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深度数位大扫除》30天实践步骤和心得

楼主: wackynoteis (Wacky)   2020-08-15 18:50:40
《深度数位大扫除》摆脱手机网络成瘾,30天实践心得范例
数位断舍离的准备方法和执行步骤,在喧嚣的世界过专注人生
图文版 + 数位断舍离模板下载:https://readingoutpost.com/digital-minimalism/
你或许有听过“数位极简主义”或“数位断舍离”之类的运动,这是一种将数位科技的使
用降到最低程度,夺回人生主导权的生活理念。但是,你知道该怎么做吗?瓦基想与你分
享具体的实践步骤和我的心得收获。
这本书在说什么?
《深度数位大扫除》的作者是乔治城大学资工系的副教授卡尔.纽波特(Cal Newport)
,他的著作还有其他“深度”系列的书籍:《深度工作力》、《深度学习力》和《深度职
场力》。不难看出是一位对生产力有深刻研究的作家。
在这本书里,他提倡一种“数位极简主义”的理念,强调我们要审慎应用科技,并且重新
思考市面上缤纷炫目的科技到底为我们带来什么价值。如果这些科技只提供廉价的娱乐和
低劣的资讯,那么宁可舍弃不用。
此外,他也提供一套“数位断舍离”的方法与步骤,说明如何利用30天的“暂停时间”,
停止接触非必要的数位科技,细心体会和品味生活,最后才重新导入(或放弃)这些科技
,并且详细定义“如何”和“何时”使用这些科技。
整本书引用许多对于社群媒体和数位科技的评论文章,互相辩证不同的论点,最后得出一
个结论:“重点不是使用科技,而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终究,我们要以自己的
生活目标为主,科技只是辅助,不该让它反客为主。
我为什么想读这本书?
自从我从去年开始经营〈阅读前哨站〉的部落格和脸书粉专之后,我跟数位科技就一直处
于一种拔河的状态。一方面我需要静下心来阅读和写作,一方面也需要处理网站技术方面
的事情,编辑网页和美工设计,也都脱离不了数位科技。
尤其平日下班之后,一天的时间已经所剩不多。原本我遵循去年读完《原子习惯》和《为
什么我们这样生活,那样工作?》之后,限制自己使用社群媒体和网络科技的时间,表定
每天30~60分钟,但总会不小心逛到超过时间。
再加上,由于经营部落格的缘故,需要涉略很多的数位工具,因此我订阅了许多APP服务
的电子报。这些电子报都会夹带吸引人的标题和内容,只要一个不注意,就很容易迷失在
一个又一个的连结里面,到最后总是耽误了原本想做的事情:阅读和写作。
因此,我开始自问:“我戒断的数位科技还不够多?”、“我使用这些数位科技的心态要
调整吗?”、“有什么方法可以再帮我更进一步?”直到我偶然间看到《深度数位大扫除
》这本书,终于,“宾果”!
我如何使用这本书?
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想起作者的这句话:“你需要一套成熟的科技使用理念,以自己的
深度价值观为基础,问自己:你该使用什么工具;你如何使用他们;你为什么一定要使用
他们?”脑中便开始浮现出,关于目前使用数位科技的许多省思。
接着,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试着把书中的流程转化成具体的步骤,也参考了网络上其他读
者的实作方式。最后,我用子弹笔记的方法,规划出一套“数位断舍离的准备方法和执行
步骤”,并且透过写日志的方式,记录自己在这段过程中的想法。
然后,从7/1到7/30之间的三十天里,我进行了一次数位断舍离的流程,重新打造一套我
自己运用数位科技的方式。我回顾了这段过程,并且把这套方法做成一份“数位断舍离实
践模板”,底下分享我的详细实践心得,文章底部附有这个模板档案的下载方式。
1.数位极简主义: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数位极简主义的定义是:“一种运用科技的理念,指的是你把连线的时间,放在少数几个
精心挑选的最适活动上,那些活动强力地支持你重视的事物,你也乐于错过其他的一切活
动。”不要被科技牵着走,在这个充满诱惑装置的年代,塑造一种值得享受的生活。
https://imgur.com/LsMFL3D
仔细想想,我总共使用了哪些科技?
杂乱是代价高昂的。太多的装置、app、服务占用的时间和注意力,使我们付出很大的代
价,那可能抵销单一物件所带来的效益。找个时间,完整地列出来你正在使用的科技,可
能连自己都会大吃一惊。
前Google工程师崔斯顿.哈瑞斯曾经出面爆料:“科技公司希望你以特定的方式,长期使
用他们的产品,因为那是他们营利的方式”。他继续说道:“菸草公司只想要你的肺,
APP商店想要你的灵魂”。利用这个练习,看看自己的灵魂都放在那些APP上头。
我使用的3C产品不多,只有桌电、笔电、智慧型手机、电子书阅读器。我常使用的软件则
有 Email、Line、Messenger、Evernote、Trello、FB、IG、PTT、LinkedIn、YouTube、
Spotify、Brain.fm、Audible、Scribd。
你现在如何使用这些科技为自己带来好处?
