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无病时代>

楼主: happyread (乐读)   2018-08-22 17:27:23
<无病时代-终结盲目医疗、无效保健,拒绝在病痛中后悔>
首先请你花时间想像一下:
要是能健康地活到100岁,或是更长久的熟年,那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然后,关掉你的总开关,你的身体就关机了。你当晚跳了最后一只舞后,在睡梦中平静
去世。
你既不会死于疾病,也不会被几年前或几十年前得到的可怕疾病给剥夺体力、日渐憔悴
至终。
其实那些太早或突然夺走性命的疾病,是避得掉的,但很多人都无法想像;不过,你要
相信自己可以长命、活得圆满、没有病痛,这是办得到的。
“终结疾病”比你想的还简单。但为了达到这个神奇的目标,你得用新观点来了解健康,
并拥抱那些异于一般所认知的原则。
本书有三个目的:
一、提出一种新的健康模式:大幅改变你对人体的观点
二、善用策略和使用方法:让你把第一点的模式应用到个人生活上
三、告诉你现阶段可行或发展中的神奇医学科技:让你获得应得的生活品质和寿命。
透过书里所揭露的资讯,我们就能展开与现在完全不同的生命之路,并改善自己的生活。
健康模式的第一步:建立个人健康清单
我们要先好好了解自己,才有办法享受个人化医学的好处。
健康是不能“一体适用”的,所以我们要知道怎么操作自己的“装备”,才有办法享受
我们的长久快乐人生。
健康模式的第二步:界定个人健康密码
建立个人的健康密码时,必须面对的是:一组独特的健康挑战、接受风险、考量心理优
缺点,以及身体对药物的反应或副作用的。
健康本身成了一种系统,可以随时使用所有知识来控制这个兼具检查和平衡的系统。
健康的秘密,需要对你系统有整体影响及有益健康的一致习惯。
我们将能够持续使用高科技仪器来测量自己的系统,并持续微调,将身体带向健康的理想状况。
例如,我们可以花一周的时间加强茄红素的摄取,再看看这对血液检验有何影响;
另外一周著避免吃茄红素,再跟前一周的血液检验相比较。
健康模式的第三步:建立个人基准指标
本书讲述了看医生时,要如何透过检查来建立自己的基准指标,也建议了我们在看完医生
时,应该要问医生什么问题:
.我今年该注意什么?
.我要怎么拿到诊断结果?
.我做了什么检验?
.如果出了问题,我有基准可以参考吗?
.我现在和之后该考量什么?
预防胜于治疗的策略:简易测量你今日健康的方式,接受促成你明日健康的交换。
1.体重即是预防策略中的重要指标:大家都知道运动对我们有益。
运动能击退与老化有关的疾病、能减小腰围、体重控制更轻松、提升健康幸福感、增加肺
活量、让我们吸入更多氧气、推动循环传送养分到细胞、减少压力,还有降低发炎机率。
重要的是,运动是科学证明的唯一保持青春的“秘诀”!
现代人常因在办公室而需要久坐,久坐往往也是造成身体代谢差的主因,甚至也会提高了
死亡的风险,然而,借由运动则会有正面的新陈代谢改变。
所以,我们一定要动,而且要常动,才能维持健康。
2.维持规律作息也是预防策略的关键:
身体对恒定调节的需求,就是在环境变动时保持恒常。
调节的重点是要维持身体恒常的状态。
固定的时间吃饭、睡觉,让身体时钟保持稳定。
尤其,睡眠让身体能保持平衡。晚上睡眠少一个小时,白天就减少3分之一的警觉性。
人体每个系统都会被我们晚间睡眠的品质和时间所影响。
睡眠能支配饮食的方式、新陈代谢的速度、变胖或变瘦、能否抵抗感染、能多有创意和聪
明、我们多能抗压、处理资讯和学习新事物有多快,以及整理储存记忆的方式。
研究发现:一个晚上睡两到四个小时的人,比一个晚上睡七到九个小时的人,多了73%的
肥胖症机率。
有关育儿议题:本书提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若想生出健康的宝宝,女性应在生产后24个
月内不要再度怀孕。
因为第一胎出生后的12个月内受孕的第二胎,自闭症风险是一般三倍高。
另外,婴儿要到六个礼拜大才会开始建立“昼夜节律”。这是宝宝能在肚里储存更多牛奶
,以睡得更久的时候。多数婴儿要花更久的时间调整整夜睡眠,哪个幸运父母的宝宝要是
能在这么小就睡整夜的话,就该感谢他们体内滴答的节奏,这节奏也会滴答走过宝宝的一
生。
而现阶段发展的医学科技,是由医师设计个人化的疗法,不仅对个人有多种用途,也不会
是固定不变的,这些疗法会跟人体内的变化一样是动态的。每次看医生时,医生会重新诊
断你的系统,重新计划你的疗法。
这种使用健康照护和看待健康的方式非常不一样,而最有用处的武器,将是在疾病进入身
体之前,即能发展出调整并提早预防的产品,达到无病或是减轻病情。
最后,本书重点:
想迈入无病时代,就要终结盲目医疗、无效保健,拒绝在病痛中后悔,
每一天我们都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像是减重、增进外貌、增加心智与记忆、提振精神、甚至是提升你的性生活、
保持正常作息、尽量活动你的身体、吃真正的食物、摄取你需要的所有营养、
减少你的每日发炎量,这样才能增进你健康或帮你计划未来健康。
By Brittany Shih 2018/8/17
转录于 乐读 https://goo.gl/EPnRbh
作者: transfers (转转人)   2018-08-22 18:36:00
感谢分享!
作者: shihfeng (方)   2018-08-22 18:36: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