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恒毅力

楼主: licklabium (76600ferio)   2020-01-16 22:17:43
这篇心得竟然花了我七个小时写,打破自己的记录了,真的很有成就感。
**************************************
   今年我新接任的后母班,有位在家自学的学生,一整个学期下来,只有和
家长用LINE联络过服务学习和流感疫苖的相关事宜,不曾见过面。侧面从学生
的身上,知道这孩子有着学习障疑,无法在一般的教育体制中适应。直到期末
开IEP会议,我才看过家长和孩子。一进入会议室,孩子手上拿着一本小说,满
脸笑容地跟我打招呼:“老师好!”我听妈妈描述才知道,这孩子有着严重的书
写障碍、语言障碍和阅读障碍…
  
看完了“刻意练习”和“忍耐力”,接续著“恒毅力”一书,有种相见恨晚
的感觉,不论是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二十年的教学历程所见,或是这孩子的成长
过程,似乎都替恒毅力一书下了注解。
  
忍耐力谈的是冷却现在、加热未来,或者说延迟享乐的能力;恒毅力谈的是
梦想、热情与坚持的能力;而刻意练习谈的是在坚持中如何追求进步。
**************************************
有潜力不代表能发挥潜力
  
西点军校的招生程序,采计了高中成续和学术能力测验(SAT)或美国大学入学
考试(ACT),并且需获得众议员、参议员或总统的推荐,而且得在跑步、伏地挺身
、仰卧起坐、引导向上等项目都获得佳绩。每年14000位高三生申请,只有4000人
获得必要的推荐,其中又只有2500人达到严格的体能标准,最后却只有1200人获得
  录取。这些人中龙凤,最后却有1/5辍学,且主要集中在第一个夏天的“野兽营”。
  然而,心理学家发现,入学的录取总分,无法可靠地预测谁能完成野兽营的训练。
那么,什么才能可靠的预测指标?重要的是,面对超出现有技能的挑战时的态
度,或者作者采用的书名“恒毅力”
  
书中罗列了各领域的研究:奥运选手、成功企业家、艺术家、新闻记者、作家
  、科学家、教练、医生、法律界领导者…有些特质只限于某些领域,但“恒毅力”
  却毫无悬念地贯穿了所有的领域。恒毅力以两种方式呈现:一是过人的坚韧与努力
  ,二是他们打从心底认定,这是他们想做的。
真的与天份无关,努力加倍重要
  
作者从“拼字比赛”选手中进行研究,发现排名较高的选手,每天研读的时间
  较多,也参加较多次的拼字比赛。反而语文能力测验的分数,并无法预测拼字比赛
  的成绩。作者自己担任低收入住宅区担任教师时也发现,有些学生的数学领悟力比
  其他同学快,不需太多提示就能看出不同题目间相同的根本型态;而另一些孩子却
  得反复教导,才能理解。然而在月考的表现,却反而令他讶异:资质好的学生,考
  得未必比较理想;反而每天乖乖上课、不鬼混、用心做笔记,认真发问的孩子,在
  一再尝试下,考出更好的成绩。作者在书中举了他自己一位学生,从数学检定考不
  及格,到成为航太公司的火箭科学家。
资质不保証成就。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公式:天分×努力=技能;技能×努力=成就
在公式中,努力更加重要,因为它被乘了两次。
天才成为借口
  
尼采说:“我们虚荣、自恋促成了对天才的崇拜。因为,只要把天才视为奇蹟
,我们就测有必要拿自己去跟天才相比,发现自己的不足…”
书中举了陶艺家麦肯齐为例,他说:“最初一万个陶器很难做,后来就愈来愈
  容易了。”;也举了小说家厄文为例,他说:“身为作家,我晚擅长的是重写。”
  获葛来美奖的威尔史密斯说“我唯一与众不同的是,我不怕死在跑步机上。”编剧
  兼导演伍迪说:“人生中80%的成功是靠持续‘上场’。”不努力,天份只不过是
  尚未开发的潜力。
耐力,而非冲劲
  
