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仍然不足够

楼主: biemelo157 (瓜瓜)   2020-01-05 00:26:00
简介
《仍然不足够》是高德拉特博士介绍 TOC(限制理论)的四部曲中最后一部小说,相比前
三集《目标》、《绝不是靠运气》与《关键链》有着较大的区别。首先,传奇的优尼公司
并没有在这次的故事中出现,讨论的类别也从“工厂生产”、“公司策略”与“项目管理
”转变为“ERP 与 TOC”的互相结合。
《仍然不足够》一书仍然保持着高德拉特轻松叙事的笔调,以 ERP 公司为起点,介绍 ER
P 运用的困境。全书没有太多高深的理论用词,剧情转折也相当深入人心,但书中对于 T
OC 的实际运用就没有《关键链》一书中那样丰富,接下来我会以书中提到的观念与主旨
进行介绍。
内容讨论
#起点是ERP
ERP 中文称作“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单来说,就是将
一间公司的管理层面分为“工程数据”、“生产”、“项目”、“客户服务”、“物资”
与“财务”管理,并且将各个面向转为数位化的模块,以实现为企业决策层以及员工提供
决策运行手段及管理的平台。那 ERP 给予了高德拉特博士什么启发以至于写了《仍然不
足够》一书呢?我们从本书的导读可见一班。
每年我的部门花那么多钱搞 IT,到底有没有为公司带来效益?我会坚定地回答:毫无疑
问,当然有,怎么可能没有?出报表的速度快了,员工在更短时间内或得更多资料......
。但如果你再追问,这些效益能否用公司多赚的钱来衡量?换言之,公司所赚的钱中,有
多少是真真正正由于安装了新的电脑硬件或软件而带来的?而这个钱与已花在 IT 上的钱
,成不成一个合理的比例?面对这一连串问题,我只能哑口无言。
本书的导读是目前高德拉特机构的区域总裁罗镇坤所写,在他投身于 TOC 的事业之前,
他的专业是信息技术,曾经担任几家大企业的电脑部主管。在导读中,罗镇坤清楚的点出
了本书要探讨的主题:企业用于优化管理的技术,究竟有没有带来实质上的帮助?这里的
“帮助”指的是“实质上”的帮助,指的是“可计算”的帮助,也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
”上能表列出来的帮助,而不是单单的带来“方便”、“快速”等等抽象而莫名的改变。
不要把成本会计的名词,例如每笔交易或项目节省多少,和真正的成本削减混为一谈,员
工没有减少,成本就没有真正削减,公司的盈利就没有增加。信息流通是顺畅了,连董事
会都感受到。然而,你还是无法把那些改善化为盈利,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加快员工
的日常工作是好事,但是如果人手没有减少的话,盈利也就没有增加。
于是,本书的整体脉络由此产生,究竟 ERP 系统做的公司层级的信息统整,对于公司究
竟有没有利润上的帮助呢?
#终点不是 ERP
在我们叙述出书中的结论之前,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没有实质上的利润”这个叙述,
究竟是没有“实质上”的利润,还是没有“传统实质”上的立论,抑或是没有“实质帮助
”到公司的利润呢?我的意思是,在我们考虑有没有之前,是否应该判断一下“判断标准
”是否正确呢?
本书在挑战的其实就是“标准”这个议题。当然,挑战的并不是上述的“实质利润标准”
,那在《目标》一书已经有过深刻的讨论了(库存、有效产出),《仍然不足够》想要讨
论的是,在一切按照标准进行的世界里,出现了一个能减轻“限制”的科技时,这个科技
能在先前的“标准”世界里起到出色的作用吗?
一项科技在什么时候才能带来价值呢?我们预计只有当一项科技令我们冲破一个现存的限
制时,新科技才会带来效益。如果这项新科技不能减轻任何限制,它就没有可能带来效益
。与此同时,如果某东西是限制,那么,根据定义,减轻它就会带来效益,否则它就不是
一个限制了。所以,我宣称只有当新科技冲破一个现存的限制时,它才会带来效益。
让我们反著看这段话“当新科技冲破一个现存的限制的时候,才会带来效益”,也就是说
“当出现一个新科技时,就意味着有一个现行的限制已经存在相当长的时间了”。举个例
子,在 1960 这个还在使用打字机与复写纸的年代,若公司主管发现公文有误,要重新修
改并且请秘书分别发给 30 个经理层级的人,该主管不会指望秘书能在一小时内做完这件
事情,也不会因为一小时内做不完而认为秘书的表现差劲。因此打字机与复写纸就是当时
的限制,若在当时有人跟那位主管说,有一天主管能自己自己动手修正这封信,并且在五
分钟之内弄好 20 份拷贝,那位主管估计不会相信吧,不会相信有这个可能,也不会相信
其实打字机会是一种长期存在的行业限制。
现在,我们安装了某著新科技,假设安装很成功,限制被减轻了,但是,如果在新科技的
安装过程中,我们忽略了改变相关的运作规则,仍然运用就的运作规则,即那些假设限制
仍然存在的运作规则,结果会怎么样?
