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莫守成规》从传统盲从跳脱框架的5特质

楼主: wackynoteis (Wacky)   2020-02-01 12:44:18
《莫守成规》叛逆的好榜样?从传统盲从跳脱框架的5大特质
哈佛教授教你跳出框架、避开惯性陷阱,工作与生活都更出色
图文好读版:https://readingoutpost.com/rebel-talent/
“哥,你真是我们的好榜样!”一个表弟在过年团圆的时候,对我这么说道:“但感觉你
距离我们好远。因为……”听着这段话的同时,我脑中浮现一股既矛盾又复杂的思绪:“
我其实很叛逆呀!但……榜样?”随后几天读到一本书,让我得以重新检视这段自我认知
的冲突。
这本书在说什么?
《莫守成规》的作者是意大利裔的美国行为科学家法兰西丝卡.吉诺(Francesca Gino)
,曾是哈佛商学院最年轻的客座教授。英文书名“叛逆能力”(Rebel Talent),指的是
一种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人人都可以身体力行。如果做法正确、程度适当,打破成规其
实不会闯祸,反而能帮助我们领先。”
作者从多年的研究中发现,勇于打破成规、突破框架的叛逆人才,可以归纳成五大核心特
质:(1)追求新鲜感,(2)发挥好奇心,(3)开拓视野,(4)拥抱多样性,(5
)忠于自我。这些特质帮助他们在人生中获得了额外的优势。
读这本书的过程当中,作者行文的风格让我一直想起麦尔坎·葛拉威尔的《异数》。作者
引用很多的奇闻轶事,穿插在各个章节段落之间,去带出她想传达的核心概念。阅读的过
程非常流畅,而且故事引人入胜,作者也从不同角度去剖析故事主角所具备的叛逆特质。
叛逆能力测验
作者在书中提到自己的官方网站有一个〈叛逆能力测验〉(英文),可以透过线上测验的
方式,回答完30个问题,就能评判出你的叛逆能力属于哪一个类别。结果总共有四种:“
守卫”、“旅行者”、“攀登者”、“海盗”,每一种各自代表了不同面向的叛逆特质。
我自己做完测验的结果是“攀登者”,得到的评语是:“你喜欢用新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
,你很自然地抵御来自内在的压力,例如对自己答案的过度自信。”比较擅长的是“开拓
视野的能力”和“追求新鲜感的能力”,愿意从不同角度解读事情,也喜欢探索未知与拥
抱风险。
相对而言,比较弱的是“多样性的能力”和“追求真性情的能力”这两种能力。测验结果
给出的建议是,我要试着抵抗来自外在的压力,尤其是来自同温层的声音。具体的方法是
寻找生活中,时常跟你意见不同、挑战你的人,多试着去了解他们更多。
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做个测验看自己属于哪个类别。
(https://www.rebeltalents.org/the-rebel-test )
循规蹈矩,还是勇于叛逆?
文章开头的故事,是我过年期间遇到的一段插曲,发生在亲戚团圆的聚餐,欢乐寒暄接近
尾声的时候。其中一个表弟在弟妹的面前对我说:“哥,我觉得你真是我们的榜样!但感
觉你距离我们好遥远,因为你都表现得像个模范生。虽然从求学到工作都很标准,但我们
这些叛逆的孩子想跟你看齐都很难。”
当下我愣了一会儿,随后客套地笑了笑,感谢他这么说,然后补了些冠冕堂皇的勉励。后
来沉淀之后才渐渐想明白,原来在这本书的五大叛逆特质里,以及我在〈叛逆能力测验〉
的所属分类,恰巧说明了我“缺乏”、与“擅长”的特质。
1.展现真性情的能力(authenticity)
作者对这项能力的诠释是一种“忠于自我”的态度,勇于崭露自己的弱点,同时发展自己
擅长的领域。作者说:“不藏拙,才能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更坚固的关系。”在与弟妹的
应退之间,这点我显得十分缺乏。
我自己身为家中长子,也是所有弟妹们的长兄,总是尽力表现出完美跟标准的样子,但现
在看来反而事与愿违。我不曾表现脆弱的那面,也没分享过自己的求学、工作过程的挣扎
与反抗,让弟妹觉得自己虽然是一个完美的模范,却怎么追也追不上,因此感到遥远的距
离感。
戴上面具虽然保护了自己,却失去了大家其实同样平凡的同理,以至于无法产生共鸣。回
忆之前读《召唤勇气》这本书时,专门探讨“脆弱”的学者布芮尼也说过:“展现脆弱,
才能与他人培养信任关系。”开诚布公能让我们赢得信任,涉及显露弱点时更是如此。
|我们越是伪装自我,压力越大,幸福感越低,也越容易过劳殆尽。
2.多样性的能力(diversity)
作者提到:“多样性是鼓励大家考虑各种观点,促进我们准备更完善、发挥更高的创意、
思考更深入。”接纳多样性的差异,而非只有同质性的声音,才会人生与工作带来更大的
效益。在与弟妹历年来的分享,我也缺乏多样性的角度和建议。
在他们眼中的我,是学业表现不错、顺利进入大学、然后攻读研究所、进入大公司工作、
获得升迁与转职、继续稳定工作的乖乖牌榜样。鲜少跟他们提及的是,自己为何选机械系
而非电机系?为何选大公司而非小公司?为何工作安稳却选择转职?
