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跃迁

楼主: kerrytess (桦哥)   2020-01-06 19:08:37
《跃迁:一份耕耘,十分收获的系统化作法》
Medium好读版:https://link.medium.com/P26qnRkG12
目前市面上与个人成长主题相关的书籍可以说是琳瑯满目。这类书通常只要写的字句还算
通顺,即便内容没有给出太多惊喜,也一定会有人买单,因为人总是渴望变得更好。残酷
的是,买回去后“无疾而终”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许多时候,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努力不一定会带来回报。“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努力和
回报的关系?”作者古典带着这样一个疑问而写成这本书。
古典透过大量观察发现,所有高手几乎不约而同都有一个共通点:“他们既懂得如何驱动
自己持续地努力和积累,也懂得借助社会和科技趋势放大自己努力的收益。”,意即“时
代高手的非线性成长、跃迁式上升,就是恰当地运用规律放大努力的结果。”
关于跃迁,古典是这样定义的:个体的跨越式成长。其实大自然早就有跃迁的机制,比方
说,人类从单细胞、多细胞、哺乳类再演变到现在的我们,在演化的最重要几个环节中,
便是透透层层跃迁而来。跃迁的特性在于其是一种受到激发的突变,并且没有中间的状态

到这边,我们可以怎么理解高手的思维?显然,他们都充分了解善用大系统的好处后,借
势来放大其努力的效应。我认为这里很精辟地点出了高手成长的关键,不单单只是仰赖个
人下苦功,还要懂得借用外界的力量,而这也是本书观点独特的地方。
试想,这世界上从来不缺乏很努力的人,但懂得能看透局、摸透规律这又是另一个完全不
同的境界了!所以,思维破局对于人生跃迁上是至关重要的。鉴于本书含金量高,无法逐
一详述,以下仅摘录几项我读来特别有感的内容与读者分享。
[调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
21世纪的人类脑容量与数百年前相比并无显著的提升,但今天光是一天的资讯量,却已经
是古代人一辈子的资讯量了。此时,要分毫不差地记忆每每一件事,在执行面上实在有相
当大的难度。因此,我们应当要了解取用知识的管道或工具,而非将过载的资讯塞进大脑
中。
大脑不该用来记忆、而是要用来观察、思考、创造和影响他人。
我们可以善用科技的力量,把大量的资讯外包给新科技,比方说,如果你今天有三个重要
的会议要开,你可以先设定手机闹钟在会议开始的前10分钟提醒你,这样你可以把悬著的
一颗心放下,专心于当下以便完成更重要的任务(前提是要确认手机还有足够电力…)
不过,要特别注意避免陷入理解的假象中。根据《知识的假象》指出,人类生活在知识共
同体中,如果我不了解某个内容,上网查询过后会误以为自己已经充分理解这则资讯,但
要解释或是活用时却会卡住。我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却陷入理解的假象而不自知,必
须慎防谨慎才行。
[只打甜蜜区里的球]
美国前职棒选手泰德被誉为“史上最佳打击手”,股神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受其影响深远。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打击手,你必须等待一个好球,如果我总是去打击甜蜜区以外的球,那
我不可能入选棒球名人堂。
他将打击区细割成77块,只有当球进入最理想的区域时才会挥棒。别以为这件这很容易,
当一颗慢球悠悠地进入非甜蜜区,你能忍着性子不挥棒吗?
巴菲特将泰德专注于高价值区的态度落实在投资上。在一千多家公司中,他只会选择最有
把握的20家公司长期投资,甚至连他的好朋友比尔盖兹的微软他也不曾投资过,只因为“
网络公司已经超出他的能力范围”。
[头部效应]
头部效应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抢占高价值、有优势的头部,然后从小头部走向大头部。
头部是你所在的赛道里的高价值并且有优势的区域。
如果问你谁第一个登上月球,你一定毫不思索就能回答阿姆斯壮,若再追问谁是第二人呢
,你可能顿时哑口无言。成为头部的好处就是收益更巨大,如果你能有抢占头部的观念,
理解收益不仅与能力相关,更与站位相关,你将会更积极地远离所有与目标无关的事务,
目标变得更清晰显明。
我在看到这个部分,说实在有些惊讶,因为当所有成长书籍都告诉我们要跟昨天的自己比
赛,“每天进步1%1年后比现在强37倍”你不可能没有听过,这本书却反其道而行,要我
们更务实地去看待自己在赛道上的相对位置。头部效应让我们清楚认知到自己在系统的站
位有多么重要,离头部越近,跃迁的速度越惊人。
不过也要留意别人的头部不一定是你的头部,如果你看到别人写部落格最后出书还接通告
赚了不少钱,你也想效仿,先不要着急想着要如何变成跟他一样,而是要拟定策略先抢占
小头部,再抢占大头部。举例,你可以先计画在某个写作交流论坛长期耕耘,等到成为该
论坛阅览量最高的作家,博得大量关注后,再计画出书、上节目受访等等,这样是不是相
对容易些?
[跨界连线学习]
遇到问题,你是自己想破头,还是与各方高手讨论激发出更优质的观点呢?
据说,文艺复兴时代的兴起与意大利的银行世家梅迪奇家族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经常出
资赞助各领域的高手(达文西、米开朗基罗都受过他们的赞助),更时常举办聚会探讨各
式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知识大爆炸。梅迪奇效应的典故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的,这也是人
类史上最知名的跨界连线学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跃迁这本书也是古典透过跨界连线学习下诞生的产物。透过多元(找
几位最优秀的大将组成智囊团)、高频(每天研讨一次)、提问(每天早上抛出一个与书
名有关的问题)、结构(问题要有结构共识)、汇聚(各自找数据、灵感放到云端笔记中
,再各自研讨)5个步骤,是不是又为跨界连线学习的可行性与威力增添了更多的说服力
了呢?
[破局的思维]
有这么一个说法,如果能把全世界的领袖都送到外太空俯瞰地球,这个世界将不再有战争
。为什么?因为跳出原本的局来观察,意识到我们所在的地球是一个如此充满生机、美丽
的星球,光这样就足以让你想守护她。看透局的效益就是如此的庞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身陷局中,事情是绝对看不透的,如何破这
个局?可以透过第二序改变(对于系统的改变,即模式改变),比方说你陷入一场恶梦,
在恶梦里逃是属于第一序改变,只有醒来才会让你真正跳出这场恶梦。找出问题背后的问
题,而非只是在问题表面打转儿。
[个人心得]
过去我们总想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样的努力当然也很不错,但可以思
考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借势在学习类的书较少被强调,也许有些人认为这是投机,但我更
赞同这是一种相当谦虚、相当科学的方式。当我们开始借助趋势来达成目的,这并非示弱
,而是极有智慧的选择。当问题无法解决,运用西方系统科学的逻辑切入往往能切中核心
。闭门造车的努力效益有待商榷,如果在埋首苦干的同时,也培养对于环境的敏锐度,时
时察觉有何能为己所用,或许是一位贵人相助,你能因此少奋斗20年也不一定。
作者: franklin1997 (富兰克林)   2020-01-06 21:01:00
推推 很有趣
作者: donaldknuth (RoN)   2020-01-07 11:37:00
补充[只打甜蜜区里的球]。那章节谈论“高手的战略”,即是:找到高价值区→战略性专注→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取胜。书上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作者举了一个大蛇的例子。大蛇的战略:(1)找到甜蜜区:水边大树旁,耐心等待;(2)战略性专注:只盯着大型猎物,战略性忽略小动物;(3)等待机会:用最不取巧的方式攻击–-绞杀。总之,高手就是在高价值领域,持续做正确动作的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