当科技除去了限制,但旧的运作规则却丝毫未动时,旧的运作规则就会悄然的形成限制。
书中以 ERP 刚出生的在工厂的应用作为例子,我就用现代一点的例子说明吧。澳洲的悉
尼轻轨历时五年工程,终于在 2019 年 12 月 14 日通车,但当日状况连连,一段坐公共汽车
只要 30 分钟的路程(直线约 5.5 公里),轻轨却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不是故障,而是悉尼轻轨的轨道与汽车道是共用的,因此,在每个路口也都需要等红绿灯
,也需要躲避突然转换车道的汽车以及突然穿越马路的行人。轻轨是一个新科技,减轻的
限制是运输物力以及运输总数的限制,但在总体规则没有改变的状态下,新科技所减轻的
限制并没有起到太大的效果。
心得
《仍然不足够》一书,与其说是 TOC 理论的第四部曲,不如说是高德拉特博士对于企业
面临全新科技应用却徬然无措所油然而生的想法。
科技日新月异,我就不拿“管理”这项一般群众不会碰到的主题来说嘴,我们谈谈手机讯
号,从 3G 时代到 4G 时代经历了过一次电信的阵痛期,例如资费暴涨、4G信号的穿透力
不够等等问题,直到广设基地台提高了讯号的覆蓋率以及降低成本后才进入 4G 普遍被人
们所接受的世代。厂商那时对 4G 的认知是陌生的,还是按照 3G 的规则在贩卖 4G 的网
路:利用固定费率吸引顾客,甚至依此展开了电信业者的价格战,同时间其他各国的电信
收费多是按照使用频段来收费的。
厂商用在新科技的出现下,沿用旧规则的状态就是,当初 4G 号称的高速上网不复存在。
的确 4G 还是比 3G 快,但是推出 4G 时的速度与推出后半年的速度有明显的降低趋势。
台湾在 2012 年开始普及 4G,但真正落实 4G 的应用,如高画质游戏与影片、网络直播
等等不都是最近几年,社会创造新的运作规则后才慢慢出现的吗?
知道要改变规则,但实作上是困难的啊。人记取教训的能力似乎没有想像中那么好,近年
世界各国陆陆续续在试验 5G,但仍然出现了使用 5G 的新科技,却依旧在使用 4G 运行
规则的人们。5G 和 4G 有根本上的差异,并不上单纯的网速变快而已,在基础 5G 建设
普及还有群众认识 5G 运行规则的差异之前,要彻底实施 5G 的应用(参照:5G 的九大
应用),或是将 5G 落实到日常生活,我认为还有一段路程需要努力。
《仍然不足够》一书念完,会让人觉得,里头的内容不就是常识而已吗?对,高德拉特博
士也一直认为 TOC 理论其实就是常识的理论,是在世界中运行的物理规则,他只是将其
整理出来罢了。可是这些知识虽然称之为常识,但就因为是常识才容易为人所忽略。例如
,应该要在落实新的应用之前,要将就的旧则除去以利新的应用运行。说来容易,但真正
要实行,甚至真正要注意到“旧规则”的存在很困难啊。
对我来说,《仍然不足够》给我最大的助益是反思。反思我,身为 90 后的数据原住民,
我有找到上一个世代的旧运行规则,并配合我们这个世代出现的新科技将其革除已让我获
得实质利益吗?我会不会还带着 70、80 后给的潜意识旧规则,并且在这个 20 后出生的
现代运行着呢?我想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好好思想的问题。
结语
《目标》、《绝不是靠运气》、《关键链》与此篇《仍然不足够》的心得出完,我也就介
绍完高德特拉博士对于 TOC 的著作了,但对其工具的应用,我将会整理两本经典的 TOC
工具书,依据书中的原则及事例,内化后整理给各位做参考。
作者: ab060986 (黄影)   2020-01-05 01:11:00
推,很棒的概念!
作者: Nolan5566 (诺兰‧五六)   2020-01-05 01:39:00
文章中ERP EPR混用?
作者: CHkeke (科科)   2020-01-05 12:05:00
感谢分享,期待工具书,我很好奇这些理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