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精准订价

楼主: tsim (山猴大王吼噜噜)   2018-06-28 22:26:02
这本书在货架上被包装成精品,感觉是重点行销品项
怎么内文错误这么多?
好险只是让人出戏一下,不影响整体阅读理解...
这边大家分享我阅读后的理解,希望引发您的兴趣去买来翻阅
欢迎光临好读网志版,比较好看图
https://monkeyinsight.blogspot.com/2018/06/Confessions-of-the-pricing-man.html
这本书太过精彩,大力推荐做行销的人一读。
对一家公司而言,赚钱是最重要的事,但赚钱听起来又俗气又邪恶,
业界通常改称为“获利”。能获利的公司才能永续经营,好品质的产
品才能继续存活在市场上,员工也才能继续有工作做。
吊诡的是,获利明明受三个因素影响:成本、价格、销售量。新闻却
很常看到一家公司为了提高获利,要嘛降低成本(也就是抠死当cost
down),要嘛降价去冲销售量。比较少见借由提高价格来增加获利。
虽然可能因为企业通常不会放出涨价消息,以免引发消费者不满。但
实际上企业也确实比较少用提高价格来改善获利。
这本由研究价格多年的德国人Hermann Simon所撰写的《精准订价》,
出发点就是“价格才是影响获利最关键的因素”。他列出几家财星五
百大企业,假设价格调高仅仅2%,对获利都可以带来极为可观的影响,
甚至可以增加超过两倍的获利!反之,如果为了冲销量而降价20%(通
常折价幅度要大到让消费者有感才有意义),销售量可能要两倍才能
维持相同获利。
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没多少人想打价格战,但为什么价格战天天
上演呢?Simon提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公司嘴巴说获利很重要,但实
际上没人在乎有没有做到获利目标,大家只关心业绩和市占率。我认为
是现代分工以及奖惩机制的问题。获利不佳可以检讨的因素太多了,业
务卖不够多、行销活动不力、工厂效率不彰、供应商原料太贵等等,大
家都有错就是大家都没错。然而,只要市占率一掉,百分之百是业务跟
行销的错,等着人头落地。老板设定这样的奖惩机制,你觉得员工会为
老板冲高获利,还是为自己冲高市占率?
《掠食者思考》和《从0到1》都有提过类似的观点。奖惩机制对员工行
为影响极大。所以不要再质疑员工没有为公司着想了,作者呼吁请把获
利跟奖励机制绑在一起!
价格=价值
如果问影响价格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本书核心全部围绕在一个答案:价值。
因此经营品牌最重要的任务有三个:
1. 创造价值:产品在品质上一定要符合价格定位。我很喜欢作者引述的
法国谚语:“价格终将被遗忘,只有产品的品质还在。”研究发现消费者
很快就会忘记价格,但产品品质很难忘。东西买贵固然很扼腕,但买到
烂货会让人更火大。所以千万不要轻易为了省成本牺牲品质。
2. 传递价值:很多人说“好产品自己会说话”。不要再相信没有根据的
谣言了,所有东西的价值都是靠行销推动的,差别只在你有没有意识到
而已。传递价值最好的方法,不是透过抽象的形容词(“车内空调让物
流司机更舒适”),而是建议再进一步转换成可量化的好处(benefit,
例如司机更舒适可降低意外事故__%和减少司机病假天数__%)。
3. 保有价值:一个东西的价值是否可持续?这尤其适用在比较耐久的产
品如车子、电器等等。售后服务水准符合他的价格定位吗?二手货还值
钱吗?Toyota和Porsche的车子都运用产品保值能力建立产品价值。
了解上述这些道理后,作者才开始讲订价的技术面课题。
订价技术
从直觉来想,订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看成本是多少,然后加个多少比例
上去。另一种是看市场上竞争对手怎么订价,我们紧跟着他。
但其实科学一点的做法,是推算需求曲线和价格弹性,找出最适价格。这
在本书第六章有很多数学的讨论,非常值得一读。作者有个不错的建议:
关于价量关系可以跟去问经验丰富的人,例如业务同事或客户。可以问以
下问题:
(1) 如果把产品价格增加10%,你认为销量会降低多少?
(2) 为什么?
(3) 接下来竞争对手会做什么动作?
如果还有余力,就必须要推测对手的动作来制定未来策略。书中也有讲到
几个假设模型,让我们了解建立价格是件相当复杂的工作。
然而今天其实订价技术已经走到非常复杂的境界,例如同一张机票一直随
时间而改变,这些精细的价格操作称为“价格差异化”,目的是为了让利
润极大化。前段讨论的“最适价格”可以让下图的获利矩形("our profit")
最大化;而“价格差异化”则是把获利空间往右延伸到获利三角形("Money
left on the table")的范围。
价格差异化就是令人讨厌的贪婪资本主义了,简单来说就是瞄准有需求、
愿意多付钱的人,设法让他们支付较高的金额。换句话说就是尽可能榨干
消费者剩余。操作不好可能引发不满,风险大,获利也多。我不是很喜欢
这一章。我认同企业要有获利,但没有必要趁火打劫。
最后作者也讨论了市面上几种创新订价方式。例如按使用量收费、吃到饱
方案、凭良心付费等等。背后逻辑和案例也满值得思考。
总之,《精准订价》这本书对经理人和行销人都会很有帮助。下次要做杀
价竞争之前,可以多想一下:价格是业绩不好的主因吗?压低价格赚到的
营收,能带来获利吗?真的没有其他非价格的手段可以维持或增加销量吗?
价格战很少有赢家,常有的是赢了短期业绩,公司获利却大衰退导致裁员。
操作前一定要精算,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
乎!
作者: ag688796 (imsherlocked)   2018-06-28 22:34:00
作者: Nolan5566 (诺兰‧五六)   2018-06-28 22:38:00
好书推
作者: qi3qi3 ( 少,但是更好)   2018-06-28 23:42:00
想请教原po,此书对小本生意也适用吗?
楼主: tsim (山猴大王吼噜噜)   2018-06-28 23:56:00
作者有观察到,小本生意老板通常对自己的获利结构非常了解,反而大公司的员工没那么有概念。所以如果您已经很熟悉自己事业的成本、营收与获利,而且您的产业订价方式比较单纯,可能帮助就比较有限~
作者: qi3qi3 ( 少,但是更好)   2018-06-29 08:24:00
谢谢原po回复~我没有在做生意,但看完您的心得文觉得颇有兴趣,谢谢推荐~
楼主: tsim (山猴大王吼噜噜)   2018-06-29 10:07:00
推坑一把,胜造七层浮屠XD
作者: jaworuji (QAQ)   2018-06-29 12:58:00
推原po分析与分享 想找来看看惹~
作者: kazuki328 (kazuki)   2018-06-29 15:29:00
感觉比horngren的成本会计有趣满多的
楼主: tsim (山猴大王吼噜噜)   2018-06-29 17:32:00
成本会计听起来超硬的啊,这本书不会很硬啦
作者: gladopo (glad)   2018-06-29 18:56:00
好文
楼主: tsim (山猴大王吼噜噜)   2018-06-29 20:02:00
是好书,内行人就懂;-)
作者: teawind (teawind)   2018-06-30 12:19:00
这本只能说看个大概方向,如果要更深入的话,建议看“定价与收益优化”(简体翻译本)这是哥大和史丹佛教授合著的教科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