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也困扰我很久了XD
而且我发现不只书衣,台湾出版文学类的书都比较"脆弱"
1.书衣(两层封面)
会滑会卡手,书店有些客人放书会直接塞回去让它变形或翘起来
大概五个人翻过这层纸各个角落就皱起来了
想丢掉还不行,国外的书包书衣是为了保护里面的封面
台湾的书把书衣拿掉里面就一张卡纸或白纸,黑人问号??
2.用粗糙纸
相较于免洗商业书又滑又硬的纸,文学类的书纸质很烂
又粗又软容易透光,字也比较容易糊掉,这种酸性纸还超容易长书斑
会买文学类的书都是对它很有爱想好好保存的啊QQ
只能每次拿起来都小心翼翼的
比如说里斯本夜车,在书店看到展示书的惨况让我瞬间打消买它的念头
3.没上防水膜
在书店这个特点超级明显,只要没上防水膜在书店展示的书不到一个月就会变黄变黑
更惨的是文学类书的封面都喜欢用类似图画纸的材质,超容易吸人手上的任何东西
最惨的是封面设计者超爱用"白色",不懂台湾书封面为何可以留这么多白,变脏超明显
比如百年孤寂新译版,我逛过的书局展示书大多又黄又脏封面又烂烂的
经过时看到都会忍不住帮它默哀
只要看到喜欢的书长这样我就知道不用多久就能在二手书店或回头书展看到它了
也算是帮我这个穷学生省钱啦XD
但我还是想问为何商业书就这么坚固(我还没看过符合上面三点的商业书)
比较厚又比较贵的文学书就要这样装订呢,书被退回去运送成本不是很高吗
是为了下次再版的销量吗?还是促进书套购买量?
有没有熟悉出版业的板友可以解答我的疑惑