恒毅力不只是非常努力而已,不只是对目标的投入很热切,更重要的是长期不
  变的投入,也就是对目标的坚持有多久。三分钟的热度很常见,持久的热情则很罕
  见。
   获普立滋国际报导奖的杰夫盖托曼,从十八岁发现他热爱东非,开始持续地往
此目标前进,透过担任记者、写作的方式,而达到了目标。他不是单纯出去寻找热
情,他是自己创造热情。西雅图海鴈队教练卡罗对热情的看法是:“你有人生哲学
吗?”那是一种直指向你人生想获得的终极目标,而不是“今天”或“今年”想要达
成什么而已。棒球名人堂传奇投手汤姆西佛说“投球决定了我的饮食、睡觉时间、
清醒时的种种活动,也决我不投球的候时如何生活。”对他们而言,热情不只是很
在乎某件事,而是持久关注同样的终极目标。
成功的人先决定“不做什么”
  
巴菲特给他的私人机师达成梦想的三个步骤:
一、写下二十个职业生涯的目标
二、圈出最重要的五个
三、无论如何,尽力避开没选中的那二十个。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想更接近你想要达到的目标,你得知道有些
  目标,你得放弃。
基因×经验
  
不论是“刻意练习”、“忍耐力”或是“恒毅力”,或这二十年来脑科学上的
  发现,都不是要强调恒毅力或智能有多重要而已,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很大的
  改变空间。
  
我在一场演讲中,以二氧化碳浓度的些微变化,促成了大刍草演变成玉米,
  来说明后天环境的重要性;作者则以荷兰的平均身高演变、孪生子实验,得到了一
  个大概的数据:毅力的遗传慌约37%,热情则是20%。弗林效应解释了“成就背后的
  科学”,弗林认为篮球技巧在这一百年内的进步,是“社群乘数效应”的原因,正
  如同这一百年来人类智商平均进步了15分一样。
一代不如一代?
  
从美国的抽样调查显示,恒毅力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最低的是二十几岁的年
  轻人,最高的是六十五岁以上的成人。一种解释是:恒毅力呈现“反向的弗林效应”
。但更正确的解释或许是:“恒毅力差异与世代无关,但与年纪有关。”随着年龄
  增长,我们会渐渐长期怀抱热情和毅力的能力。
由内而外培养恒毅力
(一)兴趣
  
2014年盖洛普民调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表示自己对工作不太投入,甚至有
24%是“积极与工作保持距离”,只有13%的人是投入工作。何以在强调寻找你的热
  情多年后,显示的结果却是如此?
  
作者认为,热情不是从天而降,不是找寻到的,而是“培养”的。
 
 奥运游泳金牌盖恩斯在录取游泳队前,考过美式足球、棒球、篮球、高尔夫、
  
  网球校队,而他一直以为他会被田径队录取;获得詹姆斯比尔德大奖的名厨马克维
  特利,原本是想当音乐家;名厨茱莉亚柴尔德曾想当小说家,并说自己从小对“料
  理毫无兴趣”,没想到花了四十年才找到真正的热情所在。
Fleeting interest in everything ,no career direction。
         (事事有兴趣,生涯无志向。)
  
心理学家史瓦滋认为,很多人无法发展出认真的职业兴趣,是因为抱持不切实
  际的期望。就像恋爱,你不可能找到各方面都很美好的对象。你得在专注在你最在
  意的地方,舍弃其他。另一个原因是,很多事情的微妙及令人满足之处,是坚持投
  入一段够长的时间,摸索后才能感受的到。
 
热情是一辈子的深耕。工作的热情来自于一点点的发展,加上大量的培育发展
  ,以及一辈子的深度耕耘。培养兴趣需要时间和精力,也需要纪律和牺牲。当从“
  玩”入门,长期刻意练习,他们不只发现自己喜欢的事物发展成兴趣,这也会让他
  们学会继续强化兴趣。这不禁让我想到前阵子我发给班上学生看的文章“练习的意
  义”…我自己在演讲时也常以自身练习重训的经验下结论:“你举得愈重,你就想
  举更重。”
  
对初学者来说,新奇是从未遇过的事物;对专家来说,新奇是细微的差异变化。
  正如同罗丹说的:“这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专家透过长期的训练,培
  养了看见细微差异之间的美。
(二)练习
  