优化很重要。判断某个科技是否支持你重视的东西,只是第一步。为了充分获得那个科技
的潜在效益,它必须仔细思考如何使用那项科技。你如何使用它们?
带来哪些好处?我使用桌电、笔电维护网站、经营社群、撰写文章。使用智慧型手机跟朋
友连络、即时收看新闻资讯和网络影片。使用电子阅读器、有声书Audible和Scribd,在
我移动通勤和外出在外的时候,阅听不同的书籍。
我使用Evernote撰写文章、纪录网络文章摘要,用Trello管理部落格待办事项。我使用
Email、FB、IG、PTT、LinkedIn与社群互动、回答读者问题。我使用YouTube观看网络影
片。我使用Brain.fm听专注音乐、用Spotify听休闲音乐。
但放弃这些科技会带来哪些不便利?
有意识的作为令人满足。这种满足感和我们做的具体决策无关。之所以让我们觉得意义非
凡,主要是因为握有自主权的满足感。主动放弃这些科技,带来些微的不方便?还是巨大
的不方便?
放弃使用电脑,会导致无法经营部落格和社群媒体。放弃使用智慧型手机,就无法即时与
人通讯,也无法收听有声书。放弃社群媒体,会失去许多与部落格读者互动的机会。放弃
数位管理工具,会失去以后“搜寻”专案纪录的便利性。
2.数位断舍离 :30天实践步骤范例
1. 腾出30天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暂停使用生活中那些可有可无的科技。
2. 利用30天的暂停期,探索及重新发现让你有成就感又有意义的活动和行为。
3. 暂停期结束后,将那些可有可无的科技重新导入生活中,从零开始。针对每项重新导入的
科技,判断它为你的生活带来什么价值,规划日后的具体用法。
https://imgur.com/UN7jirF
我曾经使用哪些数位工具?
我使用的硬件:“桌上型电脑、笔电、智慧型手机、电子书阅读器”。我使用的软件:“
Email、Line、Messenger、Evernote、Trello、FB、IG、PTT、LinkedIn、YouTube、
Brain.fm、Spotify、Audible、Scribd”。
有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暂停使用
所有智慧型手机APP的“通知”,包含铃声和画面横幅。我试着暂停与移除的APP有:FB、
IG、PTT、LinkedIn、YouTube、Brain.fm,必要的功能我只允许自己在电脑上面使用,而
且在限制的时段内使用。更进一步,我降低自己接触社群媒体的时间。
我从原先的工作日每天一个小时、假日无限制,缩减到星期二、星期四半各小时,星期六
、日各两小时。使用自动回复,通知亲友与读者我的数位断舍离时间,替自己保留一段缓
冲时间。
我在30天里,采取了哪些休闲?尝试了哪些兴趣?
作者提到:“如果你从生活中淘汰那些数位的干扰之前,没有先填补那些数位干扰帮你忽
略的空白,你会觉得数位断舍离后的体验很难受,因为你不知道断网后要做什么,反而难
受。”因此,重拾自己曾经喜欢的非数位休闲,就非常的重要。
我试着在空出来的时间里,读了更多的书。最近读了《人生给的答案》之后,对“静坐冥
想”产生强烈兴趣,趁著这段时间,每天拨出10分钟的冥想时间。此外,在用电脑写作的
时候,把网络中断,专心于纯文字的输出。
休闲娱乐方面,在假日安排了更固定、更多的时段,和女友一起练习国标舞。假日出门买
早餐时,不骑机车,改用散步的方式,在这段悠闲的时间与自己对话。也终于,把订阅很
久却没认真读的〈哈佛商业评论〉杂志拿出来读。
哪些工具支持我的价值观?
需要经营部落格和社群粉专,桌电和笔电仍然必要。将智慧型手机简化成通讯为主的目的
,搭配移动通勤时可以收听有声书为辅。电子书阅读器仍然是外出时的好搭档,方便携带
的特性仍让我爱不释手。
社群软件是与读者接触和交流的重要管道,保留,但是限制自己只能在电脑上使用,而且
只能在固定的时段使用。调整Evernote和Trello的使用方式,与手写的子弹笔记做出功能
区隔,主轴目标写在子弹笔记里,辅助记忆、纪录的资讯则放在数位工具里。
具体规划,我会如何使用它?
