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梅迪奇效应

楼主: bekeing7 (^^)   2018-08-22 22:11:59
好读推荐:梅迪奇效应
推荐指数:★★★★☆
网志好读版:https://goo.gl/JhVm8z
其实这本书是旧书了,只不过今年再版
作者把2012年出版的书籍再加以润饰
过了好几年之后再阅读,仍然还是蛮值得介绍的
这本书书名看起来有点奇怪
其实,‘梅迪奇效应’就是指多个不同领域的人或者想法结合在一起
所产生的一个新的构想,想法或者产品
‘梅迪奇效应’其实是这样来的
富可敌国的梅迪奇(Medici) 家族,时常赞助艺术家,并将作品展示在佛罗伦斯的教堂和广场中。
各路人马与大师级人物都来到佛罗伦斯,彼此切磋学习,
各地的艺术家都因此而趋之若鹜,其中包括了达文西、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等大师
不同的文化、专长和知识能够在一个地方交叉融合,就很容易引爆突破性的发展
资源多、有人才、又有金主...梅迪奇家族对于佛罗伦萨的文化建设有很大的贡献
间接促成佛罗伦斯的文艺复兴黄金时代
本书作者就以这个例子来形容“创新”的条件
并称之为‘梅迪奇效应’
越是不同领域汇集的地方,产生的观念或是想法就越新颖
个人,团体或组织接合成不同领域的观念,营造异场域碰撞
结合很多领域的观念,产生跳往新方向的概念
作者认为,异场域碰撞是创新最好的地方
因为独特的观念组合会在异场域碰撞爆炸
寻找新观念时,那里有绝佳的数量优势
如果创新的最好策略是多产,那么异场域碰撞就是创新最好的地方
过去大家没有想到的,都在在碰撞的当下有无限的思想爆发
异场域碰撞风险极低,但是却可以找到很多开创新局的构想
这种跨领域碰撞的创新跟方向性创新是不同的
方向性创新知道我们要往哪里去,有个明确的目标
例如,我们要创新,因为我们要达成业绩翻倍的目标
但是跨领域却根本对目标是什么毫无所知
所以会跳脱旧有领域,开创新局,改变世界
就像是你问消费者,他只会说,我想要一匹更快的马
但是却说不出他想要一台汽车
作为一个团体,如何能有突破性的发想?
突破性的构想跟两个特色有关,
一是团队的多元性质,
因为多元团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与背景
当一个新的构想发生时,必定限于资源限制
但是当团体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各地
也就是靠团体内成员靠他们的连结去找到资源与解决方法
有个方法是雇用让我们不舒服的人,或是雇用企业暂时不会用到的人
因为,我们通常是因为这一个人跟我们‘不一样’才不雇用他
但是,这可能会让我们的团体都陷入同温层,再也看不到或是想到其他新的构想
但是雇用让我们不舒服的人则是可以让不同的声音进到组织里
进一步刺激团体对于新构想的发想
二是创造成就热情
成功机会最大的团队都极为热爱自己的构想
作者倒不认为提供奖励给创新是一个好方法
研究显示,光是一种活动是另外一个活动的奖励,就可能导致实际的创造产出减少
因为受到外在控制的感觉就足矣扼杀创意
所以,最好能够让团体热爱构想的方式就是创造成就热情
而团体最常被拿出来使用的脑力激荡 Brian Storming 也被作者提出来谈
根据研究,脑力激荡的小组人数越多,提出的构想数目就会比较少
因为搭便车现象,或是小组成员忧虑提出来的方法会被其他成员评论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在小组集会前,先安排15到20分钟,让个别成员进行个别的脑力激荡
接下来,在进行群体的脑力激荡会议
这样不用担心会忘掉原有的发想,也让主持人更有组织的陈述问题
作为个人,如何能有突破性的发想?
作者提出几个方法
一是公平对待每一个偶发灵感的泉源
有任何点子产生时,不管有没有用,赶快写下来
当我们需要新点子时,就去找点子间的彼此交集
暂时摆下手头的工作,拿起笔记本,强迫自己在无关紧要的观察与手头的问题之间寻找关系
这个观念与实际方法,在之前提到的‘自由书写术 ’有提到
‘自由书写术 ’ 网志好读版 https://goo.gl/jE6j5w
二是脱离原有的人际与价值网络
个人在学习或是拥有的专业能力时,必定是累积了一段时间才有现在的人际网络
但是,如果要有突破性发想,则必须要脱离原有的人脉积累
去找那些不在同一个圈圈内的团体或是组织
这样最能刺激新点子的发想与触发
三是准备战斗
作者最后一个建议很有趣
因为我们脱离了原本轨道,一定会有反对声音
‘战斗吧’这是作者提出来的建议
对自己的新观念与点子战斗,并且相信他一定会实现
希望在异场域碰撞观念的人,不能光期待组织提供他们历练各种职能的机会
必须控制自己的命运,确保自己在事业生涯中,接触不同的领域
做好准备,迎接更多偶然结合的观念
梅迪奇效应的重心,就是靠着打破联想障碍,进入异场域的文化或是观念碰撞
可以得到的构想组合数目会增加到单一领域无法企及的程度
科学对人类生活越来越重要,需要探索的地方越来越多
但是极多发现的本质与过去不同
科学不再协助我们了解世界的各个群体
而是协助我们了解这些个体如何整合
而这些碰撞与整合,就是‘梅迪奇效应’
这本书将‘创新’集中在‘异领域’结合
近来,跨界思考蔚为风潮
这本书正好可以帮跨界思考做一个最好的注解
推荐给大家
作者: emile1224   2018-08-22 23:12:00
推,感谢分享
作者: star0504 (黑夜出没的牛)   2018-08-23 10:32:00
感谢分享,整理得很好
作者: lemon7242 (柠檬酸)   2018-08-24 12:33:00
这本我很喜欢
作者: picabola (kilakila)   2018-09-03 01:39:00
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