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b12 (ab)
2019-10-24 21:06:49图文版:https://jane0306.pixnet.net/blog/post/49179527
对于读书有点焦虑,因为喜欢的书太多,看着书店一直出新书,总有想读又读不完的感觉
,找了这本书看是否有帮助。
中国的拆书帮很著名,教读者如何对一本书化简为繁,本书作者赵周是拆书帮的创始人,
这也是赵周为拆书帮写下的第一本书。
是否把这些知识连结到自己的经验?是这本书的立论根本,尝试为实用类图书的读书法建
立一个架构,作者认为建立自己的学习架构很重要,至于原书的体系并不重要,最重要的
是要将知识化为己用。(尽信书不如无书)
书中一句话深得我心‘阅读本身不能创作价值,理解和记忆知识都不能创造价值。改变行
为才有可能创造价值。’
书中也举了一些如何拆为己用的实例,拆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拆书法的RIA现场学习(阅
读拆页+讲解引导+拆为己用)。若是自己学习就使用便利贴学习法(I)用自己的话重复资讯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书中提到写作是非常高效的主动学习,尤其有助于强化知识体系前因后果的梳理。这也是
为什么我会写读书心得的主因,不然对读书很快的我来说,有时读完也就结束了。
赵周也说他没说一本书一定不能读完,只是要读者改变学习的理念,所以对于我喜欢的书
籍不管是不是实用类图书,我还是会逐字读完。
读了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就是会思考选读一本书对当时的我有什么关连性,然后联想自己
是否有相关的经验,看完这本书有没有立下什么目标和行动。至于书中一些不太明白的应
用方式,就当与我无关PASS。
用本书中的一句话当结语:选择学习内容(实用类图书)时,首先要考虑“是否用得上”,
判断学习效果的标准要考虑“是否用上”了。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