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集客变现时代

楼主: kong121 (林强)   2018-08-03 16:05:23
书名:集客变现时代:香教你个行销!让你懂平台,抓客群,赞赞都能转换成金流!
网志好读版:https://pse.is/9N7KB
本文阅读时间:约15分钟
#为什么想读这本书?
虽然从没上过本书作者-纪香老师的课程,不过先前在网络上曾看过他所分享的简报和文
章,觉得他很擅常把复杂难懂的数位行销方法,给系统化、结构化地整理出来,并且用简
白方式告诉你该怎么做,而且也打听过一些曾上过他课程的朋友们,大多数的回馈都蛮正
面的,因此看到这本书新书上市时,就打算买回来翻看,打算之后当作新人训练用的教材

在读这本书前,我有三个问题想提问:
1. 若想学数位行销,该怎么开始呢? 有比较完整的学习路径? 或是方法论吗?
2. 针对不同行销工具,老师有其独特的技巧和经验值得学习的?
3. 有那些基本观念是想入门的学员一定要懂的?
本书关键字: #数位行销 #纪香 #社群 #脸书 #广告
本书核心观点:
(一)
这本书分成五个部份,大致可以整理如下:
1.为什么数位行销和广告工具的重要?
2.facebok粉丝团从建立到运营的方法。
3.社群行销该怎么做?
4.网络广告有那些?以及它们的逻辑和操作?
5.从电商经营到网络广告该如何配合?
这本书大概有400页左右,内容如书封介绍所述,应该是他平时在外讲课的内容集结编辑
成书,这类型的书籍我把定位为“工具书”,若在没有时间和金钱的压力下,我认为最好
阅读方法,反而不是看书,而是直接去上课 (或著大致翻完书再去上课),我认为这样的
效率其实比自己K书更好。
不过如果你还是想自己K书学习的话,建议这本书可以依照你的需求“跳章节”来阅读,
另外内容不会很难,很适合入门新手来读。
其中第一章和第五章的内容比较像总结,主要谈市场环境和方法应用,结构略为松散,可
能还是因为原稿来自课程内容,平常讲课很适合补充,不过写成书反而有点零碎。而第二
章、第三章谈“粉丝团经营”和“社群行销”的内容则比较完整,读者可以跟著书里的介
绍按图索骏,一步一步来了解。
(二)
下面就第二章的重点内容,我一一整理如下:
作者提到,粉丝团从建立到经营共有十个步骤:
1.设定阶段目标
2.正确基本观
3.经营相关动点
4.设定正确主题
5.重视专页命名
6.设计鲜明议题
7.用心制作内容
8.安排发文时程
9.关系发后动向
10.互动炒热气氛
针对粉丝团经营,我整理几个人们常见的问题,以及我读到有关作者对这些问题的观点。
#看到大家都经营粉丝团,我是不是也该经营?
粉丝团的的重点在于“互动”,而不是在销售,这也是回归到脸书的本质:“社交”与“
分享”,人们上脸书不是上来跟你买东西,而是想与人互动,所以这个核心价值也会延伸
到企业所经营粉丝团上,所以经营粉丝团应该像在操作一个“数位人格”,不该像一个“
机器人”。而要怎么跟粉丝互动呢? 作者在特别提到:“内容”才是维系关系的基础。所
以如何创造成对粉丝而言,有价值的内容并与粉丝互动,就是粉丝团经营的重点之一。
#粉丝团经营可以兼著做吗? 或委外请人做吗?
从书中的观点看,千万不要忽视它的复杂性,你要分享给粉丝的内容都该经营妥善的策划
,而不是想到什么做什么,想发什么文就发。所以作者建议我们应该要专职专才经营才对
,至于是否可以委外,我个人的是认为代操公司很难能持续帮你做好这件事,还是要掌握
在自己手上才对。
#那贴文该写什么呢?
作者认为只有“引起共鸣的贴文,才有被分享或注意的价值。”因为你在设计内容时要去
思考粉丝团对什么有兴趣,当然有一些大的共通主题是比较容物引起人粉的关注,例如:
#惊喜新奇,让人产生“Wow”的反应的内容
1.娱乐好笑,搞笑的内容最能直接触发粉丝们的神经,但也不能为了搞笑而搞笑,还是要
跟自己的品牌做结合。
2.贴近生活,人们只对和自己生活相近的内容感兴趣,也才比较容易产生共鸣,所以要贴
近粉丝就要说人话,要说他们听的懂的语言,他们平常所关心的人生大小事。
3.知识教育,学习类的内容总是吸引许多人,除了可以获取新知之外,也是很好的“社交
货币”(很适合分享给别人,还能可满足自己的荣虚心)
4.深度专业,如果能将复杂难懂的专业,用最简单、清楚的方式来介绍时,会吸引粉丝们
注意。
#有最好的发文时间吗?