在“异数”一书提及“一万个小时的练习”后,此神奇的数字开始闻名全球。
 
  但提出这研究的人艾瑞克森在“刻意练习”一书却指出,单纯的重复是没有用的,投
入的品质更重要。访问过许多超级成功人士的记者莱西说:“和自满相反,那是一
  种正面的心态,并不是对过去的表现感到不满意,而是向前看,想要持续成长。”
艾瑞克森发现,成就较高者在十年内累积了约一万个小时的练习时间,而成就
  较低者累积的练习时数只有一半。但关键处不是专家累积的练习时数比较多,而是
  专家的练习方式不同。专家的练习方法如下:
(1)设下挑战目标,不看已经表现很好的部分,而是针对尚未突破的特定弱点。
(2)在没人监督下自发地挑战
(3)寻求意见回馈,且更感兴趣他们哪里做错了。
(4)再做一次,一次,又一次,直到“不自觉地游刃有余”。
(5)设立新的挑战目标,重复1~4。
  
卓越见于平凡,卓越由多项个别能力组合,而每项能力都可训练。此部分我真
 心建议可以看“刻意练习”一书。
  
当然,即使是专家在刻意练习时,也会像经历“小小的死亡”般的痛苦,但
  “心流”的作者米哈里。奇克森米海却认为,能进入“心流”状况,是专家之所以
  愿意投入那么多时间练习的原因。本书作者认为狂喜与痛苦并存,从我国羽球男单
  一哥周天成今年给年轻选手的公开话,我也认同狂喜和痛苦的确是并存的。
(三)目的
  
热情的来源之一是“兴趣”,另一来源则是“造福他人的意向”。台大叶丙成
  教授曾说,老师是全世界最棒的职业,此书的作者曾是麦肯锡的高阶主管,却自愿
  辞职到低收入区担任老师,她也说老师是全世界最困难的工作。以世俗的眼光看,
  这群人大概疯了…
  
艾莉克丝柠檬拥基金会的发起人,或许是这群人中最疯的。一岁诊断出神经母
  细胞瘤,四岁开始摆摊卖柠檬汁,只为了替癌症研究募款。他九岁过世时,已经募
  集了上亿美元。
心理学家布隆姆认为,热情的演变一般有三阶段:
(1)早期:自我导向的兴趣
(2)中期:学习自律的练习
(3)后期:努力和“他向目的”的结合
  
洛杉矶壁画家高登在三十岁时被诊断出红斑性狼疮,开始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观
  点,现在他努力创作,让更多人有机会创作及体验艺术。她说:“我做的一切都是
  为了帮助更多人。”;知名的酒评家安东尼奥伽罗尼说:“品酒是我很想和他人分
享的热情。”
 
 亚里斯多德认为追求快乐有两种方法:(一)与个人良善的内在精神和谐一致
  (二)享乐。书中的“目的”一词指的是前者,是和超越小我的外在世界紧紧相连,
  是包含着利他导向的。
 
 我们都渴望意义,而不只是周一到周五不断循环地渐渐凋零,而任何职业都可
  是工作、职业或是志业,端看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如同泥水匠的寓言故事中,
  可以是在“砌砖”,也可以是“打建教堂”,当然也可以是“打造上帝的殿堂”。
  这也乎应了前面盖洛普民调的解决方案:转变你的思维。
史丹福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比尔。戴蒙认为,这种超越自我的导向是可以培养
  的,而重要的是,有人示范给你看,为了别人完成某件事情是有可能的。当自己在
  充满挫折和障碍而非常艰难,最终达到目的时体会到成就感,便会意识到自己可以
  发挥影响力。
  
在我自己的教学课堂,我要求自己每一天都要分享一则小故事,也会不定期举
  办演讲,持续很多年了。曾经我也怀疑这样压缩到课堂时间,是否值得。上次段考
  作文题目“一堂很有收获的课”给了我明确的答案:超过半数的学生写我的理化课
  。我挑选一篇供参考。
https://imgur.com/yBUqpGe
https://imgur.com/9yJ1lkh
(四)希望
希望有两种。一种是预期明天会比今天更好。我们无需承受责任的重担,让事
  情变好是宇宙的责任。但培养恒毅力需要的是另一种:不只单纯相信明天会更好,
  而是期待自己的努力能改变未来。我决心让明天变得更好!
  