区分清楚自己每天的“数位时间”,以我自己为例,早晨醒来之后采取晨间习惯,偶尔阅
读、偶尔使用30~60分钟的电脑,中断网络并且以“自由书写”撰写读书心得文章。我在
网页浏览器安装 LeechBlock NG 套件,这个套件可以把你需要隔离的“时段”和“网域
”设定上去,在那段时间内你就无法使用这些网页。
平日下班后,我只有在星期二、四,允许自己22:00~23:00接触数位科技和社群媒体,保
留星期一、三、五的时间给自己享受“离线状态”。在假日,才允许自己拥有比较多的数
位时间,放在上午和傍晚使用,下午时段则保留给离线状态。
哪些工具已经变成非必要?
所有智慧型手机APP的“通知”,包含铃声和画面横幅,我认为只要留下最重要的来电铃
声就可以。我取消了Brain.fm的订阅费,改以Spotify里面的歌单取代,找关键字“Focus
、Reading、Piano”的歌单都是很好的选项。我删除了手机上的LinkedIn和YouTube,只
在电脑上使用。加上我原本就已经删除了FB、IG、PTT的手机APP。
3.数位极简生活30天:我的四个感想
经过30天的实践之后,我有什么感想和收获?那就是“这一切的重点不是使用了什么科技
,而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不要让科技来选择你,你可以选择使用哪些科
技,我们有能力主导自己的人生。
在《湖滨散记》中,梭罗写道:“大部分的人过著沉默绝望的生活。”然而,比较少人引
用的是下一段他乐观地反驳:“他们确实以为自己别无选择,但机灵健康的人都知道,太
阳升起又是新的一天,一切焕然一新。抛弃成见,永不嫌晚。”我们确实有能力扭转这种
状态。
https://imgur.com/rfL8Kf3
独处的感觉是什么?
作者引用许多的文章和文献说明“独处很重要”。他对独处的定义是:“你对他人创造的
资讯毫无反应,专注于你自己的想法与体验上,无论你身在何处。”而且,独处时的思考
,会带来一种“从容的反思所衍生出来的洞察力和情感平衡”。
我很欣赏的美国开国元勋班杰明.富兰克林曾经在日记里写道:“独处是令人精神焕发的
愉悦消遣”。在这30天里安排的“离线时段”,是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最好时赶。我本来已
经是个很容易享受独处的人,减少了数位资讯的刺激后,更容易感受到思绪的活跃,以及
内心的平静。
别按赞,对我有什么改变?
作者不鼓励你到处“按赞”,因为按赞提供的互动太少。以至于,除了沦为社群公司优化
算法的资讯之外,你跟贴文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提升。这类互动流于
浅薄,也没有深度。
我的做法是,虽然不按到处赞,但是看到想要互动的文章,就直接在底下留言。当然,如
果因为我这么说,可以让这篇文章的按赞数大减、留言数增加,那我也会感到无比的欣慰
(误)。
最后,作者也对例如FB和IG之类的APP提出建议,如果你真的要用社群媒体的服务,最好
离手机版本远一点,因为那对你的时间和注意力是巨大的威胁。因此,我在数位断舍离的
步骤中,删除了大部分的手机APP。
我重拾休闲的收获是?
其实,大家都高估了休息时“什么都不做”的放松效果。在繁忙的工作日之间,或是一大
早为了孩子搞得人仰马翻之后,我们很容易渴望“无所事事”的解脱感。但是,根据书中
引用的许多研究指出,耗费精力的休闲活动,反而会提升休闲之后的心灵感受。
作者说道:“这类减压活动有其价值,但收获有限,因为无所事事的时候,往往会使人转
向劣质的休闲活动,例如盲目地滑手机、心不在焉地追剧。把精力投注在困难但有价值的
事情上,收获总是丰厚许多。”
由于减少了使用数位科技的时间,把多出来的时间拿来阅读跟写作,让我能更从容地体会
书中的文字,也能更专注地写下我想说的话。另一个收获是,我开始培养起睡前“静坐冥
想”的习惯,每天10分钟采取正念呼吸的方式,把当天的杂念跟烦恼重新归零。
我做了哪些注意力抵抗运动?