好的发文时间、发文数、频率会影响到你能够触及到多少粉丝,并带来多少互动,另外业
主也要考量到自己的资源和时间,所以并没有标准答案,不过有一些通用的经验可以参考
,如下
1.若资源允许的话一天至少发布三财,早中晚都可发
2.脸书的是一个社交媒体平台,而一个人“涂鸦墙”的内容组成大概是“朋友动态:其他
动态:广告动态=7:2:1”,而你的贴文出现在粉丝的涂鸦墙的比例大概是 1/10 (别
忘了一个人会加入数十到数百个以上的粉丝团 ),所以一个拥有1000人的粉丝团,大概约
有100人可以看到贴文。
3.一段贴文通用的时段约为:09:30~10:30、12:00~13:00、20:00~02:00”,而早上大多是
上班族为多,另外一般人晚上十点后就比较少上线脸书而逐渐递减。
#粉丝数是不是最重要的?
作者提到应该是“重质不重量”,粉丝数冲量有很多方法,甚至有厂商在卖“赞数”(假
帐号帮你按赞),但这些粉丝大多无效的居多,不如多花一点心思在好好经营内容。当然
有些业主会觉得自己的贴文好像都没人看? 或是粉丝数的成长真的好慢,该怎么办?
作者也给了三个建议:
1.多官方个人帐号,用不同帐号加入不同主题分众出来的粉丝成为好友,可以让你用特定
角色与特定的粉丝群做深度的互动,更贴近粉丝。
2.同主题分众社团,如上分众后,有些无法透过官方帐户做深度互动的粉丝,可以询问邀
请他们到特定的“分众社团”,在社团里就可以强化粉丝专页发文被再次看到的机会。
3.粉丝专页多主题,最后主题也同样针对不同粉丝来做调整及发送
透过这三种方式,可以针对特定粉丝提供,各别有价值的内容与互动,进而引发他们主动
分享,做到进一步的扩散,很自然粉丝数也会因此增加。
(三)
第三章主要讨论社群行销该怎么才有效。
作者提出了简单十个操作步骤,如下所述:
a.决定欲操作的社交媒体
例如:脸书、line、IG、PTT…等等。
b.编制社交媒体操作手则
因为每个媒体的特色、属性都不同,同时可能有两位以上的同事在负责,所以要针对不同
的媒体做设定,并整理好相关的规则。
c.收集媒体管理者或版主的资料
这是为了避免自己发文时不小心犯了版规,甚至帐号被锁,这时操作人员就要尽快与管理
著接洽,当然平常发文前要先了解及遵守版规,不要犯了错才补救
d.为每个角色建立独有的背景资料
在实务操作上,通常会养好几个帐号来执行贴文,这时每个帐号也要“像真人”,先一样
设定其背景经歴、个性、发文习惯…等等。
e.申请多个“有效的”帐号
这是为了避免同一种内容一直由同一个帐号发文,让网友觉得太像广告而效果下滑。
f.合理安排发文时间与频率
不同帐号的发文时间应该都要区分开始,彼此若要做互动也也要详细记录,避免OP (重复
贴文),或自己打自己
g.发文议题要清楚而明确
每种议题的发展和特性都不同,平时要留意不同媒体在那种议题比较容易引发共呜
h.养帐号以经营线上影响力
一个真人帐号通常都不会只上一个社群平台,而且现在网友都很爱肉搜,为了让帐号更真
实,可以尝试让同一个帐号出现在多个不同的媒体,而且记得统一所有的发文习惯、个性
、语气…等等。
i.记录互动良好网友帐号
这些超级粉丝平常可以收集和分析他们的行动,留意他们和自己手下的那个帐号有比较好
的关系,可以在发文时特别与对方互动
j.设定妥善的行销发展策略
任何发文都该与粉丝贴近的,而不是官方的文宣,同时也要设计明确的“行销路径”,引
发网友看完内容后续会有怎样的行动 (购买、分享)
以上内容,是作者提供有关实务操作上的手法和步骤,不过有些地方要留意,如下。
注意事项:
1.使用不同帐号记得换IP,有些网站会记录IP、避免被锁。
2.人的行为模式大多有相似性和共同性,不要让自己的帐号太固定在相同的时段出现,所
以平常贴文,要记得要做时间记录。
3.一个帐号要经营到有影响力,至少需1~2个月以上的时间,要有耐心,以长期的角度来经
营。
4.主动与版主或管理者建立良好关系,在适当时机可以表明来意,提出赞助或合作来获得
平台方的支持。
5.操作争议性议题,别忘先设定脚本,同时不同帐号彼此留言时要一褒一贬,不要太过偏
向负面,引发网友攻击,虽然可以冲高关注,但也可能会搞到帐号被封。
本书金句:
1.产品要能服务化,服务则要产品化。
2.习惯才是最大的敌人。
3.让对的使用者接收到对的广告,并可能产生出对的行为。
4.消费者不用多,但要准。
5.引起共鸣的贴文才有被分享或注意的价值。
作者: meiyaa (???)   2018-08-04 01:38:00
骗人的书少看
作者: Huanger (黄人)   2018-08-04 22:29:00
代操的部分是看出多少钱,给香蕉当然只能请到猴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