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赛局意识

楼主: biemelo157 (瓜瓜)   2020-04-26 21:15:33
简介
《赛局意识》一书由 David McAdmas 所著,作者出书量稳定,可惜有翻译成繁中的应该
只有这本《Game - Changer》了。有关作者的资料实在不多,但网络上有许多作者演讲的
影片,对于作者的思考体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把作者名拿去 Google。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的内容在介绍逃脱囚徒困境的方式(有关囚徒困境的介绍可
以参考我上一篇心得《思辨赛局》),后半部分的内容则是作者针对六个具体的主题,利
用赛局理论提出解决方案。《赛局意识》的内容比起《思辨赛局》来说显得过于粗浅,底
下我将以一个《赛局意识》中的主题,并且结合《思辨赛局》中提到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
说明。
#逃离囚徒困境
要辨认一个囚徒困境的赛局,有两个极为重要的特性:第一是每一个参赛者都有一项优势
策略;第二是当所有参赛者都采取各自的优势策略时,所有参赛者都会产生更差的结果。
而作者在书中归纳出六种逃离囚徒困境的方式:
1.创造诱惑,让对手许下承诺
2.引入管制,改变参赛者的利益得失
3.合谋或共谋,增加集体利益
4.威胁报复,吓阻对手行动
5.建立信任,赢得更多交易机会
6.培养关系,促成合作
由于篇幅关系,底下的内容我们专注在第四点的内容上进行讨论。
#威胁报复,吓阻对手行动
想像在一条笔直的市集街道上,除了两个枪手之外这条路上空无一人。对,这两个枪手正
在进行决斗,规则很简单,一人有一次射击的机会,射击的时机不限,但理所当然的是如
果你先被爆头射杀的话你将失去开枪的机会。
这是典型的墨西哥僵局(Mexican Standoff)又称为相互保证毁灭战局(Mutually Assur
ed Destruction),这种类型的赛局结局是双方会僵持不动。为什么?因为两人都知道自
己的子弹立刻杀死对手的机率很低,而且对手会在中弹的瞬间反射性地扣动板机。既然开
枪射对方等同开枪射自己,那双方就有足够的动机克制自己不启动对决。
用三个参赛者组成的墨西哥僵局理解会更加容易,在意大利电影《黄昏三镖客》(The Go
od,the Bad,the Ugly)中的最后一场戏,剧中三个主角困在三向决斗中,不管谁先开枪
,只能杀死一个对手,而且将给予第三人时间射杀第一个开枪者,因此,没有人想第一个
拔枪。根据这种状况,“墨西哥僵局”也指称在枪战中,第一个开枪者必死的局面。这种
赛局的主要特征是,双方的都能施加毁灭性的伤害。最著名的相互保证毁灭赛局莫过于冷
战时期美国和苏联的演出,让我们回到 1962 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苏联在赫鲁雪夫的领导下,开始在古巴装备核子导弹,那里距离美国本土只有 90 英里。
在 10 月 14 日,美国侦察机带回了兴建中的导弹基地照片,美国总统约翰甘迺迪于 10
月 22 日宣布对古实施海上封锁。在 10 月 25 日苏联油轮“布加勒斯特”无视封锁令
越过封锁线,但美国舰只没有开火,反而放弃了对布号的拦截。后来苏联的小型舰队(2
条老式舰炮巡洋舰,2 条飞弹驱逐舰,2 条护卫舰)进入封锁圈(离古巴海岸800海里)
,但是美国并未采取行动而是缩小了封锁圈(改为离古巴海岸500海里),后来苏联舰只
掉头离开了封锁圈。
根据相互保证毁灭赛局,我们有理由可以相信,即使苏联企图继续挑战美国的封锁线,美
国也不太可能立即发射他的战略导弹,但整件事情的冲突会升高到一个新的层次,爆发世
界大战的风险会更大,而这个风险是双方必须时时衡量且最后必须承受的。古巴危机的结
局也说明了这个现象,经过几天的公开表态和秘密会谈,美国和苏联看到了核武的危险性
,这是双方都不乐见的现象,因此双方各退一步,完美化解了这次危机。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个逻辑很有说服力,完全放心靠互相毁灭的威胁来维持和平就好,但
事实上,相互毁灭赛局非常恐怖,至少该担心不小心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吧。而且相互毁灭
赛局建构在两个基本的假设上:首先是双方参赛者都精神正常,再者是双方参赛者的报复
能力对等。假若当年古巴危机,苏联的领导者是个疯子,或是美国评估苏联根本没有足够
毁灭美国数量的核武,那爆发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就会变成事实。而一但战争成为事实,
后世幸存者者对于古巴危机的评价就会从赞赏变成责怪双方不计后果,毫无必要地把一场
危机升级成一场大灾难。
当参与互相保证毁灭赛局时,双方都不愿妥协就会造成局势失控,引发大灾难。那这种状
