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RusevDay (HappyRusevDay)》之铭言:
: 不晓得挖一周前的文来回会不会太考古,但是我一定要吐槽这个
其实我也想回这个话题,
不过也是在想一周前会不会太考古,
总之来揪团回文,搞不好这话题可以聊到2020年。
简单来说看到这标题我只能说:
https://i.imgur.com/7QvFbi3.jpg
我个人的结论是,
会这样是因为电子书太少了,电子化的速度太慢了。
首先一些老书,你要买还买不到,
像是《金融炼金术》、《呆伯特法则》、《总体经济的圣杯》,
这些书都只剩二手拍卖才有了,你买不买二手出版商都赚不到。
最气人的是 kobo 上有《苹果橘子经济学》,
但是没有《超爆苹果橘子经济学》,
可是《超爆苹果橘子经济学》很好看啊...。
这些书如果电子化,我就会慢慢买齐啊,
而且把书籍电子化对于库存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不会查到说以前出过这本书,但没库存了。
一手电子书跟可能黄黄脏脏黏黏的网拍二手书,当然选一手电子书啊,
还比较便宜(好书在拍卖网上的价格都好贵QQ),
但这些老书就没有电子化啊,我想买书给出版社赚也做不到啊,怪我囉?
再来说新书好了,新书也不是全都电子化了啊,
我想买漫画《CITY》的电子书,它就没有啊,怪我囉?
尤其是漫画、杂志、小说、色情文学,
这种东西很多人都想翻,价格便宜,购买意愿最高,
但又不想把它放在书架上,因为那真的很占空间,有些还不好意思给别人看到,
想想看乌龙派出所,那可是150集啊......。
那如果我为了支持出版社买实体书呢? 出版社可以赚一次。
可是台湾房价那么贵,放书的地方就那么屁点大,
我一定得把一些挤空间的实体书拿去送人、拍卖或丢回收。
如果这是好书的话,
我一定基于好书大家看的原则,会拿去送人,(书版的赠送也算风行了)
但这样出版社就赚不到两次的钱了,可是我只是把好书送给别人看啊,怪我囉?
如果我发现有些书不会一直常常翻,
买了占空间,送人那之后又想看怎办? (漫画跟杂志类的最常这样)
干脆一开始就不买好了,去图书馆或租书店看个一次就好,
省钱省空间,反正法律又没规定我一定要买那本书,怪我囉?
好写到这边,我已经打了很多个“怪我囉?”了
还是该根据状况给点建议,
毕竟出版社不出书,那大家都没得看。
一、涨价
李维特、杜伯纳写的《苹果橘子经济学》 -237元
Peter su 写的《如果可以简单,谁想要复杂》-253元
欸,这样真的不对啦,
《苹果橘子经济学》可以再贵一点啦,多给作者、翻译跟校对还有出版社一点钱啦。
反正常买书的人看到便宜的书也只会多买几本,
那还不如涨价让每本书可以赚到的钱变多,
不然写那么辛苦就赚那么点钱,根本是强迫作家断食减肥,
唉,太苦了。
虽然说我是在 kobo 上买电子书版本,所以价格比237更便宜就是了。
二、问卷调查
啊都有电子书了,信箱也都上缴给你们通路商了,
你们就不能合作起来做个“这我一定买”的问卷调查吗?
不要再寄奇怪的广告信给我了,我没有打算要整理我的房间。
三、把快思慢想找个洪兰以外的人重翻
啊我就不想看洪兰翻译的版本啊,怪我囉?
四、参照 STEAM
STEAM 是一个非常大型的电子游戏贩售平台,
从 2003年 发展至今,现在已经是游戏平台的龙头了。
也不是说 kobo 或其他电子书系统多不好,
但跟 Steam 的系统一比,明显有一段的差距。
例如说,Steam 的游戏评价,
在看到该玩家的评价时,同时会告诉你玩家花了多少时间在这款游戏上,
这可以有效地去消灭某些只玩了游戏三分钟就说好/难玩的人,
广告商最常干这种事情了,屁一样的东西讲得像宝。
而且 Steam 有所谓的鉴赏家,专门推荐游戏,
你可以把你喜欢的鉴赏家加入最爱,这样就等于每过一段时间,
就会有口味跟你比较合的人推荐你游戏。
Steam 还有所谓的 Early Access,
制作组推出一个完成度的比较低,甚至未完成的游戏来卖,
那当游戏完成后,所有买初期版的玩家都可以收到完成版,
而且完成版的价格不能比初期版本的低。
这些经营模式,我觉得都是可以借镜、参考、模仿跟抄袭的。
什么? 你说讲来讲去,最大的问题还是台湾人就是不爱看书?
那我也没办法啊,我一年有看超过四点五本啊,
我想书版的人都是努力拉高平均的,可是台湾人口有两千三百万人,
书版现在的人气是...40,大家都多看一本又能拉高多少平均呢?
总而言之,怪我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