1964年的穿梭箱,告诉了我们“习得的无助”,绝望不是痛苦造成,而是自觉
  无法掌控。赛里格在提出此理论后多年,开始积极探索它的反面:“习得的乐观”
  。当然,乐观者成功的机率远比悲观者高上许多,因为乐观者拥有成长思维,对他
  们而言,持续想办法改善环境,就更有机会找到解决方案,如同莱西访问成功人士
  得到的结论:“我不会从失望的角度思考,我认为每件事的发生都有值得学习的地
  方。”而悲观者拥有固定思维,将自己的失败归咎给普遍、永久性的原因,如天份。
人的思维从何而来?一部分可能是天生气质,而另一大部分则是在来个人的成败
  经验,以及周遭的人对那些成败经验的反应。幸而,思维是可以后天改变的!!
在忍耐力一书也多次被提及的KIPP(知识就是力量课程),几乎所有人都来自低
  收入家庭,面临重重困难,但几乎所有KIPP的人都从高中顺利毕业,80%的人继续升
  上大学。差别来自于这儿的老师赞美努力,而非表扬天分,他们提醒学生“人生是
  不断地挑战自我,学习做以前不会做的事情。”
  
社会运动人士詹姆斯。鲍德温曾说:“孩子向来不擅长好好听大人的话,但模
  仿大人倒是很有一套。”身为一名老师,身为两个小孩的家长,我感受特别深刻。
记得有一回我带全家到宜兰住宿,一大早我忘了将补给品放身上就出门参加挑
  战兰阳100K。两个小孩醒来后,女儿很担心地跟妈妈说:“爸爸忘了带糖果出门,
  会不会骑不完比赛?”儿子马上接口说:“不论多困难,爸爸一定会完成,就像他要
  我克服很困难的数学一样。”
想教导别人成长思维,身教永远比言教重要。面对困难勇于接受挑战,只因为
  人有能力变得愈来愈好,永远都还有机会再试一次。正如同尼采说的:“那些杀不
  死我的东西,会让我变得更强。”
    你无法光用说的说服别人相信他们能够克服难关,你得带着他们突破难关!多年
  来我接任后母班,总坚持着“基本”的要求:每天认真写札记、背四个英文单字、四
  个国文解释。从一开始的哀鸿遍野,之后渐入佳境,慢慢地全班单字抽考都能满分
  ,理化不及格人数从一半降到四个。记得一次带他们去爬硬汉岭,有女生体力不支,
  在三分之一路程的弱者俱乐部吐了,她却告诉我:“都已经到三分之一了,怎么能
  够放弃?”最后,全班都登顶了。那天的台北盆地,真美!
    麦尔设计了一个实验:一群五周大老鼠(青春期)遭到电击,如果牠们用前脚转
  动小轮子,就能停止电击;另一群老鼠也受到同样的电击,但无法控制电击的时间
  。电击五周后(老鼠成年了),两组老鼠都遭到无法控制的电击,结果发现:青春期
  无法掌控电击的老鼠,变得胆怯;青春期可掌控电击的老鼠,长大后变得更大胆,
  且似乎对习得的无助感免疫了。幼年期那些杀不死牠们的压力,让牠们一辈子变得
  更坚强!
  
不禁让我反思,当个直升机父母,帮孩子扫除路障,即使孩子的帐面上成绩优
  异,是否间接使他们成为“脆弱的完美者”呢?
  
学习怀抱希望的建议有三步骤:
(1)更新你对智力和天份的看法
(2)练习乐观的自我对话
(3)寻求协助。
  
EDGE(增进研究生教育多元化)计划的创立者数学家希尔维亚。博滋曼一再强
  调:“解数学的能力其实是培养出来的,不要放弃!”深为曾经是放牛班,数学始
  终不到二十分,却念物理系的我,完全同意,只是我们得找到坚持下去的支柱。
由外而内培养恒毅力
(一)家庭教育
  
上次我在版上分享“幸运的科学”中,描述到我带小孩念书的状况,有网友很
  激动地持反面意见。其实,严厉的爱是爱,放手飞的爱也是爱,因为你看到的很可
  能都只是表象,重要的却是完整的脉络。
  
旧金山49人队的传奇四分卫,两度获选NFL最有价值球员史蒂夫。杨,他有一个
  严格的父亲,总是要他撑到底,他说:“爸妈给了我坚实的基础,我希望每个人都
  能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培养。”。
 