况是怎么出现的呢?原因在于赛局中采用“威胁”的手段的参赛者,几乎都是使用边缘策
略。边缘策略指的是参赛者应该先发出一个小威胁,然后逐步提高威胁的规格。
在电影《铁面特警队》中,有一幕是警察正在审讯嫌疑犯。警察拔出他的点 38 手枪,打
开弹膛,留下一颗子弹后将枪口塞进嫌疑犯的嘴里。警察说:“六分之一的机率。那女孩
在哪?”但嫌疑犯仍沉默不语,警察喀哒地扣了两下板机:“四分之一的机率。”嫌疑犯
的身体像是被大象猛然撞倒般退到了墙壁角落,但却依然沉默。警察跟了过去,再度扣下
板机,随着一声小小的喀哒,嫌疑犯吓得瞪大了眼:“我...我说。”。
很显然,警察在威胁嫌疑犯,强迫他说出情报。但是,这个威胁是什么?它不是单纯的“
如果你不告诉我,我就杀死你。”而是“如果你不告诉我,我就扣下板机。如果子弹恰好
在开火的这个弹膛里,你就死定了。”这个威胁实际上是在制造被杀死的风险。因为你不
知道威胁的最小有效规模是多大,因此你会先发出小的威胁,然后逐渐加大直到有效,每
重复一次威胁,风险就增大一级,同时实现威胁的成本也跟着增加。
这就是所谓的“边缘策略”,这一术语通常被解释成:为了使对手动摇,就把他带到灾难
的边缘。在危险的悬崖,你威胁说如果他不从你愿,你就会把他推下去。当然,他很有可
能连你也拖下去。所以,边缘策略的本质在于故意制造风险,这个风险应该大到让你的对
手难以承受,从而逼迫他遵从你的意愿。
但如果对手违抗你的意志,风险是否引爆就不再由你决定了,它是一种机率。就像在赌俄
罗斯轮盘,在左轮手枪中装进一颗子弹,转动弹膛然后扣下板机,此时,枪手已经无法控
制开火的弹膛里是否有子弹了,他能做的只有预先控制风险的大小,所以边缘策略是一种
“可控的失控”:发出威胁的人可以控制风险大小,但不能控制结果。正如上述电影所举
的例子,警察选择做到什么程度取决于警察对风险的承受力(怕杀死嫌疑犯真相就将石沉
大海),警察当然希望嫌疑犯承受风险的能力较低,会先屈服,同时警察必须祈祷在任何
一方认输之前,风险不会发生对双方都不利的爆炸。
所以其实相互保证毁灭赛局是边缘策略的一种结局,在古巴危机中,风险已经大到双方都
难以承受,几乎就是手枪只剩一颗子弹而且就要面对最后一次扣动板机了。运气很好的是
,美国与苏联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大致相同,因此在风险爆炸前,双方用妥协的方式化解
了这个风险。“边缘策略是一种相当脆弱而且充满危险的策略。”我认为在《思辨赛局》
中,作者针对边缘策略下了一个很好的结论。
心得
这次的内容比较长,我完整的介绍了一种赛局的现象以及起因,希望内容没有太硬让大家
看不太懂。
《赛局意识》是我阅读赛局理论看的第二本书,购买的原因是因为本书是由台大经济学教
授王道一老师推荐与导读,但看完的感觉异常鸡肋。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思辨赛局》第
3、6、7、9 章内容的简介版,但与《思辨赛局》不同的地方是,《赛局意识》整理了面
对囚徒困境时可以采取的行为并化为公式,对于不想一次阅读《思辨赛局》这么大篇幅的
读者而言是一大福音。
本书约 300 多页,阅读起来蛮轻松的,但阅读起来的乐趣不高且探讨的内容深度不深。
举例来说,在《赛局意识》中的第六章探讨了重复赛局中有关以牙还牙策略,书中基本上
是在称赞以牙还牙策略的,但并没有指出这项策略的缺陷:失误和误解的可能性。但不用
担心,因为《思辨赛局》中帮你把缺陷还有缺陷理由都列举了出来。
比起鸡肋般的第一部分,《赛局意识》第二部分的实例探讨到是启示了一个重大想法:参
与赛局时,首先应该花时间去了解你不了解什么。书中第二部分的内容,与其说在运用赛
局理论解决问题,不如说在用各种角度教导我们要如何辨识出赛局。第二部分的具体问题
有六项:比价网站、鳕鱼危机、房仲佣金、急诊室困境、网购评价以及细菌的抗药性,本
书的第二部分证明了赛局理论并不只是纸上空谈,而是能实际应用的思维模式。
如果同时拥有《赛局意识》和《思辨赛局》,我会建议先阅读《赛局意识》,这样之后再
阅读《思辨赛局》时就能以更多元的事例与角度检视当初你认为分析透彻的赛局;只想阅
读一本的朋友,只阅读《思辨赛局》即可。我这样叙述两本书的差别,《赛局意识》是解
决赛局理论中有关囚徒困境的入门浅白书籍,而《思辨赛局》是介绍赛局理论入门但面面
俱到的书籍。最后,希望这本书能让大家更理解赛局,有任何疑惑与想法欢迎(拜托)跟
我讨论~~
作者: kazushige (千森)   2020-04-27 02:11:00
有卖赛局意识,但一直看不下去,很像在看课本XD去看了思辨赛局试阅,这本好像比较有趣,感谢推荐
作者: kazushige (千森)   2020-04-27 10:11:00
有卖赛局意识,但一直看不下去,很像在看课本XD去看了思辨赛局试阅,这本好像比较有趣,感谢推荐
作者: dobe (dobe)   2020-04-28 04:35:00
推推
作者: bbeav (bbeav)   2020-04-28 05:43:00
推!想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