《注意力商人》的作者吴修铭,在书中评论媒体的某一种商业模式:“你聚集人群,不是
因为你想赚他们的钱。而是因为你可以把他们转卖给想获得那群人关注的其他人”。
Google和脸书的主要资源是“眼球关注时间”,如今获得眼球关注比开采石油更有利可图

1830年第一份廉价报纸《纽约太阳报》的创办人意识到他可以把读者变成商品,把广告变
成顾客。用尽全力把读者的注意力卖给广告商,推出许多争抢眼球注意力的新闻报导。对
于新闻的内容品质要求,反而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
以前的我接触新闻的管道,不外乎Yahoo新闻、社群推播的新闻。但是作者提倡“慢媒体
”,他认为:“吸收少量优质的东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质的东西更好。”我们要以一种
缓慢的思维模式来吸收新闻媒体,只关注品质最高的新闻来源。
因此,我开始尝试阅读〈华尔街日报〉的新闻报导(需要订阅费),比起那些标题耸动、
内容空泛的新闻,〈华尔街日报〉对于世界的财经趋势和政治局势,都有更深入和精准的
解读。我也试着体验以“付费读者”为服务对象的媒体,与那些以吸睛文章“卖广告”的
媒体究竟有什么不同。
总结:我的数位断舍离10个行动
如果你直接跳到这里看结论,想知道我实践上采取了那些行动,那么以下这些就是这30天
来,我的10项行动清单:
1. 删除数位断舍离30天之后不必要的APP,我原本已经删除了FB、IG、PTT,现在进一步
删除手机上的Youtube、LinkedIn、Brain.fm,只留下方便移动时收听的有声书Audible和
Scribd,以及音乐服务Spotify。
2. 关掉智慧手机的所有通知,包含铃声、画面横幅,只留下“电话通知”和“短信”。
有意识地在固定时段,才查看重要APP的资讯。
3. 在固定时段批次处理所有的数位科技产品(硬件、软件、网页、APP),不要让这些东
西占据全部的注意力。一口气回信、回讯息,总是比零散时间处理来的有效率。
4. 规划固定的生活作息,最有效率、最不容易受阻碍的时段是起床后的黄金一小时。虽
然下班作息一样需要规划,但效果都比不上晨间作息。
5. 限制自己接触社群媒体的时间,我从原先的工作日每天一个小时、假日无限制,缩减
到星期二、星期四半各小时,星期六、日各两小时。
6. 安排自由的网络漫游时间,但不宜太久。我避免在平常的五个工作日网络漫游,只安
排在每周六、日晚上时间,允许自己爱逛什么就逛什么。
7. 关闭网络、设定闹钟,替自己的数位断舍离时间做出隔离网络的环境。我开始习惯在
阅读跟写作的时候,把网络完全切断,设定45分钟的闹钟提醒自己休息。
取消订阅不必要的Email电子报,尤其是跟我现在专注的目标无关的项目,电子报虽然提
8. 供了很多资讯,但还是要辅助自己的目标才有价值。我曾经喜欢到处订阅,但现在我
取消了80%的电子报。
9. 开始阅读慢媒体,舍弃低品质的劣质媒体和社群新闻,在固定的时间才静下心来阅读
慢媒体。我开始喜欢上〈华尔街日报〉、〈报导者〉这类的优质新闻。
10. 让亲友和读者知道自己的数位断舍离时段,给自己缓冲空间又不失礼貌,又能在心情
最沉淀和平静的时候,再认真回复讯息,或拨通电话亲口聊天。
后记:最重要的事就是…
《深度数位大扫除》让我透过这三十天的数位断舍离练习,重新检视、设计了一套属于自
己的数位极简生活模式。让我回想起之前读了《极度专注力》这本书,烙印在心底的这句
话:“注意力太过宝贵以至于你得非常自私地只留给自己使用”。
随时提醒自己,要跟这些APP和网站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些服务不是“想要打造更美好世
界的宅神”送给大家的礼物,而是刻意设计成放进我们口袋的吃角子老虎机。总是注意自
己如何使用科技,而不是反过来被科技主宰了生活的步调。
最后,我想跟你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话:“最重要的事,就是把你自己最重要的事,当成
是最重要的事。”邀请你一起加入数位断舍离的练习,也欢迎你在三十天的练习之后,留
言分享你的收获和体会。
让我们在这个充满数位诱惑的年代,塑造一种值得享受的生活。
|重点不是使用科技,而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
作者: meoww (qj )   2020-08-15 18:59:00
作者: koppnkoppn (是我的海)   2020-08-15 19:18:00
作者: hsueh312 (hsueh)   2020-08-15 19:38:00
作者: zucca (修罗)   2020-08-15 20:33:00
作者: hwider (海里的星辰)   2020-08-15 20:48:00
作者: ElsieW ( )   2020-08-15 23:52:00
感谢分享
作者: sondbe (Mikuchika)   2020-08-16 02:36:00
推独处的定义 独处在现在世界很难得了
作者: latteholic (latte)   2020-08-17 00:06:00
作者: cielQ (ciel)   2020-08-20 11:38:00
作者: taelia (taelia)   2020-08-21 11:53:00
推,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