“观察家报”评选英国最好笑的谐星之一—法兰崔丝卡,则是来自一个自由派
  教养的家庭,从小罹患脑性麻痺,被医生断定永远无法过正常的生活。他的父亲告
  诉她:“去追随梦想吧,要是梦想无法实现,妳可以再重新思考。”法兰崔丝卡说
  :“我的努力和热情都不是我自己的功劳,那些特质是家人给我的,他们对我百分
  之百的支持和正面鼓励。”
  
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我们从中学到什么?作者认为:关爱与严格,不用二选一
,也不是彼此对立的选择。史蒂夫的父母看起来很严厉,但他们也非常爱关孩子;
  法兰崔丝的父母充满关爱,但他们也有严格的规矩。在四种教养方式:明智型、威
  权型、放任型、忽略型。明智型同时兼具了严厉与支持。2001年心理学家赖瑞。史
  坦伯格以会长身分对青少年研究协会建议:很多証据已经証实严厉又支持的教养型
  态有许多好处,科学家应该把研究焦点转到其他更棘手的问题。
  
    而严厉、高要求和尊重的并存,造成的不只是孩子的模仿(imitation),而是效
  法(emulation)。
    在“忍耐力”一书中,沃尔特.米歇尔将一群小孩分成三组进行实验,每组有一
  个模范人员和数名小孩轮流掷球,并由模范人员引导孩子评估和奖励自己的表现。
    “严格标准”组中,模范人员对自己和孩子都同样严格,只有达到很高的分数
  才会拿筹码奖赏自己,说些肯定自己的话;假如没达到够高的分数,就禁止自己拿
  筹码。模范人员对孩子也是如此引导。
    
“对模范严格,对孩子宽松”组,模范人员对自己采取严格标准,但对孩子宽
  松,引导孩子在得分低时也奖励自己。
  
    “对模范宽松,对孩子严格”组,模范人员对自己宽松,但教导孩子拿到高分
  时才能奖励自己。
  
实验中告诉参与的孩子,游戏中获得的筹码可以换取礼物。情境参与完毕后,
  模范人员离开现场,实验人员偷偷观察孩子在自由情境下,会如何取用筹码。
    “严格标准”组的孩子,在模范人员不在场时,仍然遵守得到高分才拿取筹码
  的标准,仅管这分数真的很难达成,且孩子很想得到奖励。而当孩子们认为模范人
  员很厉害时,效果会愈加显著。
“对模范严格,对孩子宽松”组的孩子,即使看过模范人员对自己严格,但后
  来自己玩时,却全都采对自己宽松的标准。
  
“对模范宽松,对孩子严格”组,则有一半孩子对自己严格,另一半对自己宽
  松。
在“恒毅力”一书,作者更直言:“若你想培养孩子的恒毅力,要先自问你对
  自己的人生目标有多少热情和恒毅力。”
  
除了家长,可以成为孩子恒毅力的榜样,可能是家长、老师、教练或上司。科
  第。高曼说:“即使不是家长,你也可以改变别人的一生,只要去关心,了解状况
  ,你也可以发挥影响力。”
(二)课外活动
  
对许多人而言,课业是具挑战性但枯燥的,和同侪玩乐是有趣但不具挑战性的
  ,然而课外活动具可兼具有趣和挑战性,是培养恒毅力的好场所。
  
我儿子喜欢骑脚踏车和打羽球,我常带着他骑四十或六十公里,也每周固定请
  教练教儿子和女儿打球;我女儿喜欢跳舞,我让她加入学校舞蹈社,连续三年都参
  加了市赛和全国性。每当我儿子在数学上想放弃,我就会告诉他,要像骑车一样,
  不到终点不轻易放弃;我女儿则告诉我,每天要忙课业和社团,很充实。她热爱这
  种充实的生活。这两年我也陪着两个小孩学会游泳,从一开始的抗拒到现在能来回
  游很多趟,现在天气热时总吵要去游泳。
    沃伦。威林罕是率先研究长期参与课外活动的科学家,他很清楚高中成绩其实
  很难预测未来成就,但有个特质很明显:坚持到底。他说:“坚持到底是指在高中
  有目的、持续也投入某种活动,而不是偶尔涉猎不同的领域。”而这项特质的预测
  很惊人。投入何种领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持到底,且有所进步。
  