与其用客套的话语勉励“乖乖读书”,或许真心地分享自己在不同选择之间看到的“差异
”,以及做出最终决定的“原因”,才是真正能引起共鸣的关键。这也提醒我,要在同温
层之外,观察那些看似循规蹈矩的模板人物,与自己有哪些观点上的差异。
|在智识上越谦卑的人,就越愿意参考与自己不合的观点。在智识上谦卑的人,表现也较
|好,不管是在学校或在工作上都是如此。
3.开拓视野的能力(perspective)
书中用真人真事改编电影《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蹟》的故事为例,说明如何突破框架思考
更大的格局。如果我们想的是“能够”做什么,而非“应该”做什么,思维会变得更宽广
:在做出决定之前,想像和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我在人生和职涯上展现自己叛逆的一面,与其遵照SOP“应该”做什么的路径,我做出不
同选择。不买房、不早婚,保留面对未知与潜在机会的弹性,以流动性的财务自由为首要
目标。放下稳定与熟悉的旧职,转职学习不同领域的专业内容。舍弃军事化的工厂管理方
式,尝试与实验不同的领导手法。
作者强调:“叛逆人才了解,不同的观点能引导我们远离老套过时的假设,转进更深入、
更有力的思维。”同样开放且开拓的思维也发生在萨利机长身上,他认为:“所谓的‘专
业’不是一个静态的终点,而是一个必须保持活络的动态过程。”
|叛逆人才不会不假思索就接受社会的角色、采纳社会鼓励的态度。他们会挑战这种角色
|和态度,绝对不放过任何可以证明它们是错的机会。
4.追求新鲜感的能力(novelty)
研究发现:“新鲜感能提升我们的工作满意度、创意,以及整体表现。新鲜感也能增长我
们的信心和能力。”我认为在年轻时叛逆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有勇气和冲劲决定哪
些事情该追寻,然后快速地去尝试,快速的去失败。”
就像作者说的,人生中的波折不代表“失败”,只是那些“尝试过的东西”而已。例如我
读完《刻意练习》后回顾自己从“不是跳舞的料”学到跳好国标舞,以及开始尝鲜经营部
落格,从《恒毅力》学到加深面对失败要有不畏艰难、越战越勇的气魄。可惜的是我不曾
跟弟妹分享这些故事。
我自己感受很深的是,如果你是只是照着别人说的去做,而不加以思考,即使最后做对了
,你可能还不知道为什么成功。如果失败了,还可能会怪别人为什么这么说。但如果你是
自己做过的决定,若自己选择且勇敢的尝试之后,即使失败,你会记得当初做决定的原因
,从过程中学到更多。
|在人类大脑中,新鲜感和愉悦感深度交织:新鲜感产生惊奇感,惊奇感又带来愉悦感。
5.好奇心是一种超能力(curiosity)
我很喜欢作者对于好奇心的见解,也就是提问的力量。“当我们借由提问与他人互动时,
与他人的关系会变得更强韧。因为我们展现了真心想要了解对方,倾听他人的想法,在更
为个人的层面上认识对方。”提问等于给别人一个机会,分享他们个人的经验和智慧,因
而提高他们的自尊。
忘了在哪里看过这句名言:“愤怒与好奇心无法同时存在。”我觉得这真的是调整愤怒情
绪最好的用法。例如你认为很简单的事,但组员为什么可以搞砸?你与其大发雷霆发泄情
绪,倒不如问自己,为什么他会搞砸?为什么他会理解成另外种做法呢?自己哪地方没指
示清楚吗?
遇到跟自己想法截然不同的人讲出来的观点,也不必马上发脾气或者情绪性反应。反而问
自己,为什么他想得跟我不一样?基于什么样的立场让他这么想呢?有什么资讯是我看到
的跟他看到的截然不同?
缺乏好奇心的人,常常会落得很武断,主观,偏执…等等,不愿意探索未知的态度。因此
,好奇心不但是一种超能力,也是工作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用工具。叛逆人才保留了这
份孩子般天真的好奇心,永远一直问“为什么”。
|领导者可以由自己做起,率先表现得更好问、更好奇,在公司鼓励大家发挥好奇心。
后记
硬要说《莫守成规》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故事跟理论说的很多,但是在“如何执行”
的着墨显得略为单薄。你可以看到故事中的人物是怎么叛逆的,也学到这些叛逆特质是怎
么个回事,但是回到自己身上该如何实践呢?我自己是回顾自身经历,把概念转化为自己
适用的方法。
这本书对我最有帮助的地方在于,让我回顾自己的经验,去思考以前那些做得不够好的地
方,可以怎么去调整跟改变。也回顾自己做得不错的地方,怎么样在未来继续保持跟发展
,期许能延伸应用在更多不同的领域。
最后,我从这本书学到的是,并非为了叛逆而叛逆,而是要懂得判断,依据自己的专业和
价值观,在哪些地方选择循规蹈矩,在哪个地方选择叛逆突破。
我想,真正的艺术,不在于全有或全无,而是在光谱的两个极端之间,透过自己的双手去
调配出最能代表自己的颜色吧!
作者: viaggiatore (▁音)   2020-02-02 17:3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