了。
以下,我将作者提供的整套速读方法,浓缩成一张流程图,搭配每个环节花费的时间、进
行的次数、以及该掌握的重点。
【图】 https://imgur.com/edm9HIe
花一分钟阅读封面和书背
这个时候你要掌握的是,进入作者想在这本书表达的“情境”,在封面和书背通常会有许
多引人注目的案例,许多作者也喜欢在书背放上许多的“问句”。趁此时对作者提出一些
问题,或者对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再往下阅读。
花三分钟阅读目录
一本书的目录通常代表作者的思考脉络,读懂这个地方,你就能十之八九掌握整本书的“
脉络架构”和“思考逻辑”。在这个阶段,你要来回阅读十次,具体了解,为什么作者要
用这样的顺序去写这本书。这个阶段,你等于掌握了书本的“骨架”。
花六分钟阅读前言和后记
想要清楚了解作者写这本书的“写书目的”,熟读前言是最快的方式,接着搭配后记,你
就能掌握整本书大致的“核心论点”。经过这三个步骤,不只是熟悉的领域有用,面对自
己不熟的领域,甚至是艰涩的书,也有能力能说明这本书想表达的内容了。
花五分钟阅读所有标题
通常作者会把重要的段落,用大标题和小标题的方式表示。你可以快速翻过每一页,就像
读报纸一样,阅读所有的大小标。你要在标题里寻找前面三个步骤曾出现过的“关键字”
,逐渐“扩大”对这些关键字的理解。
花十五分钟阅读内文和细节
读内文的时候,不要停顿,你要先“同意”作者说的内容,用一种“原来如此”的方式去
倾听作者想说什么。并且,当你走过了上面的四个步骤,再开始看书的内容,就会有一种
“填空”的效果,就像是把骨架构里面缺少的“肉”逐渐填满。
速读完一本书,然后呢?
走完这五个步骤,你已经掌握了一本书的整体脉络,并且累积了足够的数据库资讯,试着
回想整本书的内容,用自己的话阐述一次整本书的大纲。如果这个时候,你已经能够阐述
内容大纲,你已经算是读完这本书。
不过,我认为即使在30分钟内读完一本书,还不能就此满足。虽然你已经速读完一本书,
但接下来阅读自己的内心,是更有意思的课题。回头继续翻阅,找出“不懂”的地方,然
后去思考、去找答案。带着这本书的数据库,继续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我的感想:学速读,要慢慢来
许多人可能都听过、或读过《刻意练习》书中的一则故事,来自匈牙利的拉斯加.波尔加
,运用“刻意练习”的方式栽培自己的三个女儿,成功让她们全部成为西洋棋冠军,堪称
当时匈牙利的“国宝”。
你或许会问,这个故事跟“速读”有什么关系?
先别着急,有趣的在后头。另一本书《跨能致胜》从不同角度切入这个故事,书中提到
2007年国家地理频道找来大姊苏珊.波尔加做了一个测验,解密超凡本领背后的科学。
节目安排她坐在街道旁边,一辆装有大型看板的白色小卡车沿着街道驶来,看板上是28枚
棋子的棋面图,出自某个棋战。小卡车经过苏珊面前,然后就转弯开进巷子。苏珊只看到
棋面短短几秒钟,接下来竟然在棋盘上一子不漏地排出一模一样的棋局。
其实类似的实验也在1940年做过,心理学家让不同程度的棋手短暂观看棋面,然后请他们
在空棋盘上照着排出来。一位特级大师只需要看棋面三秒钟,就能排出来。另一位大师大
概只有一半的机率,市级冠军和普通选手则始终无法排出完全正确的棋面。
苏珊通过第一个测验后,小卡车回转露出另一面,这次上头的棋子为随机乱摆。虽然这次
棋子较少,但苏珊看了却完全排不出来。这呼应了心理学上“分组”的概念,能够过目不
忘并不是因为记忆力特别好,而是能把熟悉的实战棋局分组,从经验立刻掌握盘势。
对于苏珊来说,第一次测验的棋面不是28枚棋子,而是5个具有意义的棋组,反映这个棋
盘的盘势。
让我们回到速读这件事,如果上面的故事还没让你完全理解,我们再做一个测验。现在给
你十秒钟,看你能记得以下这段话中几个字?
因为组别三十个模式
有意义容易文字的组别去记
真正的句子熟悉能你很多在。
再来试试以下这段话:
由三十个字组成的有意义句子
容易记得很多,原因在于
你能把熟悉的模式加以分组。
这两句话的字数差不多,但是你根据从小到大学过的文法,应该立刻能读懂第二段话。反
而是第一段话,没有条例的文法和随意的排列组合,可能会让你读完之后仍感到非常茫然
。
对于那些我们“还没有累积足够数据库”和“还不熟悉的领域”的书籍,若强迫自己速读
,就像是强迫自己不停地看第一段话,不但看“不懂,也“速”不起来。
因此,如果你想培养对某个新的领域书籍的速读技能,例如财经和投资方面的书籍,可以
告诉自己这么做:“起步先缓慢输入,对基础知识不贪快,有耐心地建立数据库,自然地
让雪球滚起来,慢慢来比较快”。
后记:阅读不只攸关速度
这套雪球速读的方法,我认为特别适合用在读“商业书”。我很喜欢曾在《一流的人读书
,都在哪里画线?》看过的这句话:“阅读商业书就像在挖掘钻石,只要挖到钻石,其他
砂石都不重要。”运用雪球速读,能让你挖掘的效率和速度大幅提升。
这本书也让我联想起之前读过的另一本谈阅读方法的经典《如何阅读一本书》,雪球速读
的方式符合“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目的是快速了解一本书的架构和内容,以及判断
这本书值不值得再花时间,继续做到“第三层次:分析阅读”。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不建议读者像是查询辞典或者历史纪录那样,只找出自己想
知道的东西去阅读。如果只是单纯的“查询检索”,便只能获得表面的知识,速读能力和
阅读能力都有可能下降。用Google查询检索,效率可能还高得多。
我认同作者说的“惊奇感”很重要,也可说是一种富弹性的思考方式,或者是开放的心胸
。在阅读的当下感受到“原来还有这样的世界!”“原来还有这样的想法!”是让人非常
开心的事情。
如果你担心自己现在才开始学速读会不会太晚?我认为,重点不在于“什么时候”开始让
雪球往下滚,重点在让自己成为一颗充满“黏性”的雪球,能够接纳、吸收和思考不同角
度的观点,什么时候开始滚都不嫌迟,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
那么,接下来你想速读哪一本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