盖滋基金会赞助的研究也显示,读大学时参与课外活动多年的老师,毕业后担
  任教职时,比较可能坚持下去,而与他们的SAT、GPA或是面谈者对他们的领导潜力
  评分完全无关。(感谢我大学三年的羽毛球校队生涯)
  
作者认为,在成长过程中对投入的事物坚持到底,同时需要恒毅力,也是在培
  养恒毅力。而恒毅力会转移,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出来的精力、动力和坚持力,几乎
  都会成功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然而,参与课外活动需要的家长支持和经费支持,是否无形中成了比成绩更严
  重的贫富差距呢?
作者提供了家庭困难任务方式:
(1)每个人都得自选一项任务
(2)你需对任务进行刻意练习
(3)至少一季不能随意放弃
(4)之后进阶到至少维持两年以上
  
休士顿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艾森伯格从老鼠实验中发现:一开始被迫学习困
  难事情的老鼠,遇到第二个困难任务时,展现的活力和耐力较多。或者你可以称它
  :习得的勤奋。与“终结糖浆课程”一书说的相呼应:不具挑战性的目标,不叫目
  标。
(三)组织文化
 
 网络上有部影片,大家可以找来看“优秀的人为什么不合群”,一针见血却
  又发人省思。
  
海鹰队的总教练卡罗说:“培养恒毅力正是海鹰队的文化。”研究优秀游泳选
  手的钱布利斯认为:“想要成为卓越的游泳好手,真正的作法是加入卓越的团队。”
  正如同芬兰精神Sisu,代表的是一种团体中永不放弃的精神。
  
安森。铎兰斯是女子足球史上赢球记录最多的教练,他说:“天分人皆有之,
  你投入多少心力去开发天分,才是衡量卓越程度的最后关键。”而他认为他们战绩
  优异的关键在于他们的文化。那是有尊重的严格要求,不是平庸的核心价值、光说
  不练;是发展模式的领导,而发消耗模式。当每个伙伴都是榜样,你就会自然而然
  变成那样。
 
 优秀的教练们不把比赛想成谁输谁赢,而把对手看常是淬练自己的人。竞争
  不是战胜别人,而是卓越。他们强调提早到场,强势收场。为何强势收场很重要?因
  为强势开场很容易,到强势收场代表的是自始自终每分每秒都全神贯注。
  
多令我向往的团队!
重新定义天赋
 
如果你所谓的天赋是指轻松就成为卓越,那世界上没这样的人;若你所谓的天
  赋是透过培养恒毅力和刻意练习成为卓越,那人人都有这样的潜力。
    但作者也强调,性格三面向
(1)向省,包含恒毅力和自制力
(2)人际:包含善良和情绪管理
(3)智慧:包含好奇心与智慧。
恒毅力绝对不是唯一重要,甚至不是最重要的。作者说,若只能择其一,他希
  望他的小孩有善良。我无法同意她更多了。
  
如果你书能看到结尾,或者我的文章能看到结尾,或许我们可以重新再思考,
  什么叫失败?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塔纳哈西。科茨说:“失败也许是我所有作品中
  最重要的元素。”从失败看到成功,离恒毅力就不远了。
**************************************
    我和孩子打了招呼后,妈妈告诉我九十岁的阿公,每天带着孩子去游泳游泳,
  已经可以一次游2~3公里。
    “你有帮自己计时吗?”我问孩子。
“没有耶~我就只有记录总长度。”
“或许你可以买一支表,帮自己记录每一趟来回花的时间,你可以愈游愈好。”
  我如此告诉他,然后跟他分享了我自学游泳的故事。
“好,我来试试看。”
妈妈告诉我,孩子很喜欢跑马拉松,假日爸爸都会陪着他绕着石门水库,爸爸
  骑自行车陪着小孩子跑,他也常常参加十公里的比赛。(未满十四岁,只能参加十公
  里)
“石门水库旁边有一条罗马公路,从上角板山旁的路切过去,从罗浮到马武督
  ,风景很美,你们有去过吗?”他摇摇头,然后我们聊起了跑步和骑车的趣事。
妈妈还告诉我,他们让小孩去学围棋,去年刚升段,而且他们坚持让孩子参加
  困难度比较高的全国奖金赛。
“我们希望孩子的升段,是具有挑战的实力的,而不只是升段而已。”妈妈这
  样告诉我。
她告诉我,他们让孩子利用时间去木栅动物园当志工。
“那你们有行前训练吗?”我问他。
“什么叫行前训练?”他不懂,解释后他很开心地跟我说:“有啊,我们有训
  练…”跟我分享着他在动物园当志工时的点滴。
妈妈告诉我,他接受语言治疗,五年来从不间断,语言治疗师告诉他,已经达
  到可以毕业的程度。讲到此段时,妈妈脸上流露着一股骄傲。她们真的值得这股骄
  傲,因为孩子和我对谈的流畅,让我丝毫感觉不出他的语言碍障。
“我们买了一台单眼相机给他,让他自己拍各种照片,做了PPT简报,让访视委
  员来时,由他自己讲解自己的学习历程。我们还带着他看文茜周报,爸爸带着他从
  国际金融的角度看;姐姐现在要升大学,也会带着他用英文的方式教他唷。”妈妈
  详细地跟我介绍他在家学习的情况,学生就静静地看着自己手上的书。
    “你现在在看的是什么书呢?”我看了看他手上的书。
“老师,这是一本跟投资有关的小说唷~很好看,我已经看到第三集了。”他兴
  奋地跟我分享著。
“我们还有请海洋大学副教授教他画画,她是我们的朋友。”妈妈说。
“那他有参加过比赛吗?”辅导老师问。
“没有耶。”
“那如果有比赛,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参加呢?”
妈妈看着孩子,孩子想了想说:“好哇!”堆了满脸的笑容。
离开前,妈妈对着我说:“老师看起来好年轻(重点!!),而且他很喜欢老师呢,
  今天跟老师讲了很多话。”
“你们真的很棒,很棒!”我对他比了比大拇指。
在他们身上,我看见了整个家庭的支持、严格的要求、爱与包容、接纳与面对
挑战,永不放弃的正向信念,能克服了孩子身上的障碍,着实令我动容。
作者: lost0816 (ruiz)   2020-01-16 23:50:00
作者: franklin1997 (富兰克林)   2020-01-17 02:24:00
推推请问刻意练习、忍耐力、恒毅力一起看,会有相辅相成的感觉吗?
作者: NrQ ( 你给我听好)   2020-01-17 07:15:00
作者: Dolce (April in Paris)   2020-01-17 08:49:00
作者: kd1523 (雨)   2020-01-17 09:08:00
推分享
作者: hyc0206 (脑)   2020-01-17 09:55:00
推 看得很感动
作者: wall (主客之间)   2020-01-17 10:33:00
推!
作者: franklin1997 (富兰克林)   2020-01-17 12:18:00
谢谢原po用心清楚的解释~
作者: ericx790101   2020-01-17 12:50:00
谢谢分享
作者: jnyaotn (pjtaony)   2020-01-17 13:37:00
推!
作者: jishiang (猪头三)   2020-01-17 16:46:00
推 原PO的学生很幸福也很幸运遇到这么好的老师
作者: ray90910 (秋风夜雨)   2020-01-17 17:59:00
写得超棒
作者: mepe1018 (mepe1018)   2020-01-17 18:33:00
谢谢分享^_^~我也有这本~但一直放桌上等我有恒毅力来看XD
作者: em1234 (em)   2020-01-17 22:47:00
有点感动 谢谢你的付出 期许自己不要放弃
作者: torah (Vancouver)   2020-01-18 09:59:00
推,很感人,想找书来看了
作者: powernew123   2020-01-18 19:23:00
强势收尾那段很突显坚持的重要 总是做好安全准备然后中途就因为各种理由放弃 能全神灌注练习或做一项事 或许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价值与生命意义
作者: renbo1907 (rb)   2020-01-18 20:54:00
能想像当您的学生有多棒。自己求学过程也遇过不少用心的老师,谢谢付出!
作者: jw5502 (jason)   2020-01-19 15:58:00
推 心得分享
作者: WRATH (增长知识充实生命)   2020-01-20 03:23:00
作者: Sarladin (沙拉丁 )   2020-01-21 22:11:00
作者: psp123456e (gh347zzz)   2020-01-21 23:05:00
其中提到美国的运动员很多是双栖甚至多栖 除了同时接触培养兴趣之外 生理上也有好处:多元发展身体机能以及预防运动伤害不过很可惜我高中投入篮球很多 却没进步 还换得一身伤